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劲草, 自强不息 - 干针对策访谈二之一 】纽约中医论坛
2017/3/30 纽约TCM论坛

【中、美、加中医专家为海外中医发展支招献策】
在中国通过首部《中医法》以来,中医针灸在海外发展的状况倍受关注。最近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将针灸的部分疗法以“干针”名义分割出来的事件引起了海内外中医学术界极大的关注。纽约时间3月25日晚,美加最大型的中医针灸专业微信群一一【纽约中医论坛】举行了《干针对策访谈》。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中医专家与近三千名海内外中医群友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研讨。
访谈由北京同仁医院的马小丽副主任医师任主持,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朱兵教授为特邀访谈嘉宾,中西医专家徐俊博士、理疗针灸专家冷三华博士、中西医专家李永明博士、加拿大中医针灸科研专家李灿辉博士、北京301医院针灸科主任关玲博士、世界针灸杂志主编,博导刘炜宏教授、中医针灸科研专家刘京博士、糖针首倡者王少白教授为访谈嘉宾.访谈进行了3个半小时,气氛十分活跃,发言讨论异常热烈!
大家在发言中谈到,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上影响力日益增强,疗效卓越,引起了医疗界的极大兴趣。干针是各个专业在效仿针灸过程中“去医存针”,把部分针灸技术割离出来的现象,而干针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国际范围的以“科学”之名反对传统针灸的逆流,同时也是一个以所谓“科学”的名义,从各个方面瓜分中医针灸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开始。专家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中医法使中医针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而针对海外中医针灸发展遇到的问题,中医界也应该从针灸定义,理论结构,学术探讨、临床科研、法律规范等方面着手,从长计议,完善和针灸有关的各项内容,以保障中医针灸在海外传播发展中保持完整,防止干针或其他类似的事件发生。
专家们也在发言中,从针灸的学科内涵及其在中国和海外临床应用的不同特点来深入剖析了干针现象,指出针灸是在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指导下,融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成果所形成的疗法,干针无疑属于针灸的一部分。专家们为干针问题的解决,以及海外中医的发展支招献策。
访谈直到深夜,群友们纷纷发帖点赞,对海外中医针灸的发展更加充满期待和信心。
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总策划马小丽、苏红医生及参与的访谈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感谢.
纽约中医论坛通讯组
(访谈录音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进入微课堂收听。文字讨论部分收集如下)
马小丽,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当代中医温病名家宋乃光教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曾跟随"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三子孔嗣伯教授,中医眼病名家祁宝玉学习,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孔嗣伯内科药证研究"等课题,为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北京卫视名医堂专家,北京奥运"微笑服务大使"。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中国中医药报特约通讯员,发表誉满京华两代情—论孔伯华和孔嗣伯等多篇中医报道,关注中医学术热点,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徐俊, 1979年进入江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84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广州中医学院学习中西医结合免疫学,1987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赴美在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做分子生物学研究。1996年进入美国纽约医学院康复医学系住院医学习,2000年毕业获得美国医学博士和康复医学专科证书。现在为纽约医学院康复医学系助理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附属斯坦福医院主治医师,美国康复医学学院会员,临床医学博士,拥有美国西医和针灸执照。在美国期间,发表了两部专著,和一些文章,曾任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会长。
一生喜好文学,在纽约《世界日报》上多次发表过作品,并接受过美国ABC电视台,第12电视台和《格林威治时报》多次访谈。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马小丽徐博士认为干针是潜在危险,是去医存针,是掠夺针灸
刘炜宏说的好!
冷医生从事多年中西医学习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6年以优秀大学毕业生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后在同济医院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约10年,2005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2年半。2009年在美国攻读理疗博士。现为美国执照物理治疗师,美国执照针灸师,理疗博士,专业机构认证的Mulligan手法专家。冷医生是早期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研究者之一,其论文获得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国际期刊学术论文四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近年来,冷医生专注于疼痛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黄帝内经?与神经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神经经络模型,创立逆向刺激疗法,追求痛症治疗立竿见影之疗效,同时力举针灸研究走循证医学之路。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冷三华针灸的发展是必然的。环状经脉模型指导的针灸实践和循证医学研究,与以《灵枢· 经筋》为代表的树状经络模型指导的针灸实践及循证医学研究,已经在发展的快慢上有所体现。
目前针灸教科书关于针灸的定义是以环状经脉模型为基础定义的,将以《灵枢· 经筋》为代表的树状模型排除在外,并不能全面概括针灸的实践,重新定义针灸学具有急迫性和必然性。干针作为经筋针法, 体现了针刺穴位的动态观,在循证医学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实践上快速发展。
干针作为针灸的一部分,不会只是学中医的针灸师的实践,也是学西医的针灸师的实践。只要通过适当的教育,通过相关考试,获得针灸师执照,任何人都欢迎从事针灸。
针灸的未来,将会在学中医和西医的针灸师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称为一门精准、高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在针灸研究中, 不要纠结于假针灸组,使用相对固定的穴位, 但需要通过触诊确定针刺部位。灵枢·经筋篇的核心理念是“以痛为俞”,穴位是动态的, 不是静止的, 是随着时间,体质,性别,病理等变化的。
马小丽徐博士高屋建瓴,冷医生又有高见
干针属于针灸的一部分,是西方医学思维对针灸疗效的解读,如果在针灸范畴内,大家是欢迎的,如果自立门户,则有混淆视听,窃取针灸成果的可能,除了学术争议,背后其实包含着中医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海外中医人权益保护的问题,后者超越个体中医能力,国家目前基本还没有政策,所以海外中医人很着急,希望引起国内重视。
刘炜宏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要!孔孟之道,中庸之道的缺陷。
马小丽中国人太温良恭俭让,其他专家怎么看,同意假针灸吗
刘炜宏关键的问题:什么是“假”?
