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敏博士等【中药的临床实践、科学与技术】【焦点访谈 - 中药现状的反思】主持:马小丽 纽约中医论坛
2017/4/21 纽约TCM论坛

【焦点访谈-- 中药现状的反思】

自屠呦呦获诺奖以来,中医药这一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再次受到世人的注目,使用中药的人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欧洲的马兜铃减肥事件到底和中医有没有关系?附子是否有其它替代品?如何使针药结合疗效最大化?中西药的交互作用如何?信息时代如何加强中医药安全与监管? 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性等等。
纽约中医论坛再次请到北京同仁医院马小丽副主任医师主持,特邀美国2016未来健康技术奖获得者李秀敏教授并携李永明博士,钟政哲博士,黄欢教授,卞慧敏教授,赵软金博士,张季教授,李灿辉博士,赵中振教授等八位国际知名中医药针灸专家进行焦点话题访谈。
专家们将研讨中医药在海外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及其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中医药,尤其是广大海外个体开业者门诊的健康发展、对人类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北京时间:4月16日早8:30
美东时间:4月15日晚8:30
主场:纽中科学探索群;主持:马小丽
纽约州立法将草药纳入针灸师行医范畴
On November 4th, 2016, Governor Cuomo signed A.2558A Gottfried / S.3911B Nozzolio into law as Chapter 400 of the Laws of 2016. The new law adds herbal medicine to the scope of practice of acupuncturists in New York, and was championed by the Acupuncture Society of New York. After amending the bill and clarifying its purpose, ASNY was able to secure its passage in both the Assembly and Senate.
"This is an important victory, as acupuncturists receive significant training in 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the profession's statutory scope of practice now reflects this." James Shinol, LAc, LMT, President of The Acupuncture Society of NY.
The Acupuncture Society of New York is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to adv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nearly 6,500 acupuncturists practicing throughout New York state, and looks forward to continuing our efforts through the 2017 legislative session.
与李秀敏老师的探讨(李老师语音回答)
1. 您对中药使用东西方人个体差异有什么看法?(主持人)
2. 中药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吗?以哮喘为例,中药对病人的肥大细胞有稳定作用吗?对T cells 有研究吗?(黄欢)
3. 您能否讲下您在使用中药抗过敏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体会?在美国使用中药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中药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对小儿过敏性疾病,您的常用处方中是否有有"毒"的中药?(王少白)
4.李教授欢迎大家提问,机会难得,请大家抓紧宝贵机会。一些中成药里含附子,对儿童使用也还是比较安全的。李教授提出未来科研方向,中药提取也很有研究价值(主持人)
5. 听说您五月份要在西奈山医学院开一次国际会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王少白)
6. 您的获奖非常振奋人心,您对中药工作者有什么启示(主持人)
7. 您在中药抗过敏的研究成果如何体现中医药理论?(李灿辉)
8. 您对中药在生殖免疫方面的作用有何看法?谢谢! (倪张俊)
Dr.马小丽 11:15 PM问题都很有针对性[強] 中药对T细胞,B细胞是双向调节作用,鼓舞大家继续执着走中医这条道路。非常感谢李教授。
苏红 11:24 PM@马小丽 李教授持之以恒的临床实验研究就是给我们广大中医药人的最大鼓舞和鞭策。
黄欢 11:28 PM非常感谢李教授!今后多多交流。
Dr.马小丽 11:30 PM虽然第一次和李教授对话,但是感觉很亲切,平易近人,很有科学家的底色,感谢您百忙之中参与论坛,希望有机会再次听到您的讲座
(李老师的语音回答已经收集在录音里)
讨论环节
王少白 纽约 中医针灸 11:19 PM
谢谢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很受启发、学习良多!
下面是我对其他专家提出的一些问题
1.问李永明老师,中药七八年一次事件,西药多长时间一次、严重程度如何?
2.问李永明老师,译成有毒中药是否恰当?是否其它更确切的译法?
(李老师的语音回答已收集在录音中)
3.问钟政哲老师,在加拿大中药有没有出现过中毒事件?4.问钟政哲老师,在加拿大其他还有什么职业的人可以使用中药?
5.问钟政哲老师,加拿大的中药监管比美国好些,对吧?
钟老师回答:
@王少白 纽约 中医针灸? 謝謝您提出的三個問題。先簡要回覆以下:
(1) 有的
(2) 要先明確「使用中藥」的定義。因為目前任何人都可以到中藥店買大多數藥材-販賣權。對於獲得NPN字號的中藥配方產品更是無需任何中醫師介入。而在已立法管理中醫師的安省與卑詩省,註冊的中醫師可為患者處方中藥。其他省份尚無相關規定。
(3) 若是從被禁止使用的品項多寡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加拿大的中醫師們是比較幸福的。
6.问黄欢老师,中药毒性重要还是如使用更重要?毒性是否可以通过配伍、煎煮来降低或去除?
