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案】【奇异带脉病的针灸治疗验案】王启才教授 纽约中医论坛
2016/12/3 纽约TCM论坛


主持人发言
这里是纽约中医论坛,各位群友,专家,学者,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是12/1/16,星期四,美东时间晚上9:00,美西时间晚上6:00;北京时间12/2/16,星期六晚上10:00。我们每周一次的病案讨论即将开始,我是主持人伍春蓉,今天我们将和王启才教授一起分享奇异带脉病的中医针灸治疗验案。 讨论期间请勿发帖!请大家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
温馨提示
本例是使用针灸治疗成功的病案,希望大家参与讨论,应怎样辨证施治,希望大家勇跃参加,发表自己的看法。病例讨论无对错,通过讨论分析病例,拓展思路,有益今后临床,治好更多的病人是目的。
免责声明
本群老师及群友在群里所发的治疗方法,仅作介绍讨论使用,未经允许,或未经培训,请勿模仿、使用。否则后果自负!纽约中医论坛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谢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鸣谢
感谢王教授的验案分享;感谢同工李麦克的录音。
讲课录音
讲课录音已经上传到荔枝FM,请点击左下角” read more“ 收听。
纽约中医论坛一群
【每周一案】
美东时间:12/01/16 星期四晚上9点整
美西时间:12/01/16 星期四下午6点正;
北京时间:12/02/16 星期五早上10点正。
小病例,大道理,将你的病例与大家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主讲人:王启才教授
病例:奇异带脉病的针灸治疗验案
主持人: 伍春蓉。
《奇异“带脉病治疗验案》
王某,男,74岁,南京市人,退休职工。
主诉:不能系裤带,系则全身不适2年。
现病史:
1987年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夜尿多,每晚5~6次不等。一直采用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1992年6月22日在南京市立第一医院就诊时体检发现左侧睾丸下方有一个约1.0cm×1.0cm的硬块,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列腺Ⅰ°~Ⅱ°肿大,表面不光滑,尾部肿大变硬,结节明显,有触痛。诊断为“附睾炎”、“前列腺癌(可疑)”,收住院作睾丸肿物切除术。术后因上述症状没有丝毫缓解,又于同年11月2日再次住院25天,行前列腺大部切除,病理切片排除癌症。术后近10年病情一直没有好转,且有所加重,小便开始带血。又于2002年3月22日第3次住院,4月5日作双侧睾丸全切术。
住院期间,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列腺呈Ⅱ°增生,“B”超提示:肾囊肿、膀胱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CT提示:脑萎缩。血压:160/100mmHg。PSA(前列腺游离抗原):术前70.6mg/ml,术后0.07mg/ml;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术前5.9mg/ml,术后0.05mg/ml。
自第3次出院后,患者便出现不能系裤带、系则全身上下不适的现象:表现为头昏、头痛、咽喉不适、胸闷、恶心欲呕、小腹坠胀连及阴囊、全身软弱无力、肌肉跳动、双手持物发抖、腰部发痒且酸软疼痛,不能用手触及,也不能系裤带。每日只好用手提着裤子,呆在家里,痛苦和烦恼之情难以言表。其间,曾经使用吊带式裤子,刚开始感觉尚可,时间不长就又出现了原来一样的不适症状。曾四处求医,均认为是心理因素而不予接治。在笔者接治以前,病人也曾作过针灸治疗,但未收疗效。
奇经八脉小温习
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带之言束也,犹如束带一般。带脉的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所谓腹部“游泳圈”,正是中医学“带脉”所绕之处。《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带脉病:带脉一旦不佳,则腰部日显肥厚,苗条曲线不再。《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带脉与肾脏神经系统有关,故带脉强健可以固精、强肾、壮阳。由于带脉总束腰以下诸脉,下焦是奇经汇集之所在,张从正(1217-1222)《儒门事亲》曰:“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患带脉疾病的病候:腹部胀满,身似上浮。
带脉不和出现的病证。证见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腰痛引小腹及侧腹部。《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中分弱而不能镇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心脾上郁,肝肾下虚,邪热留连而为滞淫,必病赤白带。阳不能胜,不能固守于天枢,阴气得以袭之,必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邪客于太阴之络,必病腰痛引小腹控(月少),不可以养息。此皆带脉所生病也。”
《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
下面我们顺带温习一下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中医学概念,指“别道奇行”的经脉,有别于“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著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大泽,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经由奇经八脉的调节、蓄积,使人体气血输布灌流组织之机能更加旺盛、有效率。所以《难经》以为:“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
奇经八脉歌诀吟:“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衽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1]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此书中李时珍以为《难经》对于奇经八脉比于“沟渠”的讲法,是发《灵枢》之所未发,“正经之脉降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
任脉(Ren Meridian,RN)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计二十四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上。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为“手、足三阴脉之海”。
任脉循行: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于阴毛部,经腹,向上经关元等穴,到咽喉,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