朱兵其实这是针灸人肯定穴位有特殊结构功能自我挖坑造成的。
Yong@朱兵?现在要把坑填上不容易。朱兵坑不但未填,还在挖。
jun xu假针灸组,在许多实验研究中,实际上还是针灸。
马小丽干针理论怎么会那么快一呼百应,从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jun xu语言,病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和理论刘炜宏我一直主张用现代语言做科普!正在组织人撰写关于针刺机理的科普书,将由斯普林格出版。马小丽同意刘主编,放下阳春白雪,我们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京
看过朱兵最近的文章,理解他的见解。不要束缚自己
近期链接:
【从内经看干针不是原创发现】冷三华博士。主持:石钢。纽约中医论坛
李永明博士、中西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获中医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生理硕士,香槟伊利诺伊大学获分子免疫博士;纽约北岸大学医院病理住院医师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及阿克曼皮肤病理研究所皮肤病理专科医生毕业。具有美国西医师、专科医师、针灸师及中草药师等资格。
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多年,在《自然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科学院学报》、《癌症研究》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等杂志发表过文章,曾获四项美国医药专利和多项科研基金。现于美国新泽西州行医,从事皮肤病理诊断和中医针灸。曾兼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基金评委并获NIH Merit奖,著有《美国针灸热传奇》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当断则断:对“反干独”的建议
“干针”推行者欲独立于针灸,绕开针灸执照管理,行针灸之实。这种趋势已经开始危害患者的利益和针灸业的声誉,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对针灸行业造成更广泛损害,出现针灸发展的危机。鉴于目前的“干针“讨论主要发生在针灸界内部,对界外影响有限,特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 有关针灸组织和团体应制定“反干独”的宣传和教育的长期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英文中文等语言,以文字、多媒体、卡通、故事、病例及研究证据等多种形式,向西方公众及患者介绍干针就是针灸,必须按照针灸行医管理。
2. 每位针灸师及同针灸有关的学术和行业组织,都要以“反干独”为己任,以自己的会员、患者、网站、电邮群及微信群等,为“反干针”的平台。切忌盲目乐观,天真的“高风亮节”,以为“干针”事不关己,甚至误判“干独”会促进针灸的发展和普及。有不同意见可在针灸界内部讨论,但对外要保持高度一致。
3. 以美国40余部针灸法为基石,坚持用法律利器“反干独”。支持针灸安全联盟的工作,团结利用一切美国“反干独”的法律和其它专业资源,联手AMA等医学组织,开展持久战。
4. 建议世针联、世中联等国际针灸组织,在发表指导性声明的基础上,启动奖惩机制,鼓励“干针”有关的学术研究,奖励对“反干独”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对个别针灸组织成员,以牟利或其它非学术理由推动“干独”者,考虑启动监事会审查程序,一旦发现有违学会宗旨或纪律,应采取惩罚或警告行动。
5. 中国作为针灸的发源地,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认真讨论和研究“干针”现象对中国知识产权、文化传播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召开国际研讨会、设立专向研究基金、修改或补充目前的针灸教学计划、以及考虑制定限制“干独”在中国的传播措施等。
(李永明 2017.3.26)
马小丽“干针”是针灸疗法的一种。“干针”是相对“湿针”而言的一个新名词。早年西方医生采用肌肉注射止痛药或麻醉药治疗各种疼痛,后来发现有时注射的药物种类并不重要,即使注射糖水甚至盐水同样有效。
再进一步研究发现,仅用注射针头刺入肌肉而不注射任何液体,也有止痛效果,所以称该疗法为“干针”。直至近年,美国等西方的“干针”治疗师干脆采用针灸针,刺入肌肉筋膜组织的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用以松解病理性的肌紧张等状态,治疗肌筋膜疼痛等疾病。
可以说“干针”是一种以针刺肌肉上的压痛点(激痛点)为特点的针刺术,而这些肌肉筋膜局部的压痛点,在中医针灸学中称为阿是穴,至今已经应用了两千多年。现代针灸医学的反映点包括阿是穴、压痛点或激痛点,分布远远超出了肌筋膜激痛点的范围。所以,所谓“干针”不过是对针灸的“再发现”,是多种多样的传统和现代针灸疗法中的“冰山一角”。路漫漫其修远兮。
刘炜宏是的,要搞清我们的当前的目标!李永明医生讲得非常好!
马小丽
诸位专家,干针讨论是学术分歧还是学术剽窃?jun xu
谢谢李永明医生的建议,非常好!