7.问黄欢老师,黑附子的毒性如是炮制、煎法造成,那么从严按传统炮制、久煎到底是否可去除毒性?
黄老师的回答:
@王少白 纽约 中医针灸?减轻附子毒性的炮制可分三大法。即
1)其他物质一起泡浸(如盐,甘草液,黑豆液,童便,蜜蜂等)
2)用热,古代用烧烤。
3)水泡浸。
附子有五种制法,功效各异。
1)生附子剧毒,为回阳救逆第一品。也是镇痛局部麻醉极佳药品。《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当今只外用,或者治疗癌症。
2)盐附子(用盐水浸泡后,晒干)是目前医院,药行常用品。多用治阳虚证,如手足发冷,漏汗,阳脱各证。
3)黑附子 (用盐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而成)功效与盐附子相似而毒性较低。黑附片最安全。
4)白附片(用胆巴溶液浸泡数日,晒干)制作时间便,但有不少药农不规范制作。追求利益,导致附片毒性较大。
5)炮附片(用河砂炒制而成)多用于温肾暖脾。治疗冷痛,虚寒吐泻。如炒制时间短,温度不足,炮附片也有相当大的毒性。先煎1.5-2小时是很关键的方法来减少毒性。
8.问卞慧敏老师,常用中药和常用西药配合使用时,间隔多久使用可以降低交互作用?
(卞慧敏老师语音回答)
9.问赵软金老师,能否多举些针药合用治疗重症的病例?
10.支持赵软金老师的不从临床出发而只不是从成份、误用、没炮制好,不会使用而夸大"毒"性.
(详细回答见赵老师专篇《针药并用,优势互补》
11.问张季老师,毒性和用量、持续使用的时间有关,那么没按传统炮制、使用方法而产生的问题是中药的问题吗?
12.支持张季老师严格监管提议、加強进一步研讨!
张老师回答:
我们有很多患者是因为西药的副作用或者毒性无法忍受,而转而求助中医,而我们也确实常常为他们解决了病痛而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自己不能过分夸大中药的毒性,不能因噎废食。
13.问李灿辉老师,您认同有人说青蒿素不是中药的说法吗?认同,为什么?不认同,为什么?
李灿辉博士回答:
作为中医人,当然认为青蒿素是现代中药,跟干针属于现代针灸一个道理。
14. 赵中振老师,请您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发表您的看法可以吗?
Jinglan 11:36 PM向卞教授请教: 如果病人已经在服用西药,比如抗抑郁药, 但来我诊所是为了不孕治疗, 我给予中药治疗时, 为了避免药物的相互影响, 我嘱咐病人把服用两者的时间隔开1小时, 是否就安全了? 还是要去查那味西药的半衰期?谢谢!
Ji Zhang 11:36 PM我们有很多患者是因为西药的副作用或者毒性无法忍受,而转而求助中医,而我们也确实常常为他们解决了病痛而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自己不能过分夸大中药的毒性,不能因噎废食。
Dr.马小丽 11:37 PM纽约中医论坛是由一批热心、无私的中医博士、教授学者搭建的一个中医学术平台,学术气息浓厚,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拥有数千名高水平中医专家学者,八个专业特色群。这次访谈交流不仅是纽约中医论坛学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海内外中医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功范例。感谢诸位专家的倾情参与,感谢群友的关注。
苏红 11:42 PM非常感谢马小丽医生一如既往的精彩主持!感谢各位专家给予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浅。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各位专家畅所欲言。 然而专家们的观点明确,富有建设性和积极性。对大家在临床上非常有益。 衷心感谢[玫瑰][玫瑰][玫瑰]
赵软金 河南/北京(硕博)佛州 11:55 PM@张季 南中医 洛杉矶?这是临床家们的真实感受!知音
777 11:59 PM1,问候诸君,再问诸君:有谁知道伤寒论原论用的附子是何种性质的?如何修治的?如何药用的?需快速回答,别翻书。
2,附子与天雄如何区分?
3,仲景用乌头,减毒的妙法是神马?
4,问马小丽,己知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种,有多少种药物可以发汗平喘利水3用合1?超乎麻黃?
5,问王少白:已知疟疾是全球性的大疫,青蒿治疟早已写入中医经典1500年上下,为什么被中医人普遍遗弃,而被毛中国人重新发现?
6,问李永明同学:已知针灸可以治疟,早被写入黄帝内经之中己超过2000年,又知疟疾的致病原是疟原虫,按现代医学科学,从3理1剖的科学认知,如何解答针灸治疟的道理?
7,问倪张俊:己知半夏有毒,己知TCM对孕妇用药极其谨慎,为何半夏仍然可以用于妊娠病?
8,问张有和兄:我支持你对李可先生的正评,已知当代盛行火神派,代表人物李可,刘力红,或郝万山们,又己知,中医人类知道如何正确用附子,原于伤寒论,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何为少阴病?而少阴多死证,有多少个死证?相当于当代的什么病或症?
