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亲患癌,我们能做什么?这14件事正等着我们去做
2022/10/23 19:00:00 卵巢癌关爱圈

     点击下方关注

    
抗癌路上有我相伴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8个人确诊癌症,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笼罩在癌症阴影下的家庭。

     世事无常,癌症无情,被命运绊了一跤的可能是生你养你的父母、捧在手心的儿女、一路同行的爱人,看着他们在病床上痛苦呻吟,我们恨不能自己来承受这一切。

     抗癌从来不是患者一个人的事,要想漂亮地打赢这场攻坚战,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紧密协作的团体,悲伤之余,我们更应该振作起来,还有很多事我们可以做,也正等着我们去做。

     先做做功课

     身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谓四通八达,公众号、病友群等亦是一应俱全,只要你有心,不愁做不了功课。

     就拿最基本的来说,我们是不是需要先了解了解抽血报告里主要指标的含义?对治疗手段心里有个谱?顺便再对专业术语扫扫盲?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更自如地与医生沟通病情、探讨治疗方案,不至于一头雾水、云里雾里。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就需要积极地去了解新药和临床试验,可以询问主管医生,也可以到官方网站查询,如果符合条件并成功入组,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

     住院之后,在病人身边出现最多的,不外乎就是医生和护士,通常我们需要和他们相处很长一段时间。

     病人众多,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我们就需要自己上点心,查房的时候、医生在办公室的时候,只要我们有疑惑,就及时地沟通,可以聊一聊接下来的治疗计划和安排,了解治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便我们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善后工作。

     详尽的沟通有利于家属们应对许多情况,比如当病人排斥治疗时,我们就能做好解释工作,鼓励他继续接受治疗;当病人治疗后出现不适时,我们就能向医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多多沟通,有助于病人接受更高效的治疗,少走许多弯路。

     请记住,家属与医生永远都是站在同一阵线的盟友,只要我们态度良好,医生也是很愿意和我们沟通的,毕竟,最希望病人康复的除了家属,就是医生。

     阻止不必要的探视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生病之后探视的人越多就显得越受重视、越有面儿,和朋友谈谈心还有助于病人纾解胸中烦闷、利于康复,但是对癌症病人来说,实则不然。

     尤其是在化疗和放疗之后,此时病人的抵抗力明显削弱,精神也不会太好,探视的人一波波地来,病人不得不一次次强打起精神来应付,一天下来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万一中间再夹杂一两个感冒的,感染的风险简直是蹭蹭蹭地往上飙,对病人于身于心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探视不宜过多,如果病人自己拉不下脸婉拒,那家属就应该挺身而出“唱白脸”,把不必要的探视统统拦在门外。

     整理看病资料

     每次出院、复查之后,都会攒下一沓厚厚的资料,里面包括了化验单、影像报告单、出院小结等,这些资料极其珍贵,万万不可随意放置,尤其是当病人需要转诊时,一定要全数带上,才能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资料如此宝贵,一定要用专门的收纳袋子进行存放。倘若能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番就更好了,这样在复查、转诊时就能让医生更加一目了然,也方便我们自己在后期评估治疗效果。

     理智甄别信息

     漫漫求医路,偏方与神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些家属恨不得把所有偏方都用在病人身上,更有甚者不远万里带着病人一路颠簸寻访“神医”,但令人遗憾的是,结果往往以人财两空告终。

     在这里,小编要呼吁广大家属们擦亮“慧眼”,不能听风就是雨,一定要秉持着“相信科学,相信医学”的原则,理智地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千万不要贸然地让病人成为检验偏方的“小白鼠”,轻则无效,重则贻误治疗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不要盲目省钱

     癌症的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对经济底子不是那么殷实的家庭来说,每一笔钱都需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固然没错,但我们也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省过了头。

     比如出院后为了省钱省事不按时复查;过夜的剩饭剩菜舍不得倒掉,让病人挑战拉肚子的可能性;舍不得花钱做必要的检查,导致无法全面评估治疗效果;舍不得多加点钱用更好的药,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生命无价,盲目省钱只会因小失大,把患者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实在算不上明智之举,大家万万不能舍本逐末。

     心理支持部分

     在抗癌的征途上,病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良情绪,如果放任这些情绪长期存在,就会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进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久而久之,必定会对肿瘤的治疗和病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心理上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直面恐惧与焦虑

     得知自己患癌的初期,充斥病人内心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的恐惧,在恐惧的支配之下,病人会出现焦虑、哭泣甚至过激行为。

     产生恐惧与焦虑是难以避免的,此时家属们需要做的便是劝慰、鼓励和耐心的解释。

     我们可以与病人多多交谈,倾听他们的感受,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也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病友取取经,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安全感,减轻恐惧与焦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倘若病人是对治疗和疼痛感到恐惧,我们可以详细讲述疾病的原因、性质,以及将要采取的治疗计划,让病人心里有个底,最好能搜罗一些成功战胜该类癌症的案例,病人将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调动与癌症作斗争的积极性。