刘京博士
刘京, 医学博士。自16岁起师从王炳权学习中医。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后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导师 陈可冀院士)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博士学位。出国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任主治医师。是赤芍801最早期基础和临床药理学关键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
1993年在新英格兰针灸学院任研究部主任。 是启动国际上第一个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对大脑影响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自2004年起,在麻省总医院脂类与医学技术实验室参与营养和中药抗炎、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后参与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威斯里女子学院、哈佛医学院康复医院及眼耳医院的针灸临床设计或研究。有30余篇文章在专业杂志发表。
刘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特别专注于对痛症、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多种杂病以及养生学的探讨。总结了一套针刺, 导引推拿, 导引拉伸运动三合一的的综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较传统针刺更为快速而持久的疗效。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马小丽针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遗产,保护和发扬,每一个中医人责无旁贷。但是对于目前国际上争夺话语权和恶意侵权,我们一定要警惕,希望有更多法律方面的保障。
大家对此怎么看?有可行性吗?
刘炜宏
定义的问题很重要。
jun xu谢谢刘医生,法律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器!他们试图修改法律,如果我们法律失守,这场斗争就会输掉。
李灿辉,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77级本科、85级硕士、03级博士,师从李国桥教授。分别在美国新泽西医学院(89)和多伦多大学(91)进修神经生理学后,进入多伦多病童医院参与人类基因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还分别在Cell,EMBO等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长期参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医立法.参与草拟中医法、建立中医师针灸师专业技能标准和执业资格考试。
此外致力发展中医高等教育,负责创建了加拿大首个由政府拨款的公立中医师培训课程.中医针灸师承名医大家,前广州中医学院院长陶志达教授,1993年起在多伦多开设中医针灸诊所,专长于痛症和内科杂病的治疗.
躺在阳光的温暖里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我的交流要点:
干针是国际性问题,加拿大也难幸免。最近针对非中医其他医疗专业人士的干针培训班越来越多,,可谓暗潮汹涌。 当年,安省中医立法如何处理干针问题?
背景: 海外“针灸热”已经吸引了各个医疗专业(统称西医)做针灸。他们发展起了解剖针 灸和干针等针灸方法,在理疗,整瘠,自然疗法,按摩等专业已经普及应用了。在立法工作 开始前(2003 年)省卫生厅就发了文件,说明市面上的针灸有两种,一种是以中医理论为依 据的传统针灸,另一种是以实证科学为依据的现代针灸(包括干针和解剖针灸等)。立法的 焦点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2004 年,省政府委派 4 位省议员组成特别小组开展中医立法工作,当时,我作为一所大学中 医系筹备主任,被安排作为中医专业人员参与这个工作小组,为他们提供中医专业意见。
当时业界的书面诉求超过 200 份之多,代表性诉求如下:
1) 中医诉求:中医针灸整体立法,针灸是中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针灸的定义只有一个, 即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因此,干针和解剖针灸都不是“针灸”,它们只能叫“针 刺”,不应纳入立法范围。
2) 西医诉求:同意中医立法,但针灸不专属于中医。针灸作为一项临床治疗手段,各个专业 都可以用,因此,中医立法不能限制其他专业做针灸。
解决办法:
1)承认针灸有传统和现代等不同理论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事实,避免给针灸下明确的定义,而是 参考 WHO 的简化描述:凡是用针具治病就是针灸。
2)中医法(06 年)明确针灸属于中医,授予中医师针灸师“皮下穿刺”权,规定只有注册中医 师针灸师才能做针灸,其他人不能做针灸。
同时,针对历史既成事实,中医法附加了一项“豁免条款”:
其他医疗专业经过培训可以在其专业范围内用针灸作为辅助性治疗。也就是说,针灸属于中医的专业范围。西医也可以用,但只能作为辅助。由于不是他们专业范 围,因此他们不能自称或暗示自己是针灸方面的专家,也不能以针灸名义报销保险。
结语:
当前的干针风波,如同十几年前加拿大安省中医针灸立法斗争的重演,中医针灸海外发展 的风波曲折,凸现针灸的定义和理论滞后于其应用发展所带来的矛盾激发。希望干针风波给中医 针灸界带来警示,扩展针灸的定义并携手推动海外开展针灸临床研究。我发言完了
马小丽有成功经验[強],大家觉得如何
jun xu理论滞后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如何定义针灸呢?许多州的针灸定义都是在传统针灸理论指导下,这样给干针钻了空子。要用西药等等作为对照组
马小丽定义和科研两条路,冷医生认为要重构
李灿辉定义过时,理论滞后
冷三华我们的科研思路要改,在以前的思路下,研究结果不一致, 应该有新的思路
刘京先从定义入手,国内外协作科研,科研先从规范临床研究标准入手
马小丽百度对针灸的定义,有很大漏洞,大家继续考虑,我们先请国内专家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博士。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从事艾灸研究和软组织源性疼痛诊疗。提倡在结构的基础上,整合中西医的理念和技术,完善中医诊断、评估、治疗、康复体系。
学术任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军队重点项目。获军队医疗成果。出版专著:《针灸基本功》;《谢锡亮划经点穴》(DVD);翻译《解剖列车》第三版 。
可滚动文字区
可滚动文字区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关玲1. 针灸定义更新:是以针刺和艾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总称。指通过特定工具刺激身体一定部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针刺、艾灸、针刀、耳豆、拔罐、穴位贴敷……等。
2. 针灸理论重构:参考黄龙祥的针灸理论重构大纲
3. 针灸临床证据的表达:成立针灸科研策划组织,确定题目,设计方案,海内外共同组织针灸人员和针灸诊所参与。先从临床观察开始做。
刘京同意关玲的意见。唯一的建议是对于“非药物疗法的总称”的提法可能还有商榷之处。特别是在国外,推拿,气功,食疗,养生等也部分属于非药物的中医范畴。可否直接用以下表述:利用针灸,艾灸等手段经过身体表面的刺激(或介入)方法,用以预防或治疗.....
