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侧改革遭遇阻力
2016/10/8 凭海观潮

     登山望岳 凭海观潮

     明是辨非 激浊扬清

    

    


     凭海观潮ID:phgchao

     中国领导人曾决定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但面对社会和经济代价,许多改革政策已偏离这一原则。

    

     中国供给侧改革遭遇阻力

     作者:黄筱婷 王颖 来源:FT中文网

     中国显然在拥抱“供给侧改革”,以减少过剩的工业产能,摆脱不良资产,原因是债务驱动增长的政策未能奏效。这一转变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说必不可少,但供给侧改革的成效仍不明朗。

     虽然中国领导人曾确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调,但面对沉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许多改革政策已偏离这一原则。

     最大挑战之一是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重工业(包括钢铁、煤炭和铝等产业)的员工安置问题,这可能牵涉到200多万工人。有些人或许会说,这次改革比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容易推进,当时约有2700万工人下岗。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事实:今天的失业工人要想维持合理的生活质量,其成本远高于90年代,当时绝大多数国企员工住的是福利房。

     此外,当今的宏观环境对改革不那么有利,因为要找到另一个增长引擎、安排大批缺乏技能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前景十分严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并对负债累累的轻工业国有企业进行重组,从此开启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资源密集型的基础制造业成了新的经济支柱。

     另一方面,本轮改革启动时,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旧经济正迅速衰落,而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导向型行业相对仍不发达。

     为了应对相关失业风险,中国政府已建立了一只1000亿元人民币的安置基金,为下岗工人提供安置费用和补贴。此举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重组和破产,但这只基金规模较小。与中国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相比,人均约5.5万元人民币(合8300美元)的下岗补贴偏低。

     北京方面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另一市场化手段是并购。某些并购交易具有商业意义,因为它们有助于整合资源,减少恶性竞争。

     例如,中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宝钢集团(Baosteel Group)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武汉钢铁集团(Wuhan Iron & Steel Group)正在进行重组,这一并购性质的安排有望让产能计划更加合理,加强对某些产品领域的控制,还能减轻这两个实体的竞争压力。

     但是,要实现并购的效益,就需要融合运营和文化,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还要与债权人谈判。理论上,政策干预可以促进这一进程,但过往历史证明,政策干预是无效的。

     事实上,政策驱动的交易往往面临整合阻力,因为企业缺乏这样做的市场激励。中国政府自2000年代以来一直寻求整合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但这两个行业的产能在过去10年期间翻了一倍以上。许多企业至今仍背负着1990年代末上一轮改革遗留的低效率资产和债务。

     一些不遵守市场规则的政策可能不利于改革目标。例如,国务院要求所有煤炭企业将全年工作日削减16%,而不是让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制定生产计划。

     虽然这样可以减少大规模停产减员的风险,但对工作日实行一刀切的行政控制可能会阻止业内领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阻碍行业整合和升级。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化改革不是很热衷,因为他们想保护所谓的僵尸企业,其中许多企业为地方经济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其结果是,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以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机制,很可能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却牺牲了长远经济健康。

     以山西省为例,煤炭行业是该省的支柱产业,省政府出面支持陷入困境的国有煤炭企业,要求银行不要切断贷款。

     河南省是许多铝制品企业的基地,当地政府允许铝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改变其主营业务范围,以规避银行的贷款限制。

     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其改革成了全球最复杂的改革之一。中国领导人试图在社会稳定与有效重组之间找到平衡。

     尽管政策妥协对适应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可能有用,但许多经济理论已证明市场力量是优化一个国家供求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中国很可能也不例外。

     黄筱婷(Jenny Huang)是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亚太企业联席董事,王颖是惠誉评级亚太企业高级董事

     译者/何黎

    

    登山望岳 凭海观潮

     明是辨非 激浊扬清


     微信ID:phgchao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还可“阅读原文”关注“不能不知道”公众号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凭海观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