9,问黃欢,己知青蒿是菊科植物之一,有诸多品类,分布中国南北,其中含有抗疟成份青蒿素的同种品类也分布于中国南北,又己知,疟疾发生由岭南过长江,过黄河到东北,按当代科研结论,此同1品类所含青蒿素由南往北含量趋低,问原因何在?能否引用黄帝内经原文,较完美解答之。
Ji Zhang 12:28 AM麻黄附子不能用,《伤寒》《金匮》就被阉割了。
777 12:32 AM谢谢张季的讨论。
刘京 12:41 AM
赞同黄欢的观点。在美国,法律大于学术上的考虑。不想泛论附子的应用。只从这个问题最初的讨论,即附子是否在心衰或心脏重症中使用?答案肯定是清楚的。有谁在美国用过并且有过发表?我曾经在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工作。我没有见过哪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常规使用过附子。我们只是对附子治疗过窦房结综合征有过系统研究应用而且有效。不用附子的一个理由是我们有可以替代附子的良好药方。第一是生脉饮,大剂量人参替附子增强心肌收缩力。麦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对缺氧的耐受性。五味子改善线粒体酶活力。生脉饮是国家751 合作项目,有大量临床试验依据。
我建议的第二个方剂是党参加丹参。也是基于中国军事科学院对50年代10余万解放军修川藏路而患高原性心脏病所做研究获得的宝贵经验之一。我在美国用于慢性心衰病人,疗效可靠。此外,田七,红景天,北五加皮等都是经过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明的用于心脏病心衰的有效草药。为什么要冒着触犯美国法律的风险用附子?我赞成对附子进行更有说服力的,针对具体病症的研究。拿出数据来说服西方。
三氧化二砷毒性比附子大的多,为什么美国已经正式用于白血病治疗了呢?我本人师承学习用30克以上附子,乌头等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在美国我从来不会如此用。因为基本上不会有非用不可的病例。相反,法律的约束使我更用心寻找替代药物。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用附子,我们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也期待附子这个好药能够被更好的发扬和证实。
顺便说一下,我在1995年参与艾滋病病人针灸和草药治疗。借此机会,我与朋友借用一个实验室筛选中药治疗HIV病毒。发现青蒿等四味药体外抗病毒有效,其中青蒿最好,青蒿粗提取物比两种青蒿素制剂好,提示青蒿中可能仍有未发现的其他有效成分。我们把实验结果送到耶鲁大学药理实验室郑永奇主任那里。他当时是美国艾滋病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们的实验证实了我们的实验结果。可惜,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没有继续研究下去,也没有意识专利。这个专利数年后被他人获得。希望你们之中有能力者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李灿辉 12:45 AM
@秦宝贵 (字怀之,号三光)?拓展中药定义,使其在中医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能包容现代研究的成果,有什么不妥?否则,青蒿素、黄连素、麻黄素,人参甙,丹参酮.....全成西药,而按规定,中医不能用西药,海外中医岂不全体犯法?
777 12:46 AM
祈能获正解,本王先致谢意![微笑]
致灿辉:这是个重大的医学政经学问题,涉及我TCM专业精神与话语权。必须坚持,不然政治力与集团经济力完全可以扼杀灭绝TCM这种学术物种,而不是我TCM不是好东西。科学,也是生产力,同时也是地球原始种(生命)的灭绝力。学中医的人应当知道。
刘京 12:51 AM很早就关注了李秀敏教授的研究,华人的骄傲。除了小檗碱和苦参提取物治疗过敏调节T 细胞免疫外,还有几个在美国可以用到的免疫调节有肯定效果的,或潜在发展前途的草药或提取物。最常用的就是槲皮素。在槐花,苹果等很多草药和蔬果里都有。英文quecitin. 市场有售。该产品有明确的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组织胺释放的效果。可以作为辅助用药治疗相关过敏疾病。因为安全,剂量小,特别适合儿童。同行们不妨一试。
張有和 12:53 AM回秦王(宝贵):
近代使用制附子的名家有云南的吴佩衡. 伤寒杂病论的脉证并治, 用今天的话说, 是一种以整体状态为基础的疾病分类, 因为状态是随机的、无明确边际的临床病象, 与西医的方法(现代病因病理)是不同范畴, 因而不需要西医的解释(无办法).
因为整体和个体医学的临床病象客观存在, 每时每刻都伴随每个病人疾病的全过程, 用理化数据无法度量, 要求作出客观准确又让各方满意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
777 12:57 AM中医人用中国针中国草,为什么要听外国人的指挥?就算他们精通了科学,明白了光速与粒子,他们明白中医么,读过中医么?知道张李如何用附子,如何用麻黄治病救人么?张李不知道附子,麻黄有毒么?有毒的药物,就要禁止专业使用么?
Wen Sumin 1:02 AM古人的用药经验是来自于临床实践 ,是宝贵的财富!