关玲@刘京?您说得对,改为针灸定义更新:是以针刺和艾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指通过特定工具刺激身体一定部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针刺、艾灸、针刀、耳豆、拔罐、穴位贴敷……等。
马小丽
其他专家可以边听边发言,时间有限,把大家百忙之中请来,不容易。海内外共识一致就很好。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
“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针刺是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如果此次访谈能促成国内外的多中心科研合作,强强联手出一些国际认可的针灸临床科研,也是有益中医发展的一件大好事[強]


刘炜宏凡是体表刺激?
马小丽
大家看看,可以不断完善,没有什么理论指导的限制
冷三华我觉得这个定义可行。
刘炜宏有的是刺破皮肤,有的不刺破皮肤。不刺破皮肤,怎可算针?
刘东ACPT2001 Acupuncture Therapeutics 42.0 Hours This classroom/lab format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many available therapies that can be incorporated in an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cluding Tui Na, Moxabustion, Gua Sha, Cupping, Electro acupuncture, Plum Blossom needling technique and Auriculotherapy. Students gain practical knowledge to effectively apply a broad spectrum of TCM adjunct therapies.
刘东同意关玲的定义,其他专家怎么样?以上是我校针灸三年专业针灸治疗学的课程介绍, 包括了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电针,耳针等治疗技术。
马小丽相较刘所长的观点,是超越针刺,激光针,超声针
jun xu只要不提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就广泛了针灸的定义,也给我们反干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律依据!个人意见!
刘炜宏实际国内也是这样做的。22种针灸技术操作标准,就包括刮痧、拔罐。个体诊所的临床观察和严谨的trial不是一个概念。马小丽定义,理论,科研,非常实用性,就是初始概念给人误解,刘主编。能不能分化瓦解敌人,能否培训呢,分化培训,教育培训的问题。
jun xu很好的建议,需要美国针灸界有一个共识,还要团结起来,一致行动
马小丽发言非常全面,能否把理疗师收编过来呢?
yiwen这是PT建议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范本

刘炜宏扎成刺猬了。这是理疗师的优势?
yiwen@刘炜宏 世界针灸杂志WJAM?他们的优势应该是他们比我们更能影响决策层
冷三华给予正规教育拿针灸执照的机会。如果理疗师有正规教育,拿针灸执照的机会, 应该可以收编。
jun xu谢谢大家,现在问题是,人家要走捷径,如果30个学时就可以扎针,没有人会去花三年去学习。所以如何收编理疗师是个大问题
李灿辉我们正在建立中加合作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心,请大家关注、支持、参与!
刘炜宏,女,中国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黑龙江中医学院,1986年毕业于中国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针灸学家王雪苔、王德深教授,专攻针灸学理论、文献和发展史研究。
自1994年担任中国针灸界著名学术期刊《中国针灸》杂志的副主编以来,全身心投入到促进针灸学术交流与发展中,尤其是1998年全面主持编辑工作、2006年担任主编以后,在把握办刊方向,提高学术水平,扩大杂志影响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中国针灸》杂志办成了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在全球针灸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同时,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不断提出新的观点:2004年提出新世纪我国针灸医学发展的三大趋势是:治疗方法的发展与融合,针灸疗法向各科的辐射,循证医学观念的引入; 2008年提出,开展标准化研究是突破针灸医学发展瓶颈的关键;
2012年提出,中国针灸临床研究的方向应该是突出效应优势而不是仅仅证明有
效。针对理论与临床脱节问题,提出要建立新的、符合针灸医学特点的理论体
系。2014年,调任全英文版期刊《世界针灸杂志》,担任常务副主编兼社长,担负起针灸期刊走向世界、迈入SCI的重任。
社会团体兼职有,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部主任。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刘京同意关玲的意见。唯一的建议是对于“非药物疗法的总称”的提法可能还有商榷之处。特别是在国外,推拿,气功,食疗,养生等也部分属于非药物的中医范畴。可否直接用以下表述:利用针灸,艾灸等手段经过身体表面的刺激(或介入)方法,用以预防或治疗.....
马小丽欢迎炜宏主编,炜宏主编和朱兵教授领导的学术组织都是国家中医方面的智库[強]
刘主编不仅做了大量重要中医专业工作,业务优秀,而且思考有深度,品质有涵养
可见一个普通的定义当年也经过反复的推敲,事非经过不知难,WHO的定义可否作为目前的法律依据


是否大家提出的定义可以对内培训教育,为中医以后发展提供帮助?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医理论是当务之急。
李灿辉当年安省中医针灸立法就是用了WHO的简化定义
马小丽谢谢刘主编,非常中肯实用,又一种想法思路,看来大家都同意中医理论滞后的看法,中医针灸理论滞后。
冷三华美国已经有了干针的CODE,从保险公司报销,与加拿大可能不同。
jun xu美国西医可以扎针由保险给付,只要当地州法是合法的
何红健
@刘炜宏 世界针灸杂志WJAM?这是最近的。这是干针还是针灸?



