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家央企子公司扎堆儿保定,这个有点儿没想到呀!
2022/12/16 21:55:45 办公室主任

     翻阅保定日报,12月15日有这样一条消息:

     党晓龙主持召开企业总部选址工作专题汇报会强调:积极打造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个汇报会是12月14日召开的,新闻报道主要内定是市委书记党晓龙主持召开会议的讲话要点。

     保定为什么会召开这样一次会议呢?

     主要是专题听取企业总部选址工作情况汇报,强调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集聚全市高端要素资源,超前布局总部经济园区,积极打造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总部经济,被保定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保定为什么开始盯上了总部经济呢?

     党晓龙讲话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或许就是背后的原因吧。

     他指出,目前,中央企业在我市设立子公司220家,其中,今年新增二级以下子公司21家,还有6家在保设立子公司正在走审批流程,总部办公需求迫切。

     220家央企在保子公司,这个数据,就是最重要的决策背景。

     党晓龙还说到,保定市域内一批科技型创新企业、金融机构、规上企业等提出建设独栋总部办公楼的需求。

     这是来自保定内部的需求。

     一外,一内,双向都有需求,保定把总部经济提上重要议程,市委书记直接听汇报,直接组织研究,直接抓,上手干,全力推,可以预见,这件事一定会很快就会见到具体的工作进度。

     大概率,应该会在保定东部,高铁、高速交通方便的地方吧。保定东二环高架路工程,最近进展很快,这个项目完成后,保定东部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会更加优越,保定东城,大有希望。

     先不说保定自己的企业要扎堆儿建总部,先说说这220家央企子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央企在保定设立子公司呢?而且从新闻报道看,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

     为什么呢?

     通过观察保定这几年的发展历程看,央企扎堆儿到保定设置220家子公司,至少有以下原因吧:

     1、国家战略。

     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这个战略的重中之重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央企自然大部分是在疏解之列的。疏解,就是往外走。这个往处走,全国全世界都是可以选择的范围,这里有一个产业布局的问题。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地理布局的问题,很多央企的管理、技术人员,还是希望离北京更近一点。于是乎,保定,就成了优选之地,百十来公里的距离,乘高铁三十四分钟的时间,自驾车高速公路点对点也就是一个来小时吧。在北京从东城到西城,赶上堵车的时候,这点儿时间,也早就到保定了,甚至还可以打个来回。

     2、雄安带动。

     雄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向外疏解,首选雄安,雄安,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拔地而起。在整个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共同支持雄安建设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所有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全部必须都要疏解到雄安一个地方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有的是政策性疏解,让到哪里就必须到哪里,有的是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哪里合适就到哪里。还要看到,雄安的崛起,迅速让保定火了起来,以前,很多人对人定是不太了解的。有了雄安,人们也认识了保定,这也是协同发展的重大成果。保定到北京,百十来公里,保定到雄安,十来公里,雄安三县本来就是保定的地盘儿,现在分为两地,终归还是有着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于是,保定自然而然就成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第二战略支点。

     3、自身努力。

     保定这座城市,这几年,真的是很努力的。雄安,是从保定规划出来的。一开始,保定人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甚至一些人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但是,这种失落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大家很快就看明白,雄安之于保定,才是千年不遇的战略机遇,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个大金娃娃,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了保定的怀里。保定顺势提出,要服务首都、对接北京、联动雄安,要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要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清晰地表白,保定是给首都、给北京、给雄安、给国家战略搞服务的、搞支撑的、搞保障的,是和京津雄冀一起为共同实现中央提出的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目标而努力的。

     4、产业生态。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吧。这两年,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饱受疫情影响的折磨,一会儿是物流卡住了,一会儿是原材料进不来,一会儿是工人被隔住了,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前,这些央企都是旗帜鲜明地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大家也发现,很多央企在组织产业链复工保生产的时候,产业链半径越长,复工保生产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半径越短复工保生产的问题就相对少一点,尤其是在河北境内,比如在保定的产业链复工保生产,相对来说效率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在保定这一带,工业门类相对比较齐全,产业配套能力相对比较扎实。比如,就拿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保定聚集了3000多家相关企业,基本上形成汽车全产业链集群了。在保定这里,成本低,配套好,能挣钱,而且人口基数大,一座千万级人口的大市,产业协作的生态体系相对较好。

     5、真情感动。

     这一条,属于加分项。保定这些年和北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深厚,一方面,书记、市长带队,每年都是一轮一轮地多次到北京去拜访各大央企京企和知名企业,在京的央企,差不多都走了一遍,有的还去拜访过多次。人熟是一宝,越走动,人越熟,越走动,情越深。有时候,下着大雨、大雪,保定的拜访团也是如约前往,很多央企的同志,都为之感动。有了感情,有了感动,事情就好办了。比如,北京有个京车项目,造轨道车的,当时很多地方都在争,就是因为保定一位叫袁振江的同志,十几年一直与对方保持联系,再加上后来市县两级一起努力,要什么条件就给什么条件,最终京车选在保定,他们自己总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定人感动了他们。

     所以,现在我们突然看到220家央企子公司扎堆儿保定,有点儿意外,其实一点儿也不意外。

     再看保定发展总部经济的这些部署:

     发展总部经济是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城市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是推动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位大局,以对保定未来负责的态度,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入对接央企,积极服务民企,发展总部经济,超前布局总部经济园区,以大招商牵动大投资,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充分发挥总部经济带来的城市形象、税收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和社会资本效应,不断提升保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载力,扎实服务雄安新区建设。要加快筑巢引凤,把最优质的地块拿出来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坚持整体规划、立体开发,总分结合、灵活出让,多元复合、活力功能原则,完善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高标准城市设计和功能业态融合,对标对表雄安新区,打造创新的集聚场所、活跃的功能联系、生态的街道界面,做好科技与绿色、封闭与共享、智能能与健康、聚集与空间、工作与生活的融合,形成规模效应,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要加强协调联动,以高标高效的行动统筹推动项目落地,积极吸引央企总部及子公司、优质民营企业总部等入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学引导,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

     从这些措施看,保定抓总部经济,一方面是要给这些央企子公司一个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要给境内原生企业、创新企业一个好的环境,合在一起,就是给所有在保定发展创造的优秀企业,都要给一个好的环境。

     一个企业总部,就是一棵大树,一群企业总部,就是一片森林。

     希望保定这片充满绿意和生机的总部森林,会越来越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