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智库报告|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大兴调查研究十大方法论
2023/4/13 12:30:00 办公室主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领导决策信息》曾刊发《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方法论》的文章提出,大、深、实、细、准、效、带、新、善、常十个字的要领,让我们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大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熟悉大政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锤炼的基本功。要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在调查研究中,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努力回答和解决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矛盾问题所在,分辨轻重缓急,部署好先后顺序,找到关乎全局的“险滩”,知其深浅、晓其宽窄、究其难度,做到胸有成竹,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深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全面深入搞调研。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坚持一竿子到底,直达基层、直入一线,真正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绝对不能倒插笔画、预设结论,避免出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现象。
实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树立求真务实作风,做好“实”字文章,变“走马观花”为“下马观花”,脚踏实地,轻车简从,深度“潜水”,不走过场。多一些明察暗访,多一些“突然袭击”,少走安排好的“既定线路”,找对领路人、抓住懂行人、直面当事人,原汁原味听实话、原原本本察实情,淡化“官念”,保持“泥土味”,真正把情况摸准、摸透。对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是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烦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细准备仔细、了解详细、摸清底细
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多在乡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打开群众话匣子,倾听呼声、体察情绪、感受疾苦、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做到对实际问题了如指掌。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更加注重对细节的调研和了解,以小见大,做到既要有宏观视野和大战略、大判断,又能“解剖麻雀”“蹲下去看蚂蚁”;既要搞清微观,又要把握宏观;既要“身入”,又要“心入”,才能看清“蚂蚁”、抓到“活鱼”,真正体现调研的客观性、周全性、细微性。
准选准方向、把准问题、找准对策
要找准着力点,坚持实践需要什么,就从什么着手,哪些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到哪些方面,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从哪个环节切入开展调研。要在素材准备上“下功夫”,在“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中细化调研方案,做到“心中有数”。要在选题上“精雕细琢”,从党政关注的重点、社会关切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和创新关联的难点中定主题、选课题。要善于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找准对策,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效检验成效、注重实效、提质增效
调查研究的成效,取决于调研选题务实、调研方式方法科学、调研过程细致入微、统计分析精准到位。调查结束后要进行深入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归集多方意见,确保调研贴近基层的低姿态和集思广益的开放性,将停留在报告纸面和会议言谈中的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用实策、见实效。
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
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和责任意识,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心贴心,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带着问题到基层,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到群众中寻找答案,在吃透上情和摸透下情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新革新理念、创新方式、更新手段
加强部门联动,对接专家、学者等资源,采取上下结合、横向联合、借脑引智等方法,提升调研队伍专业性。既要继承老办法、好传统,又要会用新办法、新手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调研领域,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把调研与现场办公、下访结合起来,掌握规律、抓好典型、选好样本、深度调研、集中攻关,让调研真正解决问题。
善善于辨别、善于思考、善于钻研
既要有走基层的脚力、看问题的眼力,更要有综合分析、提炼归纳、洞察事物本质的脑力。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表面现象中概括出本质规律。处理好深入实际调查和研究思考的关系、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关系、调研新发现与真理发展的关系、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深入调研与推动工作的关系。
常保持常态、形成常规、强化常驻
调查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在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并抓好贯彻落实,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主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采取“菜单式点题”“承诺式蹲点”“全程式联挂”等形式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
END
2023年《领导决策信息》周刊继续推出电子刊微店专订服务,当期出版当期推送,通过邮箱推送或微信直发,阅读更便捷,时效性更强,欢迎 点击此处订阅。
往期精彩回顾
领导智库报告|两会地方形象上镜率
领导智库报告|补短板强弱项,织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网
领导智库报告|温州:“两个健康”直通车为民营经济兜底护航
领导智库报告|冲刺!文明典范测评中!看中央文明办课题组最新要求
领导智库报告|从总理记者会看中国式现代化政府建设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微信矩阵服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