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竟和卵巢癌转移有关?这类患者如何减负?
2023/3/23 19:00:00 卵巢癌关爱圈

肥胖对健康不好,是很多患者的共识,但肥胖的危害其实不止于此,它还与肿瘤转移有关。
/
壹
/
肥胖和癌症的“桥梁”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和癌症间的连接有多种机制,比如脂肪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交互,脂肪细胞分泌相关因子影响癌症进展,脂肪作为能量储存库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等[1]。
以脂肪因子为例。
脂肪细胞除了储存脂肪之外,还会分泌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叫做脂肪因子,包括脂联素、抵抗素、网膜素和Chemerin等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中,Chemerin又叫维甲酸受体应答蛋白(RARRES)-2,和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指心血管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集结的状态,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受损、血脂紊乱、高血压等)相关[2]。
以往对Chemerin的研究,大多是在心血管方面,比如有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Chemerin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密切相关,有人用小鼠做实验发现,抑制主动脉的Chemerin基因可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主动脉粥样硬化[2]。
但近期有人发现,Chemerin和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也有关系。他们对不同卵巢癌细胞系chemerin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中chemerin的表达明显高于某细胞系,然后,研究者又用外源性Chemerin刺激这类细胞,发现它们的增殖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3]。
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测定,最后研究者们发现Chemerin会通过上调卵巢癌细胞PD-L1来促进肿瘤增殖和迁移[3]。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
贰
/
怎么样算肥胖?
怎么样的人算肥胖?看体重、体脂率还是腰围?
目前最常用的测定肥胖的方法,是测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举个例子,一个60公斤,身高1.6米的人,BMI=60÷(1.6?1.6)≈23.4kg/㎡。
BMI<18.5kg/㎡属于体重过轻;
BMI处于18.5~23.9kg/㎡为正常;
BMI处于24~27.9kg/㎡属于超重;BMI≥28kg/㎡为肥胖[4];
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肥胖标准,如果超重/肥胖的患者病情稳定,可以通过营养和运动干预适当减重,如果BMI≥35kg/㎡,就需要考虑药物甚至手术治疗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轻,如果我们体重过轻,BMI<18.5kg/㎡,很容易营养不良,还会引发免疫力下降、副作用耐受降低等一系列反应,需要适当增重。
除了BMI外,腰围也可以用来反映肥胖程度,因为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的多少相关性很大。目前亚太地区建议把呼气状态下的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作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腰围可以从肋骨最下方和盆骨两侧髂骨翼最上方这两点的中间作为测量点用软尺测量,如果测量出体重没问题但腰围过长,就需要针对性的减掉腰部脂肪。
最后,还有体脂率、腰臀比、皮褶厚度等数值可以反映肥胖的程度,病友们如果有机会都可以测一测。
/
叁
/
如何控制体重?
以我们的情况,控制体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我们基础代谢水平在降低,卵巢癌手术切除卵巢后绝经的,也会增加绝经后的肥胖风险。
所以我们要控制体重比较艰难,需要将“战线”拉长,在身体状况稳定的前提下慢慢减轻体重。
① 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运动锻炼不会使脂肪细胞减少,但会减少细胞内脂肪的含量,是很好的一种减肥方式。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其实都能消耗脂肪,有氧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无氧运动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短。
老年人、肥胖人、心肌供氧不足、血压高以及糖尿病的人,最好做有氧运动,防止运动过程中受伤,反而得不偿失。
另外,因为每个人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不一样,每个人的“有氧运动”也不一样[6]——通俗来说就是身体的供氧能力差的,运动强度稍微大一点氧气的消耗就供应不上,需要再降低运动强度来适应身体的供氧量。
举个例子,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的运动应该从“较长时间的徒步行走”开始,可以带上一个测算心率的手环,将心率控制在110走30分钟,或者将心率控制在100走60分钟,后续身体适应了,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防止受伤。

图片来源:摄图网
② 能控制饮食吗?
可以控制饮食,但是前提是要能做到能量的精准评估。
常见的控制饮食方案有很多种,有一种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及不同程度超重/肥胖人群的控制方案叫“限能量膳食”,其实就是合理限制能量摄入。
它包括以下几个点[7]:
① (推荐)摄入总能量减少1/3,或者男性每天摄入1200~1400kcal,女性每天摄入1000~1200kcal(可以通过少量多次用餐来达成)。
② 在摄入的能量中,碳水化合物要占每日总能量55~60%,脂肪则占25~30%,可以通过多吃鱼肉、瘦肉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来达成,这样可以避免摄入过多动物脂肪。
③ 提高大豆蛋白摄入比例和增加乳制品摄入量时,可以显著降低体脂含量。
注:减重最好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
最后,还要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食物,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尽量均衡营养,并且多喝水,戒烟戒酒,适当补充缺少的营养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健康减重。
你是超重患者吗?你尝试过减重吗?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BMI情况与减重经历,我们一起互相鼓励~
卵巢癌患病风险
竟和这种妇科疾病有关!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作者:觅健七曜
文章参考:
参考来源:
[1]陈婷,罗伟濠,李香凝,罗迪贤.外泌体是肥胖与癌症之间的通讯桥梁[C].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2019:52.
[2]陆智勇,侯静波.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3,32(01):96-99.
[3]Chenxi GAO,Jinming SHI,Jingxin ZHANG,Yin LI,Yi ZHANG.脂肪因子chemerin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22,23(02):164-175.
[4]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5]王鸿伟,李宁川,刘妮妮,吴芬,陈甜甜.运动对肥胖干预性作用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4):190-192.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04.069
[6]肖国强.浅谈运动处方的实施[J].体育学刊,2001,(06):55-58.DOI:10.16237/j.cnki.cn44-1404/g8.2001.06.018
[7]王友发.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OL].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19[2022-05-24 10:13].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卵巢癌关爱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