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性健康标准
2016/3/2 泡泡健康
古代文人的性健康标准
泡泡健康
说到“胯下之物”,可不简单,它是会要人老命的。明朝的屠隆就是一例,然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唯一的一例。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汤显祖写了一组七绝,共十首,寄给他的好友,当时处在病中的屠隆。汤显祖的这组诗题名为《长卿苦情寄之疡,筋骨段坏,号痛不可忍。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戏寄十绝》。
所谓“情寄之疡”
即为当时“梅毒”的雅称
你把感情寄托到了婊子身上,婊子也就将梅毒螺旋体转移到你身上。这位死于性病的才子,其出格的风流水平,你说,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吗?

在今天,汤比屠的名声大得多。可在万历年间,屠隆的声名,要比汤显祖响亮一些;屠的戏剧,也要比汤的卖座一些。因为屠隆不光写戏,还会演戏,家里蓄有戏班,花钱聘着名角,还时不时地粉墨登场,客串红毡,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屠比汤要风流倜傥多了,自然追星族也要多些。
像屠隆这样的才子
引娼挟妓,眠花宿柳
平康冶游,招蜂惹蝶
弄出一身病来
是不必大惊小怪的
然而,得了性病
有点中奖的荣耀感
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今天说来,某位作家从三陪小姐那里染上淋病白浊,顶多从电线杆子上贴的小广告,找江湖郎中私下治闻,绝不愿意大事张扬。无论如何,这是不大名誉的事情。可在明朝,却视作风流,不但不感到难为情,不觉得是件多么难以启口的话题,还要堂而皇之写进诗文里的。
汤显祖,这位与莎士比亚同年死去的剧作家,就认为这是风流,不是丑恶。

对每个人来说,裤裆里存的那点积蓄是人生来就有的,死也将带走的。与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心、肝、脾、肺、肾都是一种文化,都能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出来而作为是研究的对象、或公开讨论的课题。
这本来好像没什么,比如明朝的汤显祖,就觉得没什么,可以公开写诗评论。但偏巧就这裤裆里的东西就必须藏着掩着,对它的功用更是不能提之,提出来即为可耻的,即为下流和卑鄙的,好象本没有干什么事却赋予了已经干了什么事的涵义。这本来好像也是对的,但很多人却不管,堂而皇之的公开,不仅不掩藏,而且公开的添油加醋。
遮羞布就是用来遮那“胯下之物”的
如果,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屠隆至少是个才子
一个风靡一时的剧作家
那平凡人呢?

时下,很多所谓的作家打着“先锋”的幌子,再挂一块什么“新新人类”、什么“私人化写作”、什么“身体写作”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羊”头招牌,都是趁着这风头一拥而上的势头,带着很大的媚俗性,功利性,其实是矫饰有余,多的是女子气或裤裆气,宣扬的不是个人精神的操守,甚至根本没有精神可言,纯粹是肉欲的放纵。
罗素先生对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文化没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过这样的描写:“普遍的混乱必然要引起的道德的败坏更甚于知识的衰退。”这描写使我们生似曾相识之感,这段深刻的文字对理解生存型自私是有启发的。

不管是在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普遍混乱”是一种历史性现象。自然,上述种种道德状态便成为一种普遍的历史性的道德状态。生存自私泯灭良知和人格尊严,它鼓励人不择手段地活着,客观上表现为对他人命运的漠不关心,甚至不管他人之死活。“达则专政天下,兼济亲友;穷则独骟其身,没事偷着乐”。
屠隆尚是为了一己的自私,为了“卡布裆”的自私,对社会危害不大。因此,他不算多大的罪恶。现在的这些“裤裆文化”的推崇者,确是为了一己和团体的自私,就成了一锅汤里的那只老鼠,对社会危害极大。生存自私的的恶果首先是责任感的丧失,在这里,责任感完全是奢侈。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文化,即使是“裤裆文化”,也不能去取悦人的感官,为自己谋取什么利益,它需要一种牺牲精神,时尚或者病态的叫喊,最是要不得。这种“裤裆文化”并不是去建构什么,并不是存在着一种社会良知与道义,表现出来是苍白、无力,特别以欲望化姿态作为自己描写的契入点,对性爱的颠覆带着一种病态的反抗。

泡泡健康原创
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爱医
懂得关爱你两性健康的APP

点击阅读全文,下载APP,咨询更多两性健康问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泡泡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