777 1:05 AM西方人出于利益,太霸道,但是,中国人,中国的中医人为什么非要讫求洋人承认自己?中国有13亿国民,中国的中医人读好伤寒论,懂得仔细辨证论治,专业正确用附子,用麻黄。。。恐怕附子与麻黄给中国人排忧解难都不够用。本王呼吁中国国家严禁重要中药资源出口,并鼓励保护中医师合理,专业,经典地予以临床使用。此令!
西方人抵制附子,禁麻黄,他们可以大肆lCU,用洋地黄,1年到头处于四肢厥逆的痛苦中,哮喘发作看急诊,肺炎呼衰大量送命。。。放开大麻,禁麻黄,驱逐中医用干针,海外的中医人有啥加法?从了吧,哈哈。但是,中国要坚持!本王宁愿做最后1个中医,也决不做最后1个匈奴。
致刘继良兄:当代的中医人还有几人记得麻黄汤与桂技汤的药物黽组成么?就算火神们没能正论附子,毕竟还在实证研究附子,但是,加州近2万持照的中医人,又有几人的诊所里备几把草药的?多乎哉不多也,却整天跟在西医人西方人后面讨论中药有毒不安全。。。加州的饮用水安全么?泰诺没有毒性么?
TQX 2:40 AM@李灿辉?自然博大精深,师现代,更应胜现代
777 2:50 AM已知,中国人训化草,成为水稻已经近万年了,美国人当然也可以质疑中国稻种品质低劣,或者科学地提出稻米有毒性,对中国人的IQ,EQ,QQ神马的有不良影响,不然的话,中国人更聪明。。。按照1些中医人的逻辑,就可以反水稻了,快速跟进西方人,共同追科学,但是,西方人也会窃笑,如同当今改口胆固醇1样。。。中医人跟风不是自己的错,不多看病不开方不去读经典。。。说病说药的人类太多了,养生么,哈哈。虚邪贼风都能避么?只能避之有时。医学,需要批判,需要讨论,更需要认真求实,敢于承担应当承担的风险,去迎接挑战,去推动医学的进步,不能人云亦云,误导自己,误导自己的病人,误导公众。。。最后用1点物欲埋葬人类精神。中医伟大,大有可为,诸君同努力。(秦三光)
致灿辉兄:传统西药很多也是自草药中提取的,西方之草,东方之草,中国之草,比如水扬酸/阿斯匹林,比如洋地黄,比如泰诺/伪麻黄碱,比如橘子/维生素C,比如粗米/维生素A。。。这个仅仅是新药物研究的方向之一,也一直在继续着。但是,自植物细胞中提取某特定物即非唯一,也另有新途,关健要有新思维,靑蒿为例。。。本王更想说的是,天下中医人类善待好附子,麻黄,桂技,甘草,生姜,大栆,1杯温水水,1碗糜粥。。。于临床学,已经意义重大,甚至可治大量的常见病/疑难病,中医师神么?甘草小麦大枣可以治西医的严重忧郁症,其实不神,因为神经运作神秘,小麦神秘,大栆神秘,当代科学即没有研究明白神经细胞,也没研究明白小麦与大栆细胞,但是,辨证论治正确,这些普通之物可以治大病,其道理没有人研究,整体放弃了。。。
張有和 3:34 AM刘京和各位医师:
我认为, 中医临床使用制附子, 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使用, 一味按现代中药有效成分, 实际上不能体现中医方药的巨大临床价值.
把制附子局限在强心上, 是变质中医.
我最早把制附子用于末稍神经损害, 又用于高热40度严重恶寒厚衣重被者, 药后半小时体温降至正常, 曾用于哮喘持续状态, 均获佳效.
曾用人参(生脉散)等治疗严重心衰, 因患者无寒象而不用附子.
我喜欢用制附子, 但必须辨证论治用药.
毫不客气地说, 群内半数中医是西医思维. 本人是西医出身, 直言西医思维的中医疗效有限.
