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可调控“血糖”!你知道吗?
2022/3/18 真原一人文健康
代谢综合征是人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发生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吃喝不忌口,重油盐,多吃少动等。代谢综合征其中一个症状就是:高血糖,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 
糖尿病引发的因素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根据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约10年,部分患者就会开始发生一种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高达100多种,严重危害终身健康。
引发糖尿病发生的原因,除了其中之一是遗传因素以外,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过度饮食、运动量少使现今越来越多肥胖人群,这类人群发病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而且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日益增长迅速,因为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大部分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是难以改变的,有些人的起病是十分突然的,你知道自己是否也存在这个隐患吗?

早期糖尿病很难发现一旦患上糖尿病,生活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糖尿病人的恐惧。他们有严重的高血糖,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分别是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这种情况多见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则常感疲倦无力、口干口渴、发病前会见到肥胖症状的出现,但体重到后期会逐渐下降。所以,早期症状是难以被患者本身发现到的,通常需要做糖耐量实验才能被确诊到。
因此,糖尿病虽然可以明确到高发人群有哪些,但是每一个年龄段都有患者,而且它的突发性、难以确诊性都导致了许多人有了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却不自知,导致不能提前治疗早期症状。

益生菌是葡萄糖的消耗大户当人类过度饮食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胃肠道系统。当有害细菌在肠内占优势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为了帮助排毒,肝脏的负担会大大增加。因为产生胰岛素的胰腺与肝脏有密切关系,肝脏的负担加重也会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
益生菌是葡萄糖的消耗大户。肠道内的益生菌喜欢利用葡萄糖,吞噬葡萄糖毫不费力。因此肠道益生菌群数量与多样性与人体糖耐量息息相关。
当肠道中有大量益生菌存在时,在肠道的上皮细胞上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大量的葡萄糖被肠道吸收,因此大大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血糖浓度就会降低。此外益生菌能降低LPS(细菌脂多糖)浓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进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菌群失调造成内毒素入血所致的慢性炎症,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菌群紊乱失衡可引发全身慢性反应炎症,从而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下降,同时影响体内其他细胞对糖分的吸收用以转化能量,造成人体机能难以正常运转,最后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除此之外,根据东芬兰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血清中高浓度的吲哚丙酸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吲哚丙酸是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人体可以通过摄入高纤维食物增强吲哚丙酸的产生,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传统降糖法VS微生物降糖传统降糖药:1、长期使用降糖药,容易提高胰岛的耐药性2、易造成胰岛透支,β细胞功能衰退3、对人体其它机能产生副作用 胰岛素直接注射:1、容易造成过敏;2、有效期短,停药就反弹;3、用药过度,容易造成低血糖,危害更大;4、长期注射胰岛素,导致胰岛功能降低;5、容易产生过敏、视觉模糊、低血糖、胰岛素性水肿、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益生菌降糖:
你所不知道的惊人事实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可以通过定期、长期、适当补充足够的益生菌来发挥作用。
1、益生菌抑制糖尿病的发生科学家对糖尿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是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已经患上的病人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以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双歧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是传统上营养介入中最常用的益生菌。

相关研究者表明,益生菌能有效抑制前期糖尿病发展成2期糖尿病。益生菌有助于人体降低血糖浓度,从而抑制前期糖尿病的症状。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防范于未然,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来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相关物质对葡萄糖的使用,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2、产生糖苷酶,修复胰岛;3、形成菌群屏障,抵御有害菌对胰岛的入侵,阻断炎症;4、合成维生素,提供营养,保护胰岛;5、代谢吲哚丙酸,促进胰岛功能发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真原一人文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