主治概要:患任脉疾病者的病候:遗尿、遗精、腹胀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疝气。督脉(Du Meridian,DU)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腧穴。
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是“阳脉之海”。督脉与脑、髓、骨息息相关,所谓“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脑为髓之海”。任脉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
经脉循行: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主治概要也是督脉疾病者的病候:腰痛、遗精、白带、气喘、癫痫、聋哑、头痛、脊柱强直。腧穴
长强,络穴,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顖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督脉循行歌》:“督脉小腹骨中央,女子入系溺孔疆。男子之络循阴器,绕篡之后别臀方。至少阴者循腹里,会任直上关元行。属肾会冲街腹气,入喉上颐环肩当。上系两目中央下,始合内眦络太阳。一额交颠入络脑,还出下项肩膊场。夹脊抵腰入循膂,络肾茎篡等同乡。此是申明督脉路,总为阳脉之督纲。”^ 《灵枢·经脉》: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参考文献:孙国杰 主编. 针灸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90. ISBN 7-5323-4102-X. )
冲脉:衝脉(又名冲脉),奇经八脉之一,“冲”者“道路”也,有四通八达之意,为十二经之所注;《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起源于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接足少阴肾经内股鼠蹊,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穴,再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至幽门共11穴——大赫穴、气穴穴、四满穴、阴交穴、中注穴、盲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通谷穴、幽门穴,通行于先后天,乃十二经脉之汇聚,即所谓“十二阴阳经之海”。因起于胞宫,又有“血海”之称。明代《医经小学》奇经八脉歌吟:“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并任督本于会阴,三脉并起而异行。”
“气冲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穴,四满穴,中注穴,肓兪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貼圖]幽门穴”
《冲脉循行歌》吟:“冲脉起于腹气街,后在宗气气冲来。并于先天之真气,相并夹脐上胸街,大气至胸中而散,会合督任充身怀,分布脏腑诸经络,名之曰海不为乖”。《冲脉穴歌》记述冲脉空位:“冲脉夹脐起横骨,大气四注肓俞同,商石阴通幽门穴,至胸散布任流行”。
患冲脉疾病的病候:腹胀急痛。
阳维脉: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
起于外踝下方金门穴,从胻骨而上,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后颊部、止于头顶。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有溢蓄气血的作用。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难经·二十九难》:“阳维为病苦寒热”,生病时有恶寒发热的症状。
阳?脉:阳?脉,奇经八脉之一,是足太阳之别脉。起于跟中穴,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穴。阴阳?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故《灵枢·寒热病》有“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的说法。阳?盛,则不易入睡。阳?脉失调时,会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拘急的病症。
阴维脉:阴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者系也,阴维脉与六阴脉相联系,维系诸阴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沿腿股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
阴维脉有病时,有心痛的症状。《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
阴跷脉:阴跷脉,“奇经八脉”之一,乃足少阴肾经之别脉。阴?脉起于跟中,起于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再循内踝上行腹股、生殖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穴。《难经》:“阴?为病,阳缓而阴急。”患阴?脉疾病者,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欲闭目而睡。
治疗经过
1
首诊
2004年5月11日,笔者接治该患者后,按“带脉病”施治:首次治疗取天枢透大横,大横透带脉,外关合足临泣为主穴,配用百会、合谷、太冲、关元、三阴交,针刺得气后行泻法,再接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连续刺激30分钟。次日复诊,告之:昨日针刺后腰部已有好的感觉,不象原来那样怕接触裤带了,可以系裤带2个小时。
2
二诊:
第2次治疗遵守原方,另加章门穴,治法同前。针后病情明显好转,病人说: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家后系裤带的时间增加到8小时,但吃饭时仍需要松开裤带。
3+4
三诊和四诊
三诊和四诊:第3次治疗仍宗原方,章门向京门穴方向透刺。此次治疗后,患者已能正常系裤带,走路无需用手提着裤带,吃饭也不用松开裤带了。又续治1次巩固而愈。
这是王教授在2004年5月,在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专家门诊接治d一位奇异的“带脉病”患者,经过针灸治疗4次而临床治愈。
按语
课堂提问
每周一案
1. 《每周一案》掌腱膜挛缩症(Dupuy tren'scontraction)- 主讲人:伍春蓉 主持人:林晓天
2. 【每周一案】腰痛病的形神兼治- 关秉慧
3. 【每周一案】- 水肿的针灸证治 主讲:伍春蓉;主持:徐燕
4. 【 每周一案】【中药+针灸治愈脱发一例】主讲:伍春蓉;主持:林晓天。纽约中医论坛
5. 【阴火证的中药治疗体会】主讲人:王彦晖教授;主持人:伍春蓉医生
6.【反酸(Acid Reflux)针灸验案1】- 梁风医生 【每周一案】
7.【习惯性流产的中医针灸验案】- 梁风医生 【每周一案】纽约中医论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纽约TCM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