     战胜抑郁

     倘若恐惧、焦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纾解,抑郁便会随之而来。

     病人们此时常常感到悲观绝望,不愿与人交谈,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作为家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安慰,给病人创造哭泣和发泄的机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如果病人有特长或爱好,我们可以多向其请教相关的经验,使病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被需要的。同时,我们应鼓励病人多参加中低强度的文娱、体育活动,关注他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献上赞美和掌声,让满满的成就感来击退抑郁。

     此外,家属们要注意转移病人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做好药品等的保管,杜绝一切不安的因素。

     音乐、欢乐疗法

     音乐是一种有效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以让病人每天听流行或古典音乐至少15分钟,通过积极的暗示来缓解疼痛,驱散心中的阴霾,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此外,家属们也可以通过播放小品、相声、喜剧等方法让病人开怀大笑,减轻疼痛。

     居家护理部分

     癌症周期和康复过程相对较长,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家庭才是我们的主战场。那么在家里又有哪些需要我们家属注意的点呢?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房间的布置

     疗养期间,病人最好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倘若是老年病人,那么房间一定要有良好的采光,以避免跌倒、磕绊的发生。家具以实用、安全为主,无需过多,以免妨碍病人的活动。

     医院的色调以肃穆的白色为主,回家之后,房间的色调最好能与之不同,使病人一扫沉闷的心情。

     协调的色调搭配有助于营造温馨的氛围,使病人充分地放松,对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红、橙、黄属于暖色调,可以刺激和增加心率、血压,促进食欲;蓝、绿属于冷色调,可引导放松,使病人心情平和[1]

    

     图片来源:摄图网

     选用何种颜色并无定论,只需根据病人的年龄、性格有针对性地选择并保持协调即可。若是色调搭配反差过大,则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之感,带来反作用,大家要注意规避。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放、化疗之后,病人的抵抗力明显降低,感染风险增高,因而保持家中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尤为重要。

     开窗通风

     家属们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灰尘及细菌的密度。

     通风时,一定要为病人做好保暖,绝对不能让病人正对着风口。此外,开窗的时间也有讲究,夏天应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以免热气涌入令病人感到不适,最好选择比较凉快的早晨和晚上。相应的,冬天就要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开窗。

     此外,使用空调和暖气设备,时间久了会滋生细菌,家属们要注意定期擦拭、清洗。

     禁止吸烟

     家属们绝对不能在病人周围抽烟,这不仅仅是污染空气那么简单,烟雾缭绕中大量有害物质会趁虚而入病人的身体,攻击他们的免疫系统,以致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注意保湿

     肿瘤病人所处的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50%-60%之间,这是达到健康舒适状态的最佳湿度区间[2]。家属们可以在家中配备加湿器,来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干扫、干擦引起空气中灰尘飞扬,诱发病人咳嗽。因此,在清洁地板时,最好用湿拖把,避免干扫;在整理床铺时,也要用半湿毛巾轻轻擦拭。

     合理的饮食

     良好的饮食可以帮助病人减轻胃肠道不适反应,促进康复。

     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同时要做到规律、适量

     病人每日应进食大于300克的蛋白食物,可以选用鸡蛋、豆制品、瘦肉、禽类、鱼类、牛奶、动物内脏等[3]

     此外,还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主食应做到大于300克/日[3]

     同时,食物还应低脂、含铁丰富,动物内脏、蛋黄、海带、木耳、香菇、芝麻等都是这类食物的优秀代表[4]

    

     图片来源:摄图网

     千人千味,在准备食物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观察、咨询病人的喜好,做成他们喜欢的味道~

     防止出血

     放、化疗之后常常会导致骨髓抑制,病人更容易有出血倾向,需要格外小心。

     在日常护理中,要提醒病人不用牙签剔牙,清洁口腔时需使用软毛牙刷。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导致出血。

     同时,病人的指甲也应注意修短,并嘱咐病人不抠鼻、不掏耳朵、不抓挠皮肤,以免不慎引起出血。

     平常心对待病人

     对待癌症病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大可不必,在日常相处中,家属们只需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即可。

     何谓“平常心”呢?就是当病人病情稳定时,把他当正常人对待,无需过分小心翼翼,他可以养花、养猫猫狗狗,也可以戴好口罩出门散步,饮食不用过分忌口,性生活也不必完全取消,让他逐渐恢复患病前的生活模式,人生重新步入正轨,做到身心皆康复。

     抗癌一路不易,可亲可敬的家属们更是令人满心钦佩,希望大家能无惧飓风,牢牢掌舵家庭的小船、生命的大船,一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参考文献:[1]段淑霞. 浅谈癌症病人的护理[J]. 中华实用医学, 2001, 003(010):83-84.[2]冷迎香.浅谈癌症患者的康复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118-119.[3]秦叔逵,冯继锋,缪建华. 恶性肿瘤相关治疗临床应用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05.419.[4]黎钧耀.癌症的营养干预研究[J].化学进展,2013,25(09):1462-1479.

    
更多精彩科普文请戳
→ 肿瘤患者要想延长生存期,这5个坏习惯尽早改掉!→ 运动能降低19%癌症死亡率,但这些卵巢癌患者别“乱动”!→ 卵巢癌复发转移的“隐患”,原来是这5个坏习惯埋下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卵巢癌关爱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