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笔杆”如何秒变“申论大咖”
2023/2/22 10:50:00 老笔头

    

     不少笔友提到要聊聊申论的事。很多人都觉得这里面有个怪圈,不少资深的老笔杆参加申论考试,反而分数考得并不高。老笔头也算是曾经历过备考申论勉强上岸的,今天姑且算是抛砖引玉,跟大家交流交流公文与申论的“一二三”,也就是把握一个前提、理好两个关系、用好三个要素。

     把握一个前提。公文和申论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与散文随笔最大的不同。公文不用提,本身就是宣贯中央精神的载体。纵观这些年国考申论的题目,也都是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来设置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悉心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尤其是对备考申论的同学们来讲,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的重要讲话要点要心中有数。二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文件的理论要点要心中有数。三是对党和国家今年出台的重要政策要心中有数。胸中有丘壑,叶纳百万兵。如果脑中对这些内容有了清晰的脉络,再阅读申论给定材料的时候,浏览速度和理解深度都会有很大提高。

     理好两个关系。我们以前总说领导讲话是最锻炼人、最成就人的材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好的领导讲话材料,体现的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层次、理论功底、实践经验等等。如果领导讲话写得好,很容易写好申论文章。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核心都要理清两个关系:一是说事与说理的关系。领导讲话不同于工作总结或事迹材料,它是务实与务虚的结合,既要讲道理也要讲方法,既要讲思想也要讲工作。申论文章也是,无论是策论文还是政论文,都要体现虚实结合,无非是虚实比例不同,策论文更重视讲方法讲措施,政论文更重视讲思想讲道理而已。二是求速与求质的关系。领导讲话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老笔头经常遇到领导下午讲话,上午通知准备稿子的情况,这就要短时间内掌握材料、迅速成文。申论更不用说,两个半小时时间,留给大作文不到一个小时。这就需要我们在起草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抓主要矛盾,不要纠结于细碎无用的内容,切实把最鲜亮、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容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毕竟,阅卷老师留在申论文章上的时间也就个把分钟,余光扫过之处尽是烙印深刻之文,那分数自然也就上去了。

     用好三个要素。我们写公文最常用的三个要素,观点、事例、结构。对申论文章来讲也是一样,那就是论点、论据、论证。具体来讲,一是论点要鲜明。申论的要求中一般都会有这么一条。我们以前也常讲,公文写作要有原则立场,申论更是这样。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申论题目中讲不拘泥于材料,但这是说不要简单地抄原文。申论每一段给定材料都不是白给的,要从中读出内在的蕴义和出题人想要表达的观点,结合对中央精神的把握,真正弄清文章希望宣扬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摒弃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核心要义。二是论据要充分。通常要用到的论据包括领导人讲话、经典古文、典型事例等等。这些需要大家平时注意积累,要分门别类、常学常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论证要科学。这里说的科学,就是要因文而异。不同的公文材料需要不同的结构和行文方式,申论文章也是如此。好多公文写得好的笔友都是这方面把握不好,才导致申论文章“质高分不高”。申论文章的体例很多时候更像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与公文在行文脉络上略有不同。比如,公文有特定的对象,像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或者是某层级的技术人员,申论对象一般是政府、社会和公众;公文要基于工作,而申论一般要基于给定材料,等等。对这些,只要悉心体会、认真把握,应该很快能够驾轻就熟、轻松上手。

    

    请加星标,每天遇见老笔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笔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