近期链接:《传统针刺疗法与干针关系的探讨》刘炜宏主任。主持:李灿辉博士。 纽约中医论坛
王少白,美国纽约执照针灸医生。8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硕士毕业,师从司徒铃、靳瑞教授,91年首批"靳三针"破格徒弟,91年哥仑比亚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及research scientist。毕业以来共发表专业图书章节、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学术首次提出糖针概念并将糖针理念成功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在纽约曼哈顿开针灸诊所,病人包括很多名人。接受多家媒体包括电视如CBS News、报纸如China Daily采访,及多次受邀到多所大学及医学院和机构包括哈佛大学,哥仑比亚大学,NYU,西奈山医学院,Colgate 等讲解中医针灸学。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王少白如大家所言,由干独引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针灸定义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针灸在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普及,由于针灸定义滞后或者说不能反应针灸全貌,所以才使干独者们有机可乘、钻了空子.
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内还没有认清西方文化和实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十分強,没有认识到西方通过学术、法律抢夺后对针灸造成的严重后果,对海外针灸不了解,并且总以为针灸根于中国,已经是针灸老大了几千年,怎么会被他人偷走呢?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肯定会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受关注、或被抢夺,因此干独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让我们可以以此为教训,从现在起,对很多包括针灸在内的所有中国元素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既然干独的实质是定义问题,那么如何从现在起修订好针灸的定义、从方方面面来防止未来类似的情况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针灸的定义,还是应从本源开始,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可能会容易些,可能会更一目了然:如从最初的针、灸"器具":砭石、石针、火、艾、到声光、电、药物注射等;从最初的无穴位,到以痛为腧、阿是穴一奇穴一经穴;
从最初的作用于体表皮肤到皮内、皮下及到更深的组织、机体的结合,到加上中医理论、补泻手法、药物介入,再到工具的改进(石一针一毫针、火罐、刮板、注射针一水针、敷贴、离子导入、埋线埋针、天灸、太乙神针、经络穴位自血疗法,等等.
从穴的简单体表定位到精确的解剖结构组织定位及深浅所遇肌肤筋膜N血管.
从单纯治疗到针麻,从361穴奇穴到耳针、头针、腕踝针、全息针灸、手针;从毫针、铍针到针刀;从強刺激到糖针。
此外,文化科技融合越来越多,因此吸收借鉴其它文化、科技的先进部分也必须体现.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定义针灸,使未来任何和针灸有关的疗法不可能再有干独情况的发生.
要定义针灸,可先将针和灸分开定义,从本源开始,从针灸具、作用部位/处,方法/功效开始,然后再分为传统经典针灸和现代针灸,或参照梅友医院及西方词典中Acupuncture 的定义及灸的本义修改如下:
针灸是指分别或联合使用针、灸以及相关器具、方法,刺激人体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疗法.
谢谢大家!
附:给刘延东副总理的一封信
刘延东副总理:
最近有消息称,美国物理治疗师将到中国北京进行干针的交流和培训.
所谓干针(dry needle),也叫激痛点疗法.其实质就是中国针灸的一种针刺方法。它用中医的针灸针和中医的阿是穴治疗疾病(它将针灸的阿是穴改叫为激痛点)。
美国物理治疗师们通过偷换概念来否认、拒不承认干针是针灸的一小部分,并且现正试图通过立法使这种学术剽窃合法化,已经引起了在美国的中国针灸师们的强烈关注和反对。
干针疗法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在美国医疗界引起争端过.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逐渐強大;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发明的东西易学易用、行之有效、千百年不哀,遭人觊觎.
我们认为,在中医法出台后,在屠呦呦医生获得诺贝尔奖后,在制定了中医战略后,针灸作为中国原创的宝贵文化遗产,要研究怎样利用法律条规加强保护,是否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研究怎样使強化针灸,使专利化.并对国内中西医工作人员强化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否则,针灸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有不姓中的极大可
能.
因此,我们呼吁政府,重新明晰针灸定义,如针灸即用针灸针刺激人体,或用艾灸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调节生理功能的一种疗法。针灸有很多种分类,包括浮针、头针、腕踝针、干针等等[貼圖][貼圖]除传统理论外,还有不同的现代医学解释。
我们也呼吁政府尽快成立海外中医针灸人咨询团,以便因应中医针灸紧急情况发生.在美国一些医学团体、法律人员极力想通过法律手段做实干针疗法为美国自主创新之际,在美华人团体正在酝酿如何保护,如何使自己祖国祖宗的东西不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被人偷走之际,希望政府也能采取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祝:
冬安!
王少白 李英哲
美国纽约、新泽西执照针灸师
2015年12月29日
[美国干针是否就是中国针灸?鱼目混珠贻害多!_李蒙不蒙你 : http://blog.sina.cn/?vt=4&urlHistory=blog]
马小丽法律之争,学术分歧,自身理论完,就可以善,现代循证科研,融入西方社会,科普患者,说服保险公司,美国同仁们要做的很多呐。
刘炜宏
美国教科书的定义就是WHO的定义。
马小丽[Health Highlights From Mayo Clinic. : http://mayohealthhighlights.startribune.com/ 美奥诊所的定义可以参照
刘炜宏
是他们不愿接受针灸。确实,除了经济问题,可能也是对中医理论不愿接受。
马小丽
是否美国专家提出的定义可以在海外对中医培训教育,统一思想,为中医以后海外发展提供帮助?
