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浮刺漫谈之四-关于“气至”与針感的讨论】何树槐教授。 纽约中医论坛
2017/6/5 纽约TCM论坛

    

    

     关于“气至”与針感的讨论

     浮刺法主要目的是调气达到“气至”,“气至”的手段是“青龙摆尾”犹如“针游于巷”,其内涵是意念调神,针动调气,其标志是病症减轻或消失。

     针灸临床采用浮刺法治疗病症时并不要求有显著的針感,但能迅速取效,并能住疼痛于顷刻。这种现象似乎与一般传统针刺法相左,传统针灸要求在针刺时有得气感,即病人有酸、麻、胀、痛、热、凉等感觉,医生在针下有沉紧涩的感觉,好像“如鱼吞钩餌之浮沉”,而且认为得气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这段经文多认为是针灸得气的理论根据。浮刺法没有显著的針感为什么能取得效果呢,因此怎样理解“气至”是至关重要的,我就此和大家研究讨论。

     关于“气至”

     关于“气至”,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这样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是说针刺治疗的要点是“气至”,只有得到“气至”才能获得针刺的治疗效果。但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气至”的标志和怎样获得气至,只讲了气至而有效,没有讲明气至时病人的感觉和医者的感觉,所以“气至”也可理解为“气至”时获得了针刺效果,病痛迅速得到缓解,“效之信若风之吹云”,这应该就是病人的感觉。这一点与针灸浮刺法的临床实际基本上是一致的。

     针刺时无明显針感而能获得效果,这一现象也常见于针灸临床。在临床上针刺治疗时,常常没有明显的針感,医者针下也没有沉紧涩的感觉,但病人的病症往往得到缓解或消失,病症得到改善,功能获得恢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北中医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有一位老大夫肖友山,擅长应用浅刺法,从来不要求針感,疗效很好,尤其对运动性损伤有显著效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浅刺法,治疗筋骨痛、内脏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精神性疾病,不要求針感,效果也很好。与此同时我还应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治疗运动新损伤,浅刺皮下,不要求針感,效果非常显著。

     还有近代腕踝针法,也不要求針感同样效果显著。邱茂良教授认为得气不一定都会增加疗效,有很多病的治疗不须得气。美国王少白教授首倡、海外针灸界普遍使用的糖针法,病人没有痛感,没有酸麻胀感,病人没有恐惧感,病人舒舒服服得到治疗,所以又称舒适化针灸。因此,我认为针灸治疗中的酸麻胀痛等感觉不一定是必须的。

     没有針感为何能取得疗效?

     关于“气至”,在《灵枢经》中有“补泻”的含义,如《灵枢·小针解》:“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意思是在针刺后行补泻手法,达到气调时,即可起针,气调是针灸治疗的核心,正如《灵枢·终始》篇所说:“刺之道,气调而止。”

     关于气调,气调的内涵是通过针刺法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达。怎样才能达到气调呢,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

     ”其中“中肉节即皮肤痛”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刺不宜太深,二是不可产生疼痛。何为“针游于巷”,我认为有三层含义:

     01

     第一层意思是,“游”字表示水流、流动或在水中活动,如《诗经·秦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汉书·沟洫志》“水尚有所游荡”,所以“游”表示的是动,在这里也可认为是针在动,针在经脉中摆动,针的摆动促使经气的流动,正如康力升教授所说的“针游于巷”犹如浮刺法“傍入而浮之,青龙摆尾,针游于巷”。

     02

     第二层意思是“针游于巷”有调神的含义。针刺入气穴,没有疼痛,调经气游走于经络,犹如人行走在宁静的小巷,如薛秋龙教授认为针游于巷即“当针扎进穴位,感觉就像是在幽深的巷子里,凝神静气意守针尖,象在巷子里游走。”意即神游于此,意念于此,此应为调神之法,正如经云“刺之真,必先治神”。

     03

     第三层意思,针游于巷是有方向的,“巷”不是宽敞的大道,而是小胡同,只能一个方向前进,提示针刺在狭窄的经脉中,要有一定的方向,一般是指向病所。此外,气至而有效,反过来,有效了就说明有气至。只是病人感觉不到罢了。

     总结

     总结一下,“气至”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气至”的内涵是意念调气、调神、和针刺手法;针刺手法宜浅不可产生疼痛,在浮刺中是“青龙摆尾”;针刺的方向一般是指向病所,意念针的尖部;作用是调气调神,目的是“气至”;“气至”的标志是病症得到缓解或消失。

     《关于“气至”与針感的讨论》 何树槐 2017年5月21日于荷兰海牙。

     何树槐教授简介

     漫谈浮刺法系列近期链接

     【漫谈浮刺法】何树槐教授。纽约中医论坛

     【浮刺漫谈之二 -- 从一个病例想到的 】何树槐教授。 纽约中医论坛

     【漫谈浮刺法之三 -针刺运动法 】何树槐教授。 纽约中医论坛

     【访针灸大家何树槐教授(之一) 】 何 骏

    

    

    

     《纽约中医论坛-名医名家苑谈》苑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纽约TCM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