Sherman古旭明 5:52 AM谢谢群里各路大伽关于中药毒副作用的讨论,受益匪浅[強][握手]。有请群里接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写委员会的同仁转告:下次出版《中国药典》时,务必把有关各纳入药典的中药的现代毒理研究成果记录下来。
本人上月出席澳大利亚联邦医疗用品管理局TGA关于中成药审批改革方案咨询会议。我代表所在学会FCMA提出应该按《中国药典》作为评价中成药的批准。TGA官员告知:《中国药典》的中药和中成药都没有记录毒理研究,我们出于对公众用药安全的顾虑,更关心市场上药物的毒副作用。
由于澳大利亚没有自己的药典,因此只能参考英国甚至是日本和韩国的药典。我会后查阅了最新的2015版《中国药典》,第一卷(中药类)确实没有如何现代毒理研究内容。充其量也只有传统的毒性记载,比如有小毒,孕妇不宜。或者是十八反十九畏。《中国药典》不记录中药毒理研究,不利于中药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刘京 12:16 PM回张有和。不要轻易用西医或中医思维来界定一个学术讨论。首先,你没有了解这个群里对于附子最初的讨论是附子是否可以用于重症心脏病。我的回答是至少在美国不行。请问如果你在美国行医,你敢冒法律风险用附子治疗这类重病吗?有谁目前敢在美国的媒介里宣传用附子的经验?我们可以在群里分享,但不要轻易鄙视或排斥同行。
尊重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我以40年的学医经验愿意与大家分享实际的临床经验。是想帮助在美国的针灸师提高应付慢性心衰一类病的治疗水平并且避免使用附子这类药的风险。这些治疗经验都是被验证过的。事实才是硬道理。在这方面,中医有优势。
其次,我或是有谁在群里说过附子只用于强心吗?本人是纯师承中医出身,后来学了西医,又回归中医。用药也多是先中医后西医,先中医经验后西医理论。生脉饮治疗心脏病不是西医的发明,只是我们现在应该知其科学内涵。况且,我们也是辨证用生脉饮加减。借用当代太极大师陈小旺的一句名言:我们要懂太极。觉得太极深奥就是没有弄懂。想弄懂就必须科学化。搞通了科学道理自然就懂了。 用任何维护中医的借口来拒绝现代医学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的思维方式才是需要反思的。
Ji Zhang 12:26 PM
@張有和?同意你的观点,离开了辨证施治,侈言某方通治某病,是刻舟求剑。
777 12:34 PM
中医的存在,己经不是维护不维护的问题,而是有待全力保护,甚至应当捍卫。因为中医学术太珍贵,当人们无知科学与医学与生命的关系时,可以用科学的名义否定生命,而中医学术的总体结论恰恰已经时空所证,正遭遇科学的鄙视与消踪。
刘京 12:46 PM生脉饮用于心衰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科学数据分析的。大部分的病人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作为国家课题研究。不可能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剂。另一方面,没有任何人在实际应用中仅用一方治疗心衰等病。我之前的话题也仅限于如何用其他药替代附子用于重症心脏病。
为此建议一些即有传统依据,又有科学证据的药物和方剂供大家参考。没有涉及任何辩证施治方面的讨论而已。把一个单纯的学术讨论随意引伸到上纲划线的评论是学术界的悲哀。本人没有任何兴趣再参与讨论
777 12:48 PM中医人类,至今未能解开困扰自己的几大学科主题,也未能坚持我中医临床学的根本道义,也就难以发掘出我中医临床学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甚至,连前辈们用密集临证所确定的医术与临床学发观发明难以放大,以有效地推广普及,更好地造福于民众,中医正在被架空,走向象牙之塔,塔尖是通天的,但是,中国是中医的故乡,它是生命是草根是大树,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与默契,生命与自然之关系,用科学的话来表述,是XX,无须本王揭露。科学的今日,工程院院士们应当懂得工程。
刘京 12:57 PM最后给本群一个建议。大道理谁都懂,仅靠大道理在美国做不了让美国人尊重的好中医。这个群里需要更多实际和具体的治疗疾病的建议和经验。
777 1:00 PM当中医人善用1把青蒿1杯暖水等简单之物治好疟疾或某肾衰等更多的病痛,则有很多的民众本无须去拼命爭看急诊,甚至lV青蒿素,或则用五苓散,当中医人善用桂枝汤与麻黄汤治好了某种感冒或感染,则可能减少了民众罹患少阴病的机会,也许无须用到有毒的附子,巴豆等大毒之物,但是,某些中医师大师连感冒都不会治,连桂枝汤从来都没用过,却可以高谈阔论附子之毒,何况又不去事先复习1下伤寒论。。。讨论学术有些缘木求魚。比如钟南山先生。比如。。。
