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副作用应对合集,让卵巢癌治疗事半功倍
2023/4/6 19:00:33 卵巢癌关爱圈

贝伐单抗是卵巢癌治疗的常用靶向药物之一,同时肝癌、肺癌、乳腺癌、腹膜癌等也都在它的“射程范围”内。可以说贝伐单抗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贝伐单抗在有效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等。恰当地应对这些不良反应,才能让卵巢癌患者收获更好的预后。
今天觅健科普君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贝伐单抗的用法用量[1-3]及其副作用缓解方式!
以下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缓解建议[4-6]:
01
高血压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特别是VEGF/VEGF受体(VEGFR)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缓解建议:
①原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或有高血压合并血栓病史,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该慎用。
②血压监测应当从用药前就开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尤其是治疗初期的2周内,要求进行每日监测。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血压稳定和尽可能<140/90 mmHg。
③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不推荐预防性降压治疗。
④对于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在治疗前必须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应用降压药。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 CC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五类[4]。
降压药使用原则[4]: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对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⑤对于合并有蛋白尿的患者,一般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⑥如出现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应永久停药。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蛋白尿
按严重程度来分,蛋白尿可划分为4个等级,从1到4级依次为临床无症状、一过性、微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其中临床无症状的患者较为多见,而肾病综合征较为罕见。
但实际上,仅3%出现蛋白尿的患者需永久停用贝伐单抗,因此通常出现蛋白尿的现象是可控的。
缓解建议:
①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首先排除并纠正其他原因导致的肾损伤,包括停止使用潜在的肾脏毒性药等,并在1周内复查肾功能和尿蛋白。
②在开始治疗前,患者要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24h,那么就先不使用贝伐,直至尿蛋白水平恢复到<2g/24h才开始使用。另外在每次贝伐给药前48小时内,患者应进行尿蛋白试纸检测,其中尿蛋白2+的患者要再做一个24h尿蛋白测定来确定是否能用药。
③如果在开始治疗后出现蛋白尿,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需根据尿常规监测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确定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应对方式。
④当表现为尿蛋白1+~3+或24小时尿蛋白<2g,按照预定方案继续给药即可;若尿蛋白4+或24小时尿蛋白≥2g则暂停给药计划,直到24小时尿蛋白<2g后再重新开始治疗;若是出现了肾病综合征,则需要永久停用贝伐。最后在终止贝伐珠单抗治疗后,仍然应每3月一次检测24小时尿蛋白,直至24小时尿蛋白<1g。
⑤患者日常需要保证休息和睡眠;饮食上可以适当减少、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低盐、低钠饮食。
03
出血
出血也是贝伐单抗治疗期间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副作用。
由于肿瘤血管排列紊乱,在使用贝伐单抗后周围的肿瘤组织也易出现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结构失去支撑,因此会有出血现象的发生。临床中可观察到的常见出血事件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及脑出血等。
缓解建议:
①开始治疗前要做好预防工作,谨慎评估出血风险是用药安全的前提。若患者在用药前有以下出血史则一定要禁用:3个月内曾经发生过一次咳血>2.5ML;有肿瘤紧邻、环绕大血管肿瘤或侵犯大血管的影像学证据;肿瘤常常临近大血管,且容易发生空洞的鳞癌;有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史,如脑出血等。
②在使用贝伐单抗前或者使用期间,应当密切监测自身的凝血功能、血压等。
③以较为常见的鼻出血为例,如果在出血后5分钟内可以控制住,那么则为轻度副作用,患者无须担心,可以按照原方案继续使用贝伐单抗;若出现了5分钟以上的出血,则需要求助医生,及时就医处理。
④如果是消化道出血(即出现黑便),或肺出血、脑出血等,这类副作用较为严重,患者无法自行评估出血量,应立即就医治疗。
04
血栓栓塞
尽管在贝伐单抗的相关实验中,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对患者的危害程度却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应对建议:
①有动脉血栓事件病史的患者慎用贝伐单抗,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使用时应时刻注意血栓栓塞事件的监测。
② 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予以药物预防。
③一旦发生任何级别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都需终止贝伐单抗的应用。
④如发生4级静脉血栓栓塞时,需停用贝伐单抗;3级以下的静脉血栓事件需紧密监测,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10天。
05
消化道穿孔
消化道穿孔是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之一,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或许是因为贝伐单抗抑制了肠胃血管功能,才导致了胃肠道缺血穿孔,总体发生率较低[5]。
但严重者可能会伴有腹部脓肿、瘘管形成,而且胃肠道穿孔的死亡率较高,一定要“严防死守”,提高重视。
应对建议:
①有腹腔炎症、肿瘤坏死、化/放疗相关结肠炎、既往胃肠道梗阻/穿孔史、高龄患者的患者慎用贝伐单抗。
②在治疗期间加强监测,如果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胃肠道穿孔的可能。一旦出现胃肠道穿孔,立即给予相应治疗并永久停用贝伐单抗。
总结
贝伐单抗的副作用虽然不少,但多数的发生率并不高,而且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发现,绝大部分的副作用都可以通过用药前的评估和预防,以及用药后的复查和处理将贝伐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喜欢本文就点击“赞”和“在看”!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中国医师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4):2655-2668. DOI:10.3760/cma.cn112137-20220623-01387
[2]国家卫健委.原发性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2):306-321.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5]]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1):27-34.
[6]丁香园肿瘤时间https://mp.weixin.qq.com/s/N5Sw-dO1uzr4qFgU5mDGww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卵巢癌关爱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