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大雷的背后,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2022/7/1 23:20:01 叶云燕说理财

     最近与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一起上热搜的还有河南新财富红码事件,而这件事也有了后续。

     官方通报,已经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同时也处理了多名官员。

     但令人可惜的是,操控村镇银行交易系统的新财富集团实控人吕某疑似已前往了美国。

     这件事一经公布直接摧毁了银行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同时也有无数家庭因此被毁掉。

     1

     自4月18日,就有网友在网上爆料,河南4家村镇银行线上储户暂时无法取款。

     过了8天左右,地方政府回应有不法分子进行线上诈骗,正在调查处理。

     直到6月14日,河南储户发现自己的健康码被赋予了红码,自此河南村镇银行案上了热搜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随着案件调查越来越深入,背后的真相让人心惊。

     而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们从4月18日起,便开始寝食难安,最后还是没有保护他们的血汗钱。

     吴女士将自己和父母80多万的积蓄都存入了河南9家村镇银行。

     结果4月18日起,多家村镇银行陆续关闭了线上业务。

     吴女士便开始有着不好的感觉,「我感觉很危险,很害怕预示着不好的消息」。

     最后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现在钱再也取不出来了。

    

     安徽的张女士同样也是储户之一,将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村镇银行。

     对张女士而言,这笔钱是她和儿子的全部生活支撑。

     然而现在钱却取不出来了,张女士气到血管梗阻,一只眼睛近乎失明。

    

     而还有储户等着钱救命。

     宿州的徐女士,母亲患有尿毒症,等着拿钱治病,结果在提款机前站而来一天,结果就是:系统维护。

     而徐女士的母亲原本用上特效药是可以多活一些时间的,医院等着家属缴费,家属等着银行可以取钱的消息。

     最终徐女士还是没能等到银行的消息。

     最后在医院的死亡记录的结尾这么写着:

     「18时45分病情加重,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仍拒绝进一步治疗,拒绝进一步抢救措施......

     18时52分患者停止自主呼吸......

     家属要求拔除透析管、静脉通路。

     18时55分,心电图检查显示:全心停博,宣布临床死亡。」

    

     最后徐女士母亲下葬、买墓地的钱还是借来的。

     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起案件中被坑害的人更加不在少数。

     直到最后官方通报,涉及的资金多达400亿,储户数量在40万户左右。

     一手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便是河南新财富集团实控人——吕奕。

     而此人已经逃往了海外,徒留这些被坑害的储户们为自己的存款忧心忡忡

     2

     事情发展到现在,对于逃亡海外的人,相信国家最后会抓到。

     现在大家更加关注和讨论的储户存款的处理问题。

     网友们就此事件对银行是否会赔储户提出了疑问。

     「银行不是50万以下包赔吗?」

     「银行破产倒闭最高赔30万,了解一下。」

     「要参与保险的银行才赔,村镇银行应该没参加。」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爆出,此案被定性成了“非吸”和“集资诈骗”

     而在一些消息中,更将储户说成了“金融消费者”

     或许很多人都不懂这些文字背后,对于这些储户而言是多大的伤害。

     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一般非吸案件,先刑后民,而涉及的金额能追回多少算多少,储户的资金有难以收回的风险。

     而“金融消费者”虽然包含存款人,但存款人跟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划分又比较模糊。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储户的钱是否被定性为存款。

     如果被定性为存款,那么还有保险存款可以兜底,那么50万以内的部分保险可赔。

     而如若储户们的钱压根没有储存为存款,而是被挪为他用,储户们的维权之路必定很艰难。

     到时储户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尽快破案,能追回的存款有多少便是多少。

     所幸已经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国家不会容忍任何人钻人民的空子,始终保证人民的利益

     3

     河南村镇银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直接影响了银行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同时此次事件也让很多人对自己的钱袋子产生了些许担忧。

     在以往人们的心中,无论是投资还是存储,银行都是最安全的地方。

     其实,基本对于国有大银行而言,放在里面的存款确实是稳稳当当的,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

     即便发生了不好的事件,依旧也有我们前面说到的存款保险兜底,是无需有过大的忧虑的。

     但这些仅仅是针对存款,如若是理财,那便是不同的情况了。

     一方面是我们前面说的常识,如果发现非吸案件,那么资金能追回多少便是多少。

     另一方面,在2022年初,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便正式退出了市场。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理财的第一个希望便是保本。

     在传统理财方式不再保本,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我们的理财思路亟待转变。

     要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多元化资产配置很重要!

