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患者自述跨过6年的秘诀:对症下药,打好抗癌“组合拳”!
2022/10/26 19:00:00 卵巢癌关爱圈

     点击下方关注

    
抗癌路上有我相伴


     在上周的抗癌故事中,觅友云水禅心用动人的文字向大家阐述了自己6年来的治疗过程,从初逢卵巢癌时的晴天霹雳,到咬着牙坚强抵御病魔,最终得以幸运闯过五年大关。

     前情回顾:领奖当天却查出“一堆”瘤子,她用六年时间绝地求生!

     这一路走来,云水禅心积累了许多抗癌经验,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聆听、学习她的故事吧~

    

    

    

    

     打好抗癌“组合拳”

     患癌后我才渐渐领悟到,癌症貌似突如其来,实则是个有迹可循的“慢性病”。作为典型的“心身疾病”,它与患者的生活方式、脾气性格以及情绪压力等密切相关,是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

     反思自己的患癌病史,诚如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所言,俨然是有意无意抓了一手的“同花顺”:

     受家庭遗传因素的影响,长期睡眠障碍,休息不好;职业的原因经常熬夜“爬格子”,习惯于晚睡晚起,缺乏运动和锻炼;饮食不喜粗杂清淡,偏油腻少蔬果;工作担子重压力大,加之自身要强,追求完美,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中急性子,爱较真认死理,好思虑易纠结,不善于处理家庭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良情绪,缺乏豁达的胸襟和足够的人生智慧……

     痛定思痛,治疗结束后我对症下药,全力以赴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根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二是注重食疗,加大了粗粮和果蔬的摄入,均衡营养,健康饮食;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及早介入了中医药治疗,全面调理身体,恢复和增强自身免疫力;四是在生活中修炼修行,逐步摆脱“癌症性格”。

    

     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

     学会放慢生活节奏,学会处事圆融通达,学会选择和放下,给自己疏解和减压,保持阳光向上的良好心态。

     2020年底,48岁的我提早办理了病退手续,投入了新的生活。虽然对已耕耘了近三十年的岗位依依不舍,但落子无悔,我相信人生有舍才有得。

     事实证明,全方位的抗癌模式帮助我走出了癌症的“泥沼”,迎来了生命的曙光。

    

    

    

    

     苦难带给我的历练与成长

     古语有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有句话叫做“屋漏偏逢连阴雨”。抗癌之路原本艰辛,但没想到对我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2019年9月,正当我为自己平安走过三年而暗自庆幸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个噩耗又让我瞬间掉入了冰窟:我唯一的哥哥确诊了晚期肺癌,癌细胞已转移至锁骨淋巴结,毫无疑问已是四期。

     闻听这个消息,正在练功的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痛哭失声。我不仅为哥哥的生命担忧,也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

     其实早在我患病一年多以前,78岁的老父亲刚刚做了直肠癌手术,好在还算早期,没有危及生命,但后期又因肠梗阻做了造瘘手术,年迈体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母亲患有多年的冠心病做过心脏支架,近两年还因小脑萎缩、腔隙性脑梗不断进展导致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

     如此境遇下,哥哥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今他的生命又受到了威胁,这让我们一家人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为什么老天爷偏偏把这么悲催的剧情安排给我们一家?这是明摆着不想让我活下去吗?曾经以为我的命运已经跌到了最低谷,谁想到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啊!

     痛哭之后,我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情绪,暗暗给自己打气:“现在这个家需要你,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千万不能倒下,一定要挺住啊!”

     接下来的日子,我马不停蹄地奔波于父母、哥嫂家与医院之间。一面努力安抚家人情绪,适度对哥哥和年迈的父母隐瞒病情,一面紧急联系转院以及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事宜,期盼哥哥的治疗会出现转机。

     然而天不遂人愿,基因检测的结果无任何靶向药可以匹配,亦无手术机会,只能采取化疗+免疫治疗的方式。为了配合治疗延长生命,我亲自带哥哥找老师学功,去公园练功,鼓励他坚定信心战胜病魔。

     患癌后一向只关注自身疾病的我,不得不学习起肺癌知识,千方百计帮哥哥求医问药。由于哥哥对化疗不敏感,加之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不断进展。看着他在病痛的折磨下一天天憔悴枯槁下去,我心如刀绞但却无能为力。