刘炜宏注意,针灸和针灸学是两个概念!
马小丽其他专家有何看法?
彭增福这次干针对策访谈非常好!!!
不同专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谈了许多观点为,相信对美国同行反干独应该有许多启示。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完全同意朱兵教授、刘京教授的“不要束缚自己”的观点。我有几个问题问相应的嘉宾。可否?
冷三华针灸的定义最好不要提某某理论指导。因为目前的理论已经滞后,王少白可分为传统针灸和现代针灸。
jun xu针灸法不可能分为传统针灸和现代针灸。
彭增福@徐俊 对于您的急同行所急深有同感。据您的介绍,目前,美国干针的主要问题是少数人大量向物理治疗师教授干针。掠夺了针灸的大片领地。请问我们针灸界如何把这一阵地抢回。针灸界是否需要学习激痛点针灸?
特别欣赏您所说的:“现代针灸呼唤新的语言和病理生理解释”。如果有一天,针灸基本上被现代生理病理解释清楚了,象青蒿的作用机制被青蒿素说明了一样,象砒霜被三氧化二砷说明了样,那个时间,针灸如果被称为医学针灸,而不是中医针灸,您觉得中医界会乐于接受吗?我们是否应该主动推动针灸的医学化,还是尽可能将针灸保留在中医内,用中医的阴阳五行、易经、中医的藏象理论等来发展针灸呢?
刘炜宏针和灸,只是两种疗法,所以容易定义,越简单越好。越简单,包容性越大,外延越多。马小丽可以有一个暂时的,有一个长远的。有一个对内的,有一个对外的。
冷三华WHO关于针灸学的定义其实已经滞后于针灸实践
jun xu只能说穿刺皮肤,具有治疗的功用就是针灸
王少白@马小丽?谢谢主持人!是否可以让大家提问?@徐俊没有灸,以后灸就会被偷走。
彭增福@徐俊 赞同您的“针灸不可能分为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两者共存的事实,加拿大就是如此。但最后的结果,您觉得是传统针灸灭亡,还是现代针灸灭亡呢?
刘炜宏针和灸,只是两种疗法,所以容易定义,越简单越好。越简单,包容性越大,外延越多。
马小丽可以有一个暂时的,有一个长远的,有一个对内的,有一个对外的
冷三华WHO关于针灸学的定义其实已经滞后于针灸实践
jun xu只能说穿刺皮肤,具有治疗的功用就是针灸
刘炜宏要把“灸”带上。未雨绸缪。
彭增福@徐俊康复纽约 赞同您的“针灸不可能分为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两者共存的事实,加拿大就是如此。但最后的结果,您觉得是传统针灸灭亡,还是现代针灸灭亡呢?
@冷三华,针灸、理疗,纽约 您觉得《内经》中文献,可以基本概括“激痛点针灸疗法”吗?如果没有,请问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jun xu@彭增福香港針灸?谢谢您,针灸不应该分现代和传统,只有针灸传统针灸大家要放开心胸,迎接针灸新时代的到来。针灸必须发展,要用让病人和医学界理解的语言。这里有法律和理论之争,法律上对我们有利,理论上我们必须继续发展,不能停滞。
彭增福
刘京教授:很赞同您的与PT竞争,应该是君子之争的观点。有理有节有利。您对美国干针之争的前景如何预测?
李永明教授:您的观点非常好。目前,有不少人对学习激痛点理论与反干针存在一些误解和模糊认识。请问,您是否认为中医针灸界人士是否需要学习激痛点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界学习激痛点针灸疗法到底是是否也是反干针的一部分?
李灿辉教授:非常高兴您对加拿大中医针灸与现代针灸的介绍。本来,中医针灸与医学针灸并存,二者相安无事。但是,如果医学针灸发展象美国的干针一样发展迅速,您觉得它会对中医针灸有何影响?您觉得加拿大中医针灸界是否应该未雨绸缪,率先学习激痛点针灸疗法?以免加拿大也发生干针事件?
马小丽专家可以自由发言,学术上是平等的,最终纽约论坛会综合大家意见出一个建议稿。
彭增福
关玲教授:很赞同您的“不要等”的观点,果然是军人素质。
也很赞同您的从针灸定义与科研的角度来反干针的实质性手段。也赞同您从教育入手干针的新观点,这一点似乎以前很少人提过。牛!!!
您是否也觉得教育非中医界人士学习针灸的同时,也应该鼓励中医界学习激痛点针灸呢?
马小丽
欢迎彭教授参与讨论,真理不辩不明
彭增福
所有嘉宾:有个别人认为,现在不是推广激痛点针灸疗法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一观点如何?有个别人认为,将激痛点理论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与概括,就能反干针了,请问各位专家怎么看?
与大家一样,我与认为干针是针灸的一部分,所以,一直用激痛点针灸来概括激痛点理论指导下的针灸,而且,将其适应症规范在肌膜疼痛。中国也曾有干针这一称呼。
我们之所以不用干针这一词,就是因为语言的标准化,针灸一词代替各种经由体表的一种刺激疗法。我建议大家以后在中文里,尤其是在中医针灸界所有媒体上,不要可尽量少地应用“干针”这一术语。大家觉得如何?可否将其这一新针灸疗法象耳针、头针等一样,用针灸的名称。如激痛点针灸或肌肉针刺疗法等?
