对板蓝根我不抬杠但值得商榷
2020/10/21 15:59:08 真原一人文健康

     时间进入10月,新冠疫情在夏天没有消失,只是在短暂歇息之后,又在全球开始了第二波。在欧洲,这第二波虽然目前死亡数不高,但是感染人数远远超过第一波。10月12日,法国总理卡斯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发展,法国“第二波疫情已成事实”,“防疫工作不可松懈”。为了抗疫,从10月17日起,法国八个城市将在晚上实施宵禁。

     上周突发的青岛疫情,18号终于尘埃落定。950万只是青岛的常住人口,算上161万人的流动人口,这次的总检测人口是1100万。从11号决定,12日开启,到16日下午结束,青岛提前了6小时,一共用时4天半完成全部核酸检测,5天也是不精准的。全球大多数国家看起来都是天方夜谭,是神话,中国青岛,做到了。事实证明,看起来最笨的全民核酸检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它不放过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一场可能发酵的疫情,青岛成功扼杀在了摇篮里。

    

     前几天媒体报道:在“粤澳呼吸道病原体新药联合研究中心”第四次理事会白云山板蓝根澳门转化研讨会暨合作签约仪式的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透露,联合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南药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筛选,发现复方板蓝根颗粒和口炎清颗粒等显示出体外抑制药效。

    

     该消息传出后,与当时“双黄连”的命运一致,多家药店断货板蓝根,也有不少药店采取了限购措施。

     而资本市场的反应更快:白云山A股和H股价16日均有大幅拉升,A股收盘涨停,H股更是大涨13%,市值合计暴涨约50亿元。

     (10月18日),针对最近热议的板蓝根话题,广州白云山医药发布了澄清公告,主要涉及以下两点:

    

     1、有关媒体报道所涉及的相关结论只是针对本公司合营企业白云山和黄公司复方板蓝根颗粒开展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体外筛选的实验结果,后续还需对该产品开展进一步相关工作,相关工作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复方板蓝根颗粒的销售预计不会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与股票交易风险。

     板蓝根有效吗?这两天媒体有人发表不同意见,淼叔我也来参与医学科普的讨论,对板蓝根我不抬杠但值得商榷,到目前为止,板蓝根对体内的新冠病毒没证实有抑制作用。

     首先厘清一个观念:体外实验有效,不等于产生治疗效果。

     梳理全年的新冠用药新闻,板蓝根、双黄连和连花清瘟均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出了对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但体外试验有效,和在体内真正产生治疗效果相差极远。

     引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对健康时报表示,“钟南山院士表述的是:联合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南药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筛选,发现复方板蓝根颗粒和口炎清颗粒等显示出体外抑制药效。‘显示出体外抑制药效’与最后证明有治疗效果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比如羟氯喹、瑞德西韦体外试验对新冠病毒也有效,但是中国临床试验没有看到瑞德西韦的治疗效果。

     上述人士进一步强调,没必要跟风去购买该类产品,有需要了再购买。这款药是否对新冠肺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需要等待正规的、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

     什么是体外抑制药效?张洪涛解释,“体外疗效就是像现在的药物实验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体外实验,第二个是动物实验,第三个才是人体实验,也就是临床实验,只有在体外实验中取得疗效才会推进到动物实验,这需要一步一步来的,像在一月份曾经被抢购一空的双黄连,也是体外有效,但是至今还未看到临床治疗有效的证据。”

     到底有没有效果,还得等待正规的、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相信这款板蓝根复方颗粒,会很快进入进一步的研究,并有论文与数据,在不久的将来公布。

     中产先生的观点:不好意思,板蓝根,并没什么用…淼叔认同也想将思维逻辑分享给大家来商榷。

     从现代医学论证角度来看,我想要再一次重申一下,没有中西医之分,只有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我们用现代医学的论证方法来看板蓝根是不是有效?

     来看论证流程:

     第一阶段:体外实验

    

     体外试验是第一步,简单来说就是“试管试验”,把病毒和板蓝根提取的有效成分放进试管里,然后记录病毒的活性变化。

     这里有一个人们会忽视关键点,就是浓度问题。实验环境下的浓度相对较高,体内实验根本达不到这个浓度,当然还有毒理作用这个就不说了。

     以武汉病毒所之前做的关于双黄连也就是莲花清瘟胶囊的体外数据:

    

     10%的双黄连液才能100%灭活病毒,这意味着如果要成药,人的身体血液里面流淌着10%是双黄连。

     怎么可能嘛。

     所以,我不知道钟南山团队会不会公布实验数据,需要多少板蓝根浓度才能100%灭活新冠。

     不要跟我说抑制,自来水里有消毒剂体外肯定也能抑制,之前中国还有机构用豆浆做体外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体外抑制根本就没有说服力。

     好了,接着再看。

     第二阶段:动物实验

     体外如果发现有效,效果还很明显的话,那么就要进入体内实验了,当然不能直接给人用上,用小白鼠。

     这个实验很专业,普通人不需要了解的特别深入:

    

     你只要记住,小白鼠实验主要是验证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药物富集、脏器的毒理学,尤其是对模型动物的治疗情况。

     我们还是以板蓝根举例:

     比如把板蓝根提取液打进小白鼠体内,我们要看很多指标:

     比如板蓝根进入小白鼠体内是否能突破血脑屏障,会不会在达到浓度之前就被肝脏代谢掉,那就没用了。

     比如板蓝根进入小白鼠体内如何作用,是结合病毒的刺突蛋白来阻断感染,还是直接破坏病毒核酸结构让它失活。

     所以,很多体外实验得到理想的结果,体内实验大部分没有效果。

     如果小白鼠试验也通过了,那就可以征集志愿者进行三期临床了。

     第三阶段:临床试验

     实验OK之后就要临床试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期临床。

    

     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一期是健康的志愿者,测定药代药动,安全剂量毒理等。

     二期是测病人与健康志愿者的药代药动差异,有效性的中试,确定三期的治疗方案,可以不引入安慰剂。

     三期就是300例以上双盲分组对照,若比照现有药物一般效果或者无效就不能通过。

     只有完成了这个阶段,才能说一个药物真的可以用于治疗。

     特别是第三期,还需要双盲对照试验,一个用药物,一个用安慰剂,事先都不知道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

     所以你看,整个流程是非常严谨和漫长的,不是某个人轻轻松松就能断言的。

     目前国内对板蓝根的抗病毒医学研究不多,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论就是“尝百草”,有用就可以,至于为什么有用,怎么起作用,不太重要。

     最后来看一下板蓝根的抗病毒成分:

     日本学者 Yamada 认为板蓝根抗病毒成分为糖蛋白和多糖 ,且分离出单一分子量的抗病毒多糖,可以促进抗流感病毒抗体的形成。

     我国学者发现板蓝根抗病毒成分为水提液中的凝集素成分,也有认为是结合氨基酸,或者生物碱成分中的喹唑酮。

     说来说去,其实板蓝根到底如何抗病毒,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就敢说对新冠病毒有效?

     板蓝根离有效还差的很远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真原一人文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