己知生物致病原由大到小,被克服越小越难,蛔虫,原虫,细菌,病毒,到最小的XX,本王暂不揭露。其间还有支原体,衣原体,朊体等过渡体。目前,人类先用霉菌生物提取抗生素,解决了细菌感染致病(致命),却滞后用植物提取物解决原虫感染,而尚未有抗病毒物质的重大发现,而这1切都与中医有关,人类应当加力研究中医,而不是鄙视中医,共学西医,西医应当强迫自己接近中医,接近草根,以本王40余年被中医的经历所见,人类应当及时及早发现更优雅的抗病术,更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甚至更完美的抗癌物质。。。或者更完美的抗感冒药物,何止青蒿素之类如此伟大?何况青蒿抗疟记载1500余年,青蒿素也已经被我中国人制造出来近半世纪,还需要外国人承认么?中国国家医事政策的决策者,应当有责任力促中国的中西医大师们加力认真研究中医学术,甚至,应当强制他们去临证,去认真地帮助民众开点中草药方,比如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甘草汤。。。之类经方治治大病,他们才知道甘草这种普通的中草药该有多神奇,而不应只能追在洋人屁股后面谈论甘草的毒性。
777 5:05 PM而有影响力的中国中医人面对西方人,西医人对中医的挑战或攻诘,应当敢于面对,对有违我中医学真理,有违我中医学专业之理,有违我中医医学科学之理的无理无礼之论,要敢于说No!并据理力争,他她们有更大的责任与义务教育不懂中医的洋大人权威,但是,打铁必须自身硬,真正的中医人必然熟知我中医学思想精粹,必须熟知我中医学与术之家珍,甚至应当如数家珍,本王并不认为当代中医人类学西医懂科学还不够多,但是,把中医都弄丢了。。。很多中医人讨论我中医学术,貌似连基本的中医术语都忘记了,中医数据库显然己从脑海中移除了,更不用说亲自用过附子与麻黃们了,可能让他她们嚼服几粒苦杏仁也是违法的医学事件,其实,最大的医学事件可能是:中医人首先放弃了在海外行医的话语权,而中国的中医人又盲目地接受了某种科学的影响力,以1叶遮目,学西追美,整体放弃中医人类自己的专业术语解释权,放弃自己的话语权与交出中医师的专业行医权。(秦三光)
己知附子(乌头)是TCM的千古经典之药,是救命救急之药,麻黄同是救命药,用本王所经验,如果喘是上吊绳,麻黃可以解绳套,如果厥是促命霜,附子就阳光照。。。但是,己知人类们知道了附子与麻黄的此种神奇之用,并受到启发是由于1本古经伤寒论,不然的话,人类可能至今不知道自然界生物存在乌头碱与麻黄素。。。更不会去命名神么伪麻黃碱而掺入某种化学物质打造成1种经济怪物神药泰勒诺。。。而这1切应当拜读张仲景。如今,中国发达了,中医人科学了,却集体共弃伤寒论,貌似自己是中医巨人,将伤寒论束之高阁,明褒暗贬,贬入1层地狱,呵呵。其实,中医大师辈出,仍须仲景先师启智。。。比如附子。
1)伤寒论原创之方用附子,主用生附子,用量奇大,用3枚,按权威专家考证度量衡,汉制换算当今克公制称重,取中庸值,1两=10克,己然是巨大量,为什么?2)当代中医人没人关注仲景原创所用生附子,却用各种方法将生附子科学化,然后再讨论附子之毒性,本王想问:逻辑何在?生附子毒性如何?3)减毒附子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操作是神马?4)如果彻底减毒了附子,附子还能否入经方取救人治病之效?
甘草 5:35 PM@秦宝贵 (字怀之,号三光)? 减毒的方法亦包括以致病之毒来减药物之毒!
777 5:38 PM5)如果按西医科学制用附子,再谨遵仲景原创用药法度救人成功,可以是科学成绩,救人失败,是张仲景的罪?
甘草 5:42 PM@秦宝贵 (字怀之,号三光)?人点头,鼠摇头,结果不能用。那鼠点头,人摇头就可以?(如肥鼠籽一巴豆)
777 6:21 PM结论:同1物质,进入不同生命体,即使同为哺乳动物,甚至不同人类,其毒性与药效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完全不同,其中,有质不同,还有量不同。而人鼠质不同,生命程序也不同,在鼠身上获得信息,可能参考,不要等同于人。
Sherman古旭明 6:24 PM@刘京?支持您关于中药研究的学术观点[強][握手]。请继续分享,不必理会杂音。附子类中药在澳大利亚属于scheduled substances ,按联邦医疗用品法的规定,即使是注册中医师目前为止还是不能合法使用。
777 7:07 PM再致赵志宏:以鼠为参照物,实施医学科研,是1种规范,也解决了实验数据的科学获取,对医学主题的深入解答是有益的有效的,但是,毕竟是在搞科学实验,而鼠类不是人类,当将鼠数据用于人类之时,即使显示极度令人兴奋的结果,药效,也要清醒,因为,或许这可能与真相正相反,以后,会在临床学实验中遭挫。。。
所以,毒理学鼠所证,不能完全适用于人类,而所有的药物皆有毒副反应,相关点:1生命物体不同质,2生命程序不同,3摄入,注入量不同,4专业操作依据的语言与道理不同。而教科书与词典是重要参照,最终需要人直证,因此,常用经典的中草药物总体而言是非常安全的,比西药安全多了,虽然,它们都是药物,都是毒物。
中草药的安全有效性在于:1,中医学思想的立体完美,2临床学操作的具体精致与量化,3历经万千年时空的人直证。3,逻辑的精巧运用。而这几大特质,恰恰是当代西医科学所追求的某种完美,但是,当代医学科学无法企及TCM,当然,以当代科学的视觉看中医,以西医自己的度量衡量化中医理论与中药物,肯定是落后的,反动的。(秦三光)
4,逻辑的精巧运用。
Wen Sumin 7:24 PM"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懂的境界。物各有性, 制而用之 ,变而通之,施于品剂, 功用无穷。
張有和 8:09 PM刘京和各位医学家:
初学中医时, 我对中医理论和其治病机理持“粗糙甚至可笑”的看法, 即使五年后拿到毕业文凭, 我也不知中医路在何方?