我个人的观点,干针是在激痛点针灸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如果能够主动吸收激痛点理论的优势,就足以从理论上消灭干针。因为,基于神经节段理论、神经干 刺激 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等等,都可以形成新针灸理论,它们都只是不同理论指导下的针灸。都同样应该属于针灸。
马小丽
关于针灸的定义,由美国同仁最后决定是否采用,因为大家是为美国同仁出谋划策
刘炜宏
@彭增福教授 国内卢定厚叫“阿是穴肌肉斜刺疗法”。你说的那些神经刺激疗法,国内都有。神经节段,比如腕踝针;神经干刺激,比如平衡针什么的。
彭增福
李永明教授:以后,您写海外针灸史的时候,又多了一个话题。美国同行是如何反干针的?哈哈。您觉得美国反干针斗争中,有哪些人士,我们应该记住。
何红健
中医语言应改进为易懂语言。象计算机语言、数学语言一样。才容易构通发展。据我了解,在美国弗罗里达州要成为针灸师(包括很多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用中药、Homeopathy、刮痧,火罐,还有很多别的方法)要学习2700学时。学校接受别的医学行业学习针灸,他们已学的西医课程会有Credit. 不用再学。只是上中医部分就可以了。大约几百到1千多小时。但很多理疗师不愿花时间学。
如果上个周末课程就可以了做了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呢?尤其是教干针的人把它说成特简单。因为无法跟针灸师中医针灸理论术语构通,M.D.,D.O情愿雇用PT做干针。我有一些西医止痛专家 的朋友. 他们也学过300 小时针灸。接受过他针灸治疗的病人也满意疗效。但他确实没有时间给病人行针刺治疗。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操作付费比针刺要高很多。
赞同关玲针灸定义更新:是以针刺和艾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总称。指通过特定工具刺激身体一定部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针刺、艾灸、针刀、耳豆、拔罐、穴位贴敷……等。
彭增福
劉煒宏 我所说的“阿是穴肌肉斜刺疗法”,我了解。但关键是如何寻找阿是穴。有关阿是穴斜刺法,并非始于卢,早在元代就有了。哈哈
何红健
@刘炜宏 ?你是否还局限于第二代干针的了解?
彭增福
这里,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如果针灸最终只有一个的话,是传统针灸,还是现代针灸?哪些课程是针灸医师必须学的课程?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涉及到针灸教育改革的问题。
@徐俊@李灿辉
传统针灸大家要放开心胸,迎接针灸新时代的到来!!!!新针法、新针具、新说理,针灸迈向传统复兴新时代!
朱 兵,法国巴黎第6大学生命科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先后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副所长和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部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针刺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学科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直从事针灸效应的机制和临床研究。出版《系统针灸学》等专著,发表SCI源刊论文80余篇。主持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人事部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研究项目。其研发的针刺手法仪和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获国家发明专利。在疼痛研究领域有新的发现,对针刺镇痛的节段性和全身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 讨。
原创性提出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与生物进化相关,是人类永恒的本能医学体系;并呼唤复兴体表医学。提出了耳-迷走反射与耳针效应作用有关,在临床治疗癫 痫和抑郁症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针灸的非特异效应领域首次提出"皮-脑轴与针灸广谱效应"的观点;对穴位的本态有创新性发现
【右侧滑动查看更多文字】
朱兵在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指导下,融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成果,凡作用于体表与疾病发生相关反应的某些特殊部位(穴位)的各种物理的、如机械刺激(各种针具刺法、刺络放血)、电刺激(类TENS)、温度刺激(艾灸、热灸、冰疗、热疗)、力学刺激(拔罐、按摩、推拿、刮痧)和化学的(皮肤药物贴敷)刺激,激活机体的疾病愈合反应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都属于类(或称为广义针灸学)针灸学范畴。
马小丽大家讨论非常热烈,关于中医科研具体这么做,借此机会海内外也可以多多交流。任重而道远,谢谢朱教授,非常好。
jun xu
谢谢@朱兵?教授,发人深省!
王少白朱兵教授,非常感谢!
问题:
针灸发展到今天,是否是非药物疗法、还是是非药物疗法为主的一种疗法?
承淡安的引进不锈钢针是改进而不是原创,您同意吗?
针灸分传统针灸和现代针灸您同意吗?同意和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西方是实用主义哲学,他们不会受“理论”、“剽窃”的影响。
砭石、针、灸和身体的结合是中医的原创
马小丽
访谈专家可以思考一下预测,拭目以待,若干年后会怎么回望这场风波?
