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刺漫谈之二 -- 从一个病例想到的 ?】何树槐教授。 纽约中医论坛
2017/3/7 纽约TCM论坛
浮刺漫谈之二
从一个病例想到的,还是从用浮刺法治疗颈椎性头痛谈起吧。
病人 Monica 女 32 岁 2017年2月15日就诊。
主诉:
头项部疼痛5天。自诉5天前突然头痛,直至现在,剧烈发作,服止痛药可暂时缓解,头痛位于后头部,连及项背部,伴有轻度头晕和恶心。过去患有颈椎病。
检查:
颈项部活动受限,左侧玉枕压痛,颈椎两侧压痛并有条索和结节,左肩胛内侧角僵硬结节和明显压痛。
治疗:
1. 取左曲垣穴,选用0.50*40mm 毫针向肩外俞浮刺,行苍龙摆尾手法,摆动300次,
2. 然后活动头项部,前后36次,左右旋转各18次,自觉头痛及颈项痛好转。按压玉枕穴和颈椎两侧仍存有轻度压痛。
3. 再针左侧手三里,用0.50*40mm毫针,行苍龙摆尾手法,左右摆动300次,再嘱患者活动头项部36次。留针30分钟,
4. 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苍龙摆尾手法并活动头项部。起针后头项痛基本消失,局部仅存轻微压痛。


从用浮刺法治疗此病例想到的
浮刺结合苍龙摆尾和肢体活动是治疗疼痛症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多数人已经认可,其中苍龙摆尾是浮刺的基本手法,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谈过了。其中有关肢体活动法又可称为动刺,下次再谈,这次主要结合这个病例漫谈经筋。
经筋理论是浮刺选取穴位的重要依据。经筋理论在针灸中已经淡忘很久,近几年才摆到人们的眼前。现在学习以下经筋理论,倍感亲切,明白了许多问题,越发感到经典的伟大。
经筋是十二经络中的运动体系,呈带状分布,结聚于关节,散布于胸部。“筋”在《说文》解为“筋者,肉之力也”,杨上善所著《太素》说:“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别名。”故筋是肌肉的总称,包含了肌肉、肌腱、筋膜等内容。
此病案即是属于手太阳经筋和手阳明经筋病。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为病“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治在燔针劫刺之,已知为数,以痛为输。”

手太阳经筋
可见手太阳经筋在项背部,涵盖了肩胛部分布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冈上肌,其主治病症包含了颈椎病。
手阳明经筋:《灵枢·经筋》:“手阳明经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绕肩胛,挾脊……其病,当其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已知为数,以痛为输。”可见手阳明经筋涵盖了斜方肌、颈阔等。

手阳明经筋
可见手阳明经筋的分布和病症包含了颈椎病等病症。
由以上经文可看出两点
第一、手太阳经筋和手阳明经筋在颈项部的分布涵盖了斜方肌、冈上下肌、肩胛提肌、颈夹脊。凡症见颈项部活动受限如颈椎病、落枕等与手阳明经筋和手太阳经筋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以痛为输,即是在病变的经筋部位寻找压痛点,本案例治疗时取曲垣穴刺向肩外俞,就是本案例的重要压痛点,也是斜方肌、冈上肌和肩胛提肌的附着部位。由此可知压痛点、应激点、结节等与经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手三里属于手阳明经,手三里与曲垣配合,符合针灸局部和远端配合的配穴原则。临床实践已证实手三里是治疗颈椎病和腰痛的有效穴位,其原理是与手阳明经筋有密切关系。手阳明经筋在项背部、肩胛部的分布是重跌的,可能有深浅的不同,这样可起到协同的作用,所以手三里与曲垣配合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浮刺法治疗肌肉、肌腱、肌筋膜等病症时,寻找阿是穴以及远端配穴,都与经筋理论有密切关系,或者说以经络体系是浮刺法选取穴位的主要依据。



曰 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夺流遍体周。任他身上千般病,一插教他即便瘳。
【纽约中医论坛- 名家名医苑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纽约TCM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