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平均了?2022中国家庭户均资产来了!
2022/8/24 21:51:50 叶云燕说理财

     近期,任泽平团队联合某财富机构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量已达到687万亿元,接近700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户均资产达到了134万元。2005至2021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

     其中的财富不止包括手里的现金,同时还包括房产、股票等各类资产。

     网友纷纷感叹:我又被平均了?

     金融资产占比低,实物资产占近七成

    

     该《报告》显示:从结构层面来看,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实物资产占近七成。2021年中国居民实物资产占总财富比重高达69.3%,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全国住房市值达到476万亿元;金融资产占比30.7%,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占比达53%,权益资产和公募基金占比约19%。

     在现金和存款当中,我国居民由于受到“储蓄文化”的影响,觉得有钱最好存在银行里,大部分普通人不会去投资,甚至不想投资。

     而房产在中国家庭总资产中的比例,2013年就占到了62%,最近几年又不断攀升。对房产带来的高回报、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及惯性思维,使很多人忽略了它潜在的风险。很多家庭大部分的资产都压在了房子身上,理所当然地认为买房就是最好的投资。

     事实上,房产金额占比大、流动性弱,当房地产市场发生动荡的时候,这些资产高度集中在房子上面的家庭,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

     将赚到的钱全部存进银行,是一种貌似安全的生存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应对任何风险。但是,货币会贬值,钱会越来越不值钱,这样的理财方式,也会让财富逐渐缩水。

     对资产配置要有正确认知

     随着银行利率的不断走低,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加之近几年的新冠疫情,赚钱越来越难,如何进行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又成了大家非常重视的话题。

     首先,我们要对资产配置有正确的认知。一、不同种类的资产,风险和收益的特征不同。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风险大的资产类别,可能获得较高收益,也可能造成严重亏损。

     二、没有一类资产能够有持续强势的表现。

     三、资产配置的难点是把握未来走势较好的资产。

     四、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并会影响个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69.3%,保险资产占比仅为5%,对比发达国家家庭房产占比35%,保险资产占比20%以上,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会出现动态调整并趋于合理化。

     五、是高净值人群不一定是高现金流人群。

     在对资产配置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就要学会对资产要进行动态配置。有个全球公认的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它的特点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四个账户,而每一个账户的功能又不尽相同。

     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也就是短期内要花的钱,能够满足3至6个月的生活费用,一般只占家庭总收入的10%,可将其放在活期储蓄银行卡里面。

     第二个账户是保障账户,也就是保命的账户,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这个账户杠杆效应大,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保障资金,用来防止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避免家庭生活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第三个账户是投资收益账户,一般占家庭资产的30%。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因此这个账户的资金占比不宜过高,随时可保持既能赚钱又能亏钱的思想准备,投资无论成功与否,收益无论盈亏,都不会对家庭生活造成致命性打击。

     第四个账户就是长期收益账户,也就是常说的保本账户,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是为今后的养老、子女教育提前准备的钱。这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所以一定要保证本金的安全,在保本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升值,譬如年金险、增额寿险等储蓄类保险。

     尤其是第二个账户和第四个账户,必须要提前规划,才能真正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所载文章,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后台与我们联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叶云燕说理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