冷三华针灸的未来,将会在学中医和西医的针灸师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称为一门精准、高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jun xu
干针风波继续,真正有实力的针灸医生一定不会有问题,我很担心美国针灸学校的毕业生恐怕有生存问题
彭增福
另有一篇与世界各国针灸同行共同完成的“论干针是针灸的一部分:即将发表在中国针灸。
秦宝贵
依本王所见:1)当代,只存在两种人类医学,即中国传统医学(TCM)与西方现当代医学(M)。2)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所独有,主要为中国人,中医人所传承,所掌握,能传承能掌握,并主要用于我中国的10几亿人,这是本王必须指出的。TCM应当被中国人中医人牢牢掌控,不断深化深研,甚至要修旧如旧,尽力得知原貌,而正是因为TCM是优良,优美,优雅,完美,博大的传统。这与当代科学,当代西医学有巨大不同,也相映成趣,互为阴阳。而阴阳是对立互根转化消长的。TCM与M,是阴阳,本王提醒中国人中医人,西医人类必须承认此种存在。而西医,却是普通的,通用的,并不需要世界地球人类特别传承,特别珍视,特别研究与保护。。。更无须修旧如旧,因为西医的教科书30年已经惨不忍睹,M正在快速发育中,甚至刚刚发生中,它不T,也不C。。。
马小丽
机会难得,大家可以踊跃向专家提问。大家都非常乐观有信心
刘炜宏
我认为,经过这场斗争,针灸学将更加完善,更加发展,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界。虽然有些阵痛,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王少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时甚至是非常非常曲折的
jun xu
针灸学术会进一步提高,针灸会进一步发展,美国是超级大国,干针风波会掀起大浪,但是我们一定要以开放的心胸来迎接挑战,希望国内外一起努力!
何红健
@刘炜宏 @关玲 ?我有一些西医止痛专家的朋友. 他们也学过300 小时针灸。接受过他针灸治疗的病人也满意疗效。但他们确实没有时间给病人行针刺治疗。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操作付费比针刺要高很多。西医针灸师数量是有限的。但要争取同盟。
jun xu
西医针灸医生大约有6000名左右
李灿辉
干针的兴起将反逼中医针灸的发展。海外中医针灸人产生前所未有的发展迫切感。新针法、新针具、新说理,新疗效,针灸将迈向传统复兴新时代!谢谢筹备组将这场高水平的访谈安排在本群!谢谢各位专家!谢谢大家参与!
马小丽
说得真好,谢谢李博士的支持,关于定义,理论,相信大家还有很多想法。非常感谢诸位专家的参与,讨论永远没有结束。
刘京
朱兵的意见很严谨,其中“作用于体表的.....相关反应的.......各种....刺激方法。在其(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一书中有详细描述。如果对针灸的认识从单纯的治疗方法方法上升到未来的体表医学,才是针灸对现代医学最大的贡献。我相信到了那一天,我们针灸的地位会真正受到医学界的尊重。
朱兵
一部医学史是半部与疼痛作斗争的历史,但直至今日西医缓解疼痛的方法还是两类药:吗啡类和非甾体类,针灸仍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重要!
(未完再续,见访谈二之二篇)
马小丽:从“干针”折射出的问题引发反思
(1)完善针灸理论体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关系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灸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经络不是针灸的全部,如,阿是穴,以痛为腧是不同于经穴体系的,但都属于针灸,古人早已明确。例如,针灸学中腧穴可分为三类: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相较于具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经穴和奇穴,阿是穴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定位的穴位。经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阿是穴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激痛点,在神经肌肉筋膜起止点周围,可能阿是穴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在临床实践中涌现的眼针、耳针、头针、腕踝针等穴位均不同于传统经络学说,但这些新发现新应用丰富了针灸理论体系,自然也被中医的针灸体系所纳入。所以,回归本源、基于临床、吸纳新知,完善与重构针灸理论体系,应是当代针灸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2)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建立针灸技术评估机制,保证针灸持续发展,应引起针灸界高度重视
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各种针刺新疗法不断推陈出新,如耳针、腹针、浮针、腕踝针、“干”针、电针、激光针等等都有其特色,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用可靠证据说明其适应范围与安全性,并通过规范的证据评估,才能使患者受益的同时,将可能的伤害降到最低。由此看,建立针灸技术评估机制,也是针灸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3)积极开展针灸临床研究,用可靠证据支撑发展,是对世界各国针灸界最大支持
中国针灸界面对世界针灸蓬勃发展,应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将国内外针灸人组织起来,创建适宜的研究方法与机制,充分利用国际通行的方法,以及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开展针灸优势病种、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形成学术界认可的循证临床证据,促进针灸进入主流医学体系,支持世界针灸的健康发展。
总之,“欲致其高 , 必丰其基 , 欲茂其末 ,必深其根 ”,当代针灸人应“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扎扎实实地做好针灸的继承、重构工作;“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容与面对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谦和心态,吸纳新知,砥砺前行。
后记
本次访谈,各位专家学者都用自己的宝贵时间作了无私地奉献!不论是从针灸定义,理论结构,还是从学术探讨、临床科研、法律规范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看法和见解。结论还在整合中,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今先贴出部分内容,也希望大家留下您的宝贵评论。在此纽约中医论坛对各位专家的真诚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坛是由一批热心、无私的中医博士、教授学者等强大阵容搭建的一个中医学术平台,由于学术气息浓厚,内容丰富、所涉及内容实用性强,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拥有数千名高水平中医专家学者等参与、组成的八个专业特色群。这次访谈交流不仅是纽约中医论坛学术等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医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功范例。
纽约中医论坛也感谢广大群友对本坛的关爱,感谢为论坛无私奉献的同工们!纽约中医论坛,大医精诚者们的家!



【请点击read more进入微课堂收听访谈录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纽约TCM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