在临床实践中, 西医治疗失败后, 用中医方药出奇的好, 之后才认识到中医是以寒热虚实整体状态为诊治基点的“状态应对医学”Kilter Medicine, 是一种整体与局部共治的立体医学;西医只是“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不能与现代医学划等号), 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临床范畴, 西医永远只等部份解释中医的证候, 但绝不可能全面准确解释证候, 也无助于中医诊治,更无法替代证候的诊治.
近五十年西医方法研究中医硕果累累, 但西医对中医疗效和理论的解释, 只是听起来很“科学”, 但与临床医实不符.
事实上, 很多西医大家在中医“科学”化上用尽毕生之力, 最后没有出路.
说白了, 中医临床无可替代的巨大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只有放在人类现代整体和个体医学的立场上, 才能客观地认识其合理性和科学价值.
黄欢 8:25 PM@刘京?谢谢分享![玫瑰][玫瑰][玫瑰][強][強][強]生脉饮平和而有效。我很喜欢用。
張有和 8:42 PM黄欢教授:
Asthma 湿疹 咳嗽 末梢神经损害等的中医治疗, 最好有机会私聊. 我希望有专文介绍, 时间走着看吧.
黄欢 8:43 PM@張有和?谢谢!期待![玫瑰][玫瑰][玫瑰][強][強][強]
李灿辉 8:49 PM@張有和?如何才能让世人认识和认可中医的临床价值和理论价值呢?随心所欲是境界,不逾矩是底线。面对诸多中药被禁这样不合理的矩,我们不能越,但要争取改变它。@劉繼良 遼中醫 紐约?
禁附之“矩”的前提是中药饮片乃食品。如果政府了解附子等中药是“药”,“毒”就不成问题了。
張有和 9:19 PM我想以“中西医学临床诊疗的本质区別”一文, 用事实直白地分析两大医学临床与理论的完全不同, 但要让中、西医都认同, 在表述上颇费思量.
可以说我的中医“心得”都属于首创, 只不过是把各位思空见惯的事实, 换一个思维作出更合理的解说.
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言, 临床医学离科学越近, 离人类疾病就更远, 因为临床医学不是数理化那么简单.
777 11:22 PM支持有和兄所论。临床家离开临床学的实证探索,只能萎缩医学,离生命之真就更远。临床家的探索需要勇气,承担风险,因为直面生命,参加救治,刻不容缓,当时判断。。。
致刘京:1)美国人并不承认TCM是M,当然这是有违逻辑的,医学沦为政治经济学,先由西方始,本王不想讨论它。爱你为,随它去吧,爱禁麻黃禁附子,禁中国鲤魚禁大米,是人家美帝国主义的事,[微笑],只好从了。2)但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不应当认真,尽力,全力地以中医中药为主么?1个心脏病或心衰的病人可能有西医救治的适应症,也必然有中医介入的证,即可能岀现在缓解期,也可能发生在急救期,急救期或许可能中西医共治,缓解期更可能共治,甚至停西药单用中医治。。。丸散膏丹汤随证使用,用附子,麻黄,丹参,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机会很多的,为什么弃中就西?这个TCM的T,是个传统,你弃之不用,能传不传,就不会用了,如果人类有了汽车,不会用腿或脚力不足,并不表明人用腿走路这种传统没有存在意义。。。而国家1流的中医院研究院弃传统,不敢用强力经方,只能表明TCM在遭遇人为的废弃,而不是因为TCM无用,附子有毒。。。是中医人类自己的理念出了问题,现代人类常常回归自然。。。比如,至今人类仍然穿棉,开始喜欢野生动物植物。。。其中道理应省思。
Ji Zhang 1:22 PM@李灿辉?赞同您的观点。
我觉得我们在海外争取中医权益的工作中心,不应单纯放在反“干针”,因为年复一年,反不胜反,没完沒了。徒伤精力财力,却效果不彰。如果我们能改变思路,集中力量,敦促推动政府部门加强对中药的监管,建立新的法规,将中药从健康补充品之中分离出来,成为界于化学葯物和食物之间的一个门类,(其名称和概念可以集思广益,我姑且称为传统天然药物),其中药性强烈者必须是由执照針灸中医师处方才能拿药,就解决了麻黄附子一类中药的合法使用问题。
所谓药物毒性,第一是指药性强烈,过量使用会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失常,例如附子等,或是其有效量与中毒量过于接近,如马钱子等,这类中药通过监管,允许执照中医师使用;第二类毒性,是指会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永久性的器质性损害,如含有大量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等,则严禁使用,对于含有微量毒性成份者,则通过大数据的科研,证实并无明显的器质性损害者,亦可使用,例如细辛中所含有的马兜铃酸,主要分布在地上茎叶中,而细辛的根部含量极微,远未达到国家对中药中含有的马兜铃酸的标准,所以现在国内对细辛的使用,仍然放行。
中药区别于食物,就是具有药物的偏性,中医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的失衡,也就是纠正人体的偏性,其中药性特别强烈者,就是毒性。如果我们平日只用药性平和之品,对于严重疾病的疗效就不彰,而用药性峻猛之品,才能效若桴鼓。这就像西药平和者,不须医生处方便可买到,但对严重疾病,必须要医生处方药性強烈有毒者,才能有效诊治。
