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生拆字妙解“政研室”:以文辅“政”、琢磨钻“研”、学习强“室”
2023/3/27 12:20:00 办公室主任

     来源:南太湖先锋

     2019年以来,湖州市创造性设立党政干部储备人才周转池,推动市级机关面向国内外一流高校大力招引优秀硕博生,从源头上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队伍活力。对招引的硕博生,设置三年实践锻炼期,坚持“因人制宜、全程跟踪、递进培养”的原则,制定出台“加强党政干部储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逐人配备帮带导师,有计划地选派参与中心工作,帮助他们充电蓄能、加速成长。

     今天,我们分享一则《选聘生手记》,一起听听湖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政研一处、财经处干部盛青青的成长故事……

     以青春之力展现政研之为

     盛青青

     2020年市级选聘生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市委政策研究室实践锻炼

    

     2020年8月,我作为选聘生来到市委政研室学习锻炼,开始接触文稿起草工作。起初,我以为政研室就是大家口里常说的“写材料的”,后来通过在文字中浸泡、吸收、成长,我对政研室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慢慢明白“政研室”三个字其实对应着以文辅“政”、琢磨钻“研”、学习强“室”三个关键词。

    

     参与演示文稿技能培训

     以文辅“政”:“身在兵位、胸怀将谋”是应有之追求

     常说文稿起草工作是“身在兵位、胸怀将谋”,要求起草者既要心有全局又要脚踏实地,既能做到从大处着眼又要善于从小处着手。对此,我深有体会。

     身在兵位,要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正所谓写文章先学会看文章,初到政研室,我日常做的最多的是读稿、校稿,从检查低级错误,到看出表述问题,再到思考内容摆布,感受到了什么是“文读百遍,其义自现”,既逐步培养起自己对文稿工作的“语感”,同时也锻炼了作为政研人应有的细心耐心,在工作中尽力给予领导和同事以确定性。

     胸怀将谋,更要努力“提高站位看大局”。刚接触文稿工作时,“站位”一词既熟悉又陌生,每天听到、看到,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随着业务学习的深入,不断参与到全会等重要文稿服务,从上级精神的传达学习、领导们的修改意见、文稿写作的复盘总结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站位”指的是领导意图,提高站位意味着我们写文稿要站在领导的高度谋篇布局,只有准确把握了领导意图,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体现在笔下文字中,才能做到“进得去、出得来”。

    

     在打造“带不走的能力”成果展示上作分享

     “政”字,从正从文,也可以理解为“文即是政”,只有着眼于以文辅政、推动具体工作开展,文字工作才会有价值。也正因为文稿服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保持严谨细致的基本态度外,更需要积极拓宽视野,不断培养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方不负“提笔皆将帅”的使命与期待。

     琢磨钻“研”:“文章不厌百回改”是应有之定力

     在政研室工作,领导和前辈们常教导我:“文稿起草是干部安身立命的基本功,政研室的干部尤其如此。”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明白要练好这项基本功,保持“匠人”心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必不可少。

    

     参与“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微党课宣讲

     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起草领导讲话稿时,内心十分紧张,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感到忐忑不安。尽管前期进行了资料搜集、研学同类文稿,频繁讨论会商等大量准备,正式起草时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提交的两套提纲各有短板,初稿经历了三次推倒重来,成稿后内容经过四五回大变动,再加上若干细节表述的反复调整和修改,“改”字一度成为我的工作主题词,“5+2、白+黑”则是支撑工作量的基本状态。“要关注这个文稿的场合性质,表述要准确有出处”“重要观点要有体现、有迭代”等等,随着对每一条修改建议的认真揣摩、消化吸收,渐渐地,文章中得以保留的观点内容越来越多,修改的幅度越来越小,最终得以顺利交稿通过、获得领导肯定。一番经历后,再回过头对比初稿和定稿,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文章不厌百回改”。

    

     在“政研论坛”暨“每月分享课”作主题交流

     文有章法而无定法,通畅的思维逻辑、准确生动的表述都要求思考钻研不止、打磨斟酌不停。文稿起草的过程虽多挫折、多反复,但这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辛劳对应着职责所在、成长所需,其中同样也能感受到材料工作背后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学习强“室”:“停不下来的积累学习”是应有之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许有人觉得机关里的文稿写作,无非就是抄抄写写、玩玩文字游戏,但是两年的实践锻炼,让我清楚地明白,好的文章是需要带点创意在里面的,而每一个创意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厚积薄发。

    

     人在稿上磨

     在政研室工作这两年,是不断学习的两年、是持续积累的两年,在一次次的文稿会商、流程复盘、信息共享中学素材、学技能、学执行,与这个文字含量较高的环境相匹配的是同样浓郁的学习氛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上半年单位召开的交流务虚会,大家讨论如何更好地保障文稿服务的经历。这给从未参与过类似活动的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最初的认知里,单从名字看“务虚会”多少带点“虚”,加上文稿起草本身也是个有点“玄”的话题,当“空”对上“空”,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让人难以捉摸。但出乎意料的是,整场会议听下来,并非是想象中的“空唠唠”,而是“干货足”。“要注意打通文稿的逻辑”“关注受众很重要”“好的例子和数据多一点,文章的信息量就会足一点”,大家结合会前分发的资料,聚焦文稿实操的规律碰撞观点、相互启发、论“虚”求“实”,让我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一场务虚会下来,更加增强了我提升写作本领的紧张感,也让我时刻警醒自己要培养起随时积累的习惯,保持停不下来的学习,在磨耳朵、磨嘴皮、磨脚板、磨手指中锻炼提升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寄语当代青年坚定信念、超越自我、实现价值。作为新时代政研青年,更当保持高站位、宽视野,潜心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湖州篇章贡献个人力量。

     帮带导师:张潮(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超(市委政研室政研一处副处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