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影像学报告中隐藏了这些「复发信号」
2022/10/7 19:00:00 卵巢癌关爱圈

     点击下方关注

    
抗癌路上有我相伴
如何看影像学报告单呢?

     一个完整的影像学报告单,通常包括了:

    

    

     ①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等;

     ② 影像学检查的方式:是CT,还是B超?

     ③ 对检查结果的客观描述:如超声单上的“超声所见”部分,影像科医生会把她在超声中看见的内容描述出来,比如肿块大小,是否有血流信号等;

     ④ 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如CT报告中的“诊断意见”,会告诉你,根据你的影响来看,你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其中,对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四部分:对检查结果的客观描述和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而最让患者迷惑的也是这部分,因为它经常让人看不懂。

     而这就是互助君今天要说的内容:

     如何从影像学报告中,判断我们附件结节/包块的良恶性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6年版的美国妇产医师学会,为我们指明了附件包块的超声诊断要点,要点包括了囊壁光滑与否、是否有实性成分、形状是否规则、包块直径大小、血流信号的多少等[3]。

     其中“良性肿块的特征”包括[2]:

    

     ①单房性,也就是肿块内只有一个“房间”,一个腔;

     ②囊肿内的乳头状突起的直径<7毫米;

     ③肿块后方有声影:在超声中,如果遇到气体、结石、骨骼、瘢痕等强回声的物质,后方常常会形成声影;

     ④虽然是多房的囊肿,但是表面光滑,最大直径<10cm;

     ⑤没有或者仅有稀少的血流信号;

    

     而“恶性肿块的特征”则包括:

    

     ①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

     ②腹腔中有腹腔积液;

     ③囊内的乳头状突起≥4个;

     ④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或者不规则的多房肿瘤,且最大直径≥10cm;

     ⑤实性部分有丰富的血流信号;

    

     把肿块的特征一一对比来看,如果肿块只有良性特征,那么就是良性,如果肿块只有恶性特征,那么就是恶性。

     但如果良恶性特征都有,或者都没有,那么则认为这个肿块的性质是不确定的,需要再做其他的检查来判断。

     除了超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CT结果的以下几个方面来辅助判断肿块的良恶[1]:

     轮廓:良性肿瘤轮廓光滑,大多都是圆形、椭圆形,恶性肿瘤轮廓不规则,常为分叶状(肿瘤像叶子一样一片一片的),边缘可以看到小结节一样的凸起;

     密度:良性肿瘤的密度一般比较均匀,多为囊性或实性;而恶性肿瘤多为囊实性,所以肿瘤密度不均匀。

     肿瘤囊壁:良性的肿瘤有一层薄而均匀的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而恶性肿瘤的囊壁通常分隔厚、不均匀。

     如果发现局部浸润、腹膜种植还有淋巴和血运转移征象,则说明该肿瘤基本就是恶性肿瘤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几点只能做为参考,并不是说符合了以上良性特征的肿块就一定是良性,或者符合以上恶性特征的肿块就一定是恶性。

     肿块最终的诊断还是要靠病理学,用肿块的细胞或者组织作出的病理学的诊断结果,才是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除了可以诊断包块的良恶性,还可以用于诊断是否存在复发转移[4]。

     那么,通过影像学怎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复发转移呢?

     我们可以先把转移的方式分成三种: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实质脏器转移。

     根据文献来看,腹膜转移的诊断标准可以定义为:

    

    

     1. 网膜饼,或网膜混浊伴强化:网膜饼就是大网膜呈扁平状增厚,看起来像个饼。而当网膜受到肿瘤浸润或液体影响时,就会出现浑浊的征象,“强化”则是指造影剂进入网膜后,它的密度出现明显的升高——说明网膜中存在肿瘤播散或者炎症。

     2. 腹腔、腹膜有结节/肿块,结节短径≥10 mm,或者短径5~10 mm伴强化(造影剂进入结节后,它的密度明显升高);

     3. 腹膜上出现有一块一块或一条条增厚的部位(斑块状或条状增厚),且增厚部位长度≥10 mm。

    

     腹膜转移的诊断比较麻烦,如果是淋巴结,那么只要淋巴结的短径≥10 mm,就可以定义为转移。

     而实质脏器转移标准则包括了三点,①完全位于脏器内;②符合转移瘤表现,比如骨转移表现出疼痛、麻木、病理性骨折等;③短径 ≥5 mm。

     当然同样的,要确诊转移,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比如要确诊淋巴结转移的可以做淋巴结穿刺。

     如果真的确诊转移了,也不要太过心慌,现在卵巢癌患者可用的药物还是很多的,安心治疗依旧有长期带瘤生存的可能,自己不放弃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来源:

     [1]周娣,袁肖娜,王海燕,高知玲,陈勇.卵巢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2057-2060.

     [2]赵淑萍,桑昌美,康彦君.附件良恶性包块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12):1137-1140.

     [3]杨曜彰,余金穗,陈智毅.超声影像学在附件包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12):1153-1157.

     [4]贾素娟,王治洁,张美琴,周良平.血清CA125、HE4和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06):452-456.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多精彩科普文请戳
→ 当你有这10种变化时,说明卵巢癌病情在慢慢好转!→ 确诊卵巢癌后必读的10条干货!让抗癌找对方向!→ 害死我们的并非癌症本身,7个自救方法带你走向“治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卵巢癌关爱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