因此,如果我们善用药性强烈之中药,中医师的临床疗效大为提高,口耳相传,便可吸引更多的西医、物理治疗师和其他门类的医生前来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中药方剂,辨证施治,这绝对不是50个小时的训练课程便可掌握的干针技术。将来学成之后的疾病治疗范围和疗效,也绝对不是干针所能达到。这样因势利导,也许可以化解目前此起彼伏的争端。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777 1:31 PM支持张医师所论。真诚的讨论。TCM,针药并举!血肉相连。即使中国的中医师弃TCM,美国的中医师都不应该弃。即使美国弃TCM,中国也不必弃。即使美国的中医人弃中医,中医人也不必学美国,将中草药当成票房毒药。中医佑中国估中国人,即使有毒,也要喝下去,因为中国必然还会有真人,有真正的中医人知道中医研究中医,懂中医,每天都在用1把青蒿,1把甘草,1把附子,1块乌头。。。用生命实证着中医,毒药,在真正的中医人手中可以化毒为神奇的,这是毒药的魅力,也是医学的美丽,更是我中医学术的一种博大精深。(秦三光)
西方人以干针窃我中医针,灭中医久矣。西方人以毒论灭我中国草,亦久矣。因为中国针中国草含有中医精神,因为中国针中国草是中国所独有,根植中国,再由中国人几千年生命自证,因为中国人已经精确掌控了中国针中国草,外国人现学学不像,学不好中医,给病人扎针用药,也是可以杀人害命的,但是与中国针灸无关,更与附子乌头苦栆仁无关,甚至与木通,马兜玲,硃砂,阿片,砒霜。。。无关。大毒治病,医者无疆。
西医科学治病,讲求循证与量化,其优势不容否定,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善用自然造物治病救人,已存密集的大数据,己经人直证,应当研究坚持。不可以尽追西法自弃中医。中医是独特的,因为独特而成博大无价之宝。以上本王的毒论,收入《秦论中医》(51)苦杏仁。从改。生食60粒苦杏仁,可以毒死1头成人。可能美人又该禁杏仁了。。。
李灿辉 2:13 PM
@张季 南中医 洛杉矶?[強][強][強]就是这意思!面对中药毒副作用,联邦政府最直接的办法是“禁”,而中医业界最合理的诉求是“中药处方权”。@张季 南中医 洛杉矶?同时,由于很多中药化学成分已成为“西药”,中成药和颗粒饮片很容易被查出“含西药成分”。因此中药的定义要修改,包括传统和现代。否则中医师随时有可能“躺着中枪”。
777 2:35 PM支持灿辉所论!本王在加州推动此议久矣。
革命尚未成功,但是,必须努力。此议,应知会2強,中国强强中医,中医强强中国。克强国强必须强。此令。[微笑]
王少白 纽约 中医针灸 4:27 PM@张季 南中医 洛杉矶?@李灿辉?坚决支持!
杏林妙手-- Hongjie 4:36 PM@张季 南中医 洛杉矶?极好的建议[強][強][強]
请输入标题 bcdef
【李秀敏 教授】

Xiu-Min Li,教授,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儿科过敏与免疫科的教授。1983年在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获得医学学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获得儿科临床免疫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到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巴尔的摩)做临床免疫学博士后,1997年开始在那担任指导员。她主持的委员会,旨在推动在美国和国际上使用替代性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现为新成立的西奈山综合医学治疗过敏和健康中心的负责人。被授予2016年未来健康技术奖。与Henry Ehrlich共同编写了《中国传统医学、西方科学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马小丽,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当代中医温病名家宋乃光教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曾跟随"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三子孔嗣伯教授,中医眼病名家祁宝玉学习,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孔嗣伯内科药证研究"等课题,为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北京卫视名医堂专家,北京奥运"微笑服务大使"。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中国中医药报特约通讯员,发表誉满京华两代情—论孔伯华和孔嗣伯等多篇中医报道,关注中医学术热点,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感谢李秀敏老师的无私分享,感谢主持人马小丽医生的精彩主持。感谢李麦克的录音及论坛同工每日的辛勤轮值。感恩!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专家们的发言

纽约中医论坛版权说明
此次讲座,版权归讲课专家和纽约中医论坛所有。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的个人观点,需要引入,请注明出处。希望大家在听课受益的同时,尊重专家的无私奉献,保护知识产权,谢谢合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纽约TCM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