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
2023/4/16 22:06:04 哲学人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孟德斯鸠的社会政治理论尤其是关于分权和法制的学说,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其孟德斯鸠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过相当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孟德斯鸠“论十恶”

     一恶、没有人性的政治

     政治是群体间博弈较量的产物和过程,其最终的状态只有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才能够长治久安,因为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如果将人民视为草芥,为了维护统治一刀切、限制人民自由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没有人性,反而充满了兽性,只会让人类退化到丛林野蛮状态,这比毁灭了人类还让人沮丧。

     二恶、没有思想的崇拜

     对某人某种思想的崇拜和对领袖的赞誉,首先要确保他或他的思想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启迪性,一切以人民为基础,他的思想能够减少人民的负担,可以带来更多免费的东西而不是苛捐杂税、表面工程等。如果不具备这些特点,而是用一种类似欺骗、颟顸的观点,强力强加给人类,并使之成为人们不得不接受和崇拜的时候,这无疑也是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恶、没有人文的科学

     理工学科的轻视人文学科的,不注重哲学和思想的培养,是十分可怕的。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体现、符合人性特点的文化现象。科学发明创造离不开人文,否则将会祸及人类自身。

     四恶、没有道德的商业

     商业行为是以服务人类生活为目标,要在人类的道德规范框架内运作。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就会变为纯动物性攫取般的商业行为;比如挣钱无底线,投毒式工商业行为,会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

     五恶、没有良知的知识

     人类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改善人类与人生现状。而人生的改善,应在良知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没有良知的知识,即是祸害人的知识,掌握的越多,危害越大。比如忽悠、做假、盗窃等的知识与技巧,既属于此类。

     六恶、没有真实的历史

     人类以往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为篡改过了的,也就是常说的伪史。人类发展需要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如果没有真实的历史,就谈不上总结经验和教训,那么就无法搞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无法进步;不进则退。

    

     七恶、没有独立的精神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个体必应具备独立的精神和思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是没有前途的。

     八恶、没有自由的幸福

     自由也是幸福的一种体验方式。失去自由的幸福就不是真正的幸福;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感;比如那些身处牢狱的人是没有自由的,他们便不会有幸福感。

    

     九恶、没有劳动的富裕

     富裕是在付出劳动的基础上实现的,无论体力或智力劳动。如果不劳动就富裕了,只能靠赠予或掠夺;赠予只限于前人生前的自主意愿;而靠掠夺他人劳动成果富裕起来的现象占据主导地位时,人类同样只会退化到丛林野蛮状态。

    

     十恶、没有制约的权力

     权力都有无限扩张的自然属性,如果不加以约束都会滥用,都会伤害他人;公权力尤其如此。公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真相如火,传播真相者如普罗米修斯。陈徒手这位“盗火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档案中挖掘真相,目的是“记录49年之后知识分子的几声长长叹息”,把历史的灰暗面平铺给人看。

     他说,“知识分子有个天职,就是说话,不论用嘴还是用笔,若一声不吭,是失职;若作假,是渎职。”

     然而1949年之后,在一连串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运动组合拳”的“洗礼”下,知识分子们已经没有了这种“硬气”。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思想改造”、“洗澡”这些消失于教科书,只会偶尔散落在网络世界隐秘角落的陌生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知识分子又如何看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过”?

     为此,诚挚推荐陈徒手作品:《故国人民有所思》和《人有病,天知否》,这是两部深入解读“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著作,运用了海量有据可查的档案资料。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

     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真实面目,以及众多作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些强大而可畏的真实纪录,使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得以鲜活呈现,从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和风云变幻。

     《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均任职于北京大学,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其实,陈老师根据几十年积累的资料所写出来的著作还有还有好几本,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能出版的就这两本,并且《人有病,天知否》还颇多波折,属于“漏网之鱼”,最终能与读者见面,实属不易。

     陈徒手老师作品,数量非常有限,之前一度售罄,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亲测有效,长按下图即可下单),抢先收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哲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