     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最痛苦煎熬的时刻,命运的捉弄,让我从一个单纯的癌症患者猝不及防转变为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双重身份。重压之下,我几乎日日游走在崩溃的边缘,真正体会到了“身后空无一人”的无助和绝望。

    

    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对生死和人生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在与癌症苦苦抗争了13个月之后,大我八岁的哥哥终于不舍离世。

     长兄如父,悲痛之余,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料年迈双亲的重担,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老年丧子的伤痛。今年3月疫情期间,卧床数年的母亲也离我而去,又一次让我领略到天人永隔的痛楚。

     七年之间,家中三人患癌,两位至亲离世,命运的安排着实残酷。唯一可以告慰亲人的是,那个从小在父母和兄长呵护下的“小女孩”长大了,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拼尽全力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走过风雨感谢癌症

     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劫难,恰似烈日晴空下的狂风暴雨,几乎摧毁了我全部的心理防线。而六年来支撑我走过泥泞风雨中前行的,除了挚爱亲朋的关怀和守护,唯有自身不断的学习与成长。

     确诊伊始,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抗癌知识储备,除第一时间学习郭林气功及卵巢癌方面的专业书籍外,我又相继购买学习了徐晓老师的《抗癌三部曲》、何裕民教授的《癌症只是慢性病》、李开复的《向死而生》、凌志军的《重生手记》等抗癌专著,从中汲取了与癌症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为了应对患癌以及家庭变故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我还在朋友的推荐下在手机下载了喜马拉雅App,从此与听书结下不解之缘。

     六年来,我先后订阅并收听了一百多个中医养生、心理健康、国学经典以及人文、心灵成长等方面的专辑,与几十位素未谋面的专家、老师在声波中相识相守。于丹、陈果、曲黎敏、张德芬、齐善鸿、周小宽……

    

     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

     一个个温暖的声音陪我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也一次次将我从恐慌焦虑的状态和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癌症只是慢性病,治癌先治心,消除恐惧、直面生死是抗癌致胜的必经之路;抗癌不仅靠勇气,更要靠智慧,真正的医生是自己;癌症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指引我们纠正偏差,释放内心;癌细胞最怕爱,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爱万物;只有接纳和面对才能解决和放下,与癌和解是治愈癌症的开始;凡事皆有因果,所有的遇见都是人生的功课,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化了妆的祝福。

     通过学习,重新检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我发现了之前自己许许多多的“不如法”、“不入道”。大病过后,我明白了人生无常,悲喜自渡,没有谁是你永久的依靠,唯有自己才是自己不灭的灯塔。

     上善若水,大道至简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淡泊宁静、荣辱不惊是最好的人生状态;历经风雨,我学会了知足感恩,珍惜当下;学会了换位思考,慈悲宽容;学会了提升维度,扩大心胸;学会了修身养性,成长自我……

     六年的风雨磨砺,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积极寻找和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

     我在喜马拉雅上注册了主播账号,上线了个人朗读专辑,将自己在抗癌路上的所思所感所悟转化为多个音频作品,分享给同频共振的听友;喜欢旅行和摄影的我,闲暇时间与爱人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在墨迹天气App上传了2000多张风景图片,成为千千万万用镜头记录生活的“墨友”中的一份子;在与病友共同创建的抗癌微信群里,我积极分享抗癌的知识和理念,交流练功的体会、学习的感悟,传播满满的正能量。

    

    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

     相比患癌前,我更喜欢笑了,更加阳光开朗了,也更加淡定从容了。从“娇娇女”变成“女汉子”,熟识我的知己好友都说我变了,只有我深深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是苦难背后的礼物,是癌症带给我的浴火重生。

     苦尽甘来,命运也终于向我展露了笑颜。去年9月,我和爱人亲自把孩子送进了心仪的大学校门,实现了我患癌之后的一大心愿......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的一句话:“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是的,风雨六年抗癌路,让我了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谢命运赐我以风雨,感谢癌症让我收获身心灵的洗礼与成长。阳光总在风雨后,但愿这一路的风雨兼程终能带我邂逅最美的人生风景。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授权于觅友云水禅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封面图片来源:云水禅心的生活照+稿定设计

    

    
更多精彩科普文请戳
→ 领奖当天却查出“一堆”瘤子,她用六年时间绝地求生!→ 同为耐药,为什么我的治疗方案和别人不同?→ 有这四种特征的癌症患者,更容易迈过5年生存大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卵巢癌关爱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