     不管理财达人,还是没有理财经验,厌恶本金损失的人群,安全稳健的金融工具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资产配置的序列中,年金保险是金融界公认的最持续、最稳健、最安全的“长期稳定现金流”。

     它是我们家庭财务的守门员,拥有着巨大的金融价值,可以实现锁定利率、强制储蓄、潜在养老金准备和现金流转换等功能!

     试想一下,假设10年后我们逐渐步入负利率时代,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锁定2.5%-3.5%的收益率,你愿不愿意?

     我在2019年买了两款4.025%的年金,现在来看,真香,可惜买少了。

     买少了,是赶上了4.025%那班车的人共同的心声。

     现在的储蓄险最高预定利率是3.5%,终身4.025%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4.025%和3.5%差距到底有多大?需要说明的是预定利率并不是实际收益,但有两点你要明白:

     1、同等条件下,预定利率越高,年金险收益率相对越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接近预定利率。

     2、同等条件下,预定利率越高,长期保障型产品保费就越低;

     那么复利 4.025% 到复利 3.5%,会差多少?我们以投入100万为例:

    

     时间越长差额越大,直至数百万以上。

     因此,如果你恰好正在考虑如何优化家庭资产结构,希望给自己辛苦挣来的资产,提供一个足够安全,又能终身锁利的增值办法,那么年金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其实锁定利率最好的时间是90年代,可惜那会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现在后悔不已,我们来看下图:

    

     向前看20年,4.025是峰值,向后看,4.025也是不可再重现的巅峰,即便是现在下调至3.5%利率,也远远高出银行存款的利息,因为保险产品是复利计息。

     现在是锁定3.5%的最好的时机,从长期效益上看,基本能锁定你的财富,防止财富的流失。

     购买年金险最佳的时间要不是20年前,要不就是现在。

     如果你20年前错过了,就别再错过当下。

     同时也是最后的时机,大家且买且珍惜吧!

     并且,年金险相较于其他理财方式,有着六大优势:

     1、本金安全

     当今社会,诱惑何其多!不是暴雷,就是跑路,又或者是非法集资。保险合同条款明确载明,受到法律保护,本金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心。

     2、强制储蓄

     年金险具有强制储蓄的特点,5年之后才能够给付生存保险金,对于剁手党和有长期规划的投资者来说具备先天优势。

     3、含万能账户二次增值收益可观

     如果所购买的年金险产品含有万能账户,那么返还的年金(如果不取出)就会在万能账户里累积生息,后期同时支持资金追加;由于长时间的二次增值,最后的利益也是不容小觑的。

     4、本金安全,对冲利率下行风险

     含万能账户的年金险有保底利率和结算利率。保底利率是保险公司承诺的最低利率,不管市场情况如何,都会有保底收益,不受外围经济环境影响。

     5、可作为财富长期规划

     终身年金可降低养老金替代率风险,降低养老金延迟领取风险,降低长寿风险。

     6、资金灵活、周转方便

     年金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有急需,后期可以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账户进行部分领取或者申请保单借款,方便资金流动。

     写在最后

     股市的钱不等于自己的钱、存折上的钱等于悄悄流失的钱!

     存款是活的钱,保险是活命钱,养老钱,是以法律合同的形式,确保让你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笔可知的钱!

     你的钱永远都属于你,而且保值增值,拿出您今天收入的10%,保住你90%的钱。

     免责声明:所载文章,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后台与我们联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叶云燕说理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