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不写
2023/4/14 12:52:52 办公室主任

     收到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读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一文。文章讲到,全会决定的起草,突出了五个方面的考虑,其中第二条深受触动,对于我们理解中央政策,对于我们制定落措施,对于我们起草公文材料,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条是这样说的:

     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1、一条主线。

     以改革为主线,改革的决定以改革为主线,体现中央文件的针对性,不是泛泛而谈,不是为了出个文件而出个文件。聚焦改革主线,贯穿改革主线,不是改革的事就不在这个文件里说,可以放在其他文件里再部署。

     3、一个突出。

     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这一句的关键词是新举措这三个字,重点是这个新字。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部署聚焦新问题,新举措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4、三个不写。

     一是一般性举措不写。中央的决定,肯定都是不一般的大事。尤其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出台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引领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一般举措当然不能写。

     二是重复性举措不写。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各项举措已成体系,这样的情况下起草中央决定,前面一个突出也说到要的是新举措,旧的、重复性的举措,不写,要写就写过去没有的新举措,这样既可以控制文件的篇幅,也可以体现改革创新的斗争精神。

     三是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有重大意义的新举措很多,有的是体现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新举措,有的是体现在具体经济社会发展事项上的具体工作新举措,这里明确说到,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这样就保证了决定内容的聚焦,也防止了把改革当成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问题。改革的决定,就是说改革,其他的事情,其他文件里再说。

     由这三条想到了基层的公文起草工作,尤其是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都应该学习这里讲到的三个不说:

     一般性、常规性的要求可以不说,如果非说不可,那就略说少说。作为基层执行层来说,最怕的就是大文件、大讲话,说了很多,也说不清重点是什么。重要的文件,就要说重要的事情。一般性的文件,能不发就不发,这也是精文简会的基本要求。比如,曾经看到保定的一些资料,讲城市村改造和城市更新,从当时新闻报道看,领导讲话和文件都是很精炼的,记得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总的要求,就是要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高品质的新生活。这就是一般性要求不说、少说的一个具体案例。要说重点,说骨头话,不能像棉花糖一样说话,蓬蓬松松,怎么咬也没个嚼头。

     如果一般性的要求不说少说,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精简。

     这个要求,前提是安排部署和执行落实要一是一、二是二,钉是钉、铆是铆,说一不二,说一次就能落实。有时候,也不是上级领导愿意拿着一般性的要求来回说,如果一般性的要求不用领导说,大家都能做到,哪个领导还愿意来来回口吐棉花糖呢。

     重复性、既有性的要求可以不说,如果非说那就点到为止。

     作为执行层来说,经常遇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很多工作在推动落实过程中,都会下发多个文件,都会有领导多次讲话,也有的常规性的工作,今年要抓、明年要抓,以后年年都要抓。这时候,就会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情况发生了,同一件事或是相关相近的事,上一个文件讲了,这一个文件还讲,下一次可能还会讲。同一个要求,领导这次讲话提了,下次讲话提了,再开会可能还提。

     有些要求,确实需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比如政治要求,这个就必须要每次都强调。但是,一些工作要求,大可不必这样来来回回重复。比如,某项工作,领导第一次讲话,当然要全面系统讲,第二次可以针对问题讲,落实中比较顺利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就不要来回说,那些有问题、有难度、有阻碍的事,可以重点说,这样领导讲一次,内容就精简一次。

     这个要求,前提是一次办、不二过,如果上级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提的要求,提一次就能办结,就能落实,那就根本没有重复提要求的机会和必要。实际工作中,经常是上面三令五申,下在就是落实不了。上级就一次一次地发文件、提要求,下面就感觉这些重复性的措施来来回回说个没完,无可奈何,又无法拒绝。

     有时候吧,一个现象的背后,不会只有一个问题,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经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基层有些干部面对这样的形势,也探索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坚持不二过,好话不说二遍,第一遍说了就干,干就干成,你不干,那就直接问责,确保不二过。

     再比如,有的干部坚持事不过三,第一遍提要求,如果落实不好,那就第二遍提警示,如果还不行,那就第三遍即行问责。

     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问责不是万能的,没有问责是万万不能的。

     纯属发展性措施不写、不说。这个涉及到一个抓大放小、抓纲带目的问题,专项工作那就专项说,不要人为地去扩大去衍生,专业事说专业,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有的领导在讲话中,总是喜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讲一遍,有的文件总是要背景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等一条不拉地照抄一遍。

     对于基层来说,最喜欢的文件和讲话是什么样的呢?一件事,一次说清楚,有一说一,不能有一说三说个没完。这方面也有个例子,最近河北省委召开主题教育会议,这么重要的事情,本来以为要讲上大半天,没想到的是个把小时就结束了,几位领导讲话都是说重点,说具体要求,上级文件讲话中已经有的,已经公开报道的,就简要说,结合实际的,就重点说,这样下来,就保证了个把小时完成任务。

     再看基层一些会议,动不动就是大半天,有时候还有拖堂加班,细一想为什么呢?文件发了还要原文读一遍,文件写了领导讲话还要讲一遍,主持人最后还要一遍一遍地重复要点,还要老生常谈式地我再强调三点。这样搞法,不拖堂加班才是怪。

     这方面之前曾经说到过一个例子,某市一次会议,书记讲话,市长主持,书记讲话已经把各要求讲的很清楚,市长主持就一句,请大家按照书记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散会!

     以后写稿子,写讲话,一定要先对照三不写,能简化,一定要简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