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院长面试上海学霸:他们就像一个模子打造出的家具
2023/4/26 21:47:56 哲学人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999有惊喜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秦春华。

     他是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这些年,他走遍全国大大小小的学校,见过无数拔尖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他们进行面试。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感叹现在的孩子的履历如此优秀,但同时也有他的担忧。

     以下是他的自述整理。

     去年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

     学生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

     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 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 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 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 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 他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包括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 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 显然,所有的学生在来之前都经过了某种程度的面试培训,至少看过一点儿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可能没有人告诉他们,我并不感兴趣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们是谁。 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问他们,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吗?其实不是。这个问题他们曾经想过,只不过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连他们自己都忘记了而已。 小时候,每当大人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回答:科学家、宇航员、飞行员、警察叔叔(阿姨)……然而,当孩子们上学之后,这些问题就再也不曾被提起,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上辅导班,这些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至于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即使孩子自己也不关心。 几乎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

     一个被公认为好学生的成长轨迹,或者家长想象中的完美教育路线图看起来是这样的: 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 在上小学之前已能认识很多汉字,会做复杂的数学题,能大段背诵很多经典名篇,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上当地最好的小学和中学; 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 本科毕业后去世界最好的大学——哈佛…… 且不说这些目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的,即使全部都实现了,那之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

     这不是我的想象。这些年来,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个个天资聪慧,勤奋刻苦,一路过关斩将,从未失手,总是处于同龄人最顶尖的群体之中,挑选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是其他人艳羡的「人家的孩子」。 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体察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有不少北大或哈佛的学生告诉我,上北大或哈佛是他们从小树立的目标。 但有一天,当他们真的置身于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校园时,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仿佛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困惑:下一座山在哪里?

     人生需要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而且缺乏想象力。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成功,要比别人强,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 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1923年,鲁迅先生曾经发人深省地问道:「娜拉走后怎样?」我也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上学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但正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肩负了一个独特的使命,这是独立的个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发现使命不能依靠「天启」——虽然很多人的确是在梦中或灵光一闪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手段。 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一件事情。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特殊潜质呢? 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像那个只为苹果而生的乔布斯一样,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意识到你的一生将为何而来。 判断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是否为之痴迷,是否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功利地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始终坚持。「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算不上痴迷,也就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我建议,每一个学生无论课业有多么繁重,每天一定要抽出一点儿时间独处,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点儿空间,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听听内心深处的渴望。 有人说,我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觉,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那该怎么办?一个好办法是「试错」。不停地尝试所有的事情,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去掉那些不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列一个「负面清单」,不要害怕失败。 还记得美国那位77岁时才拿起画笔的摩西奶奶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那么在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哪怕你已经80岁了。 人生不仅是一段生命,还应当是一段有质量的生命。判断一段生命是不是有质量,就看每一天是不是你真正想过的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找到了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即使只有一天,那也是幸福、有质量的生命。

    

     陈志武: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难形成健全人格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孩子的潜能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现在的学校似乎只提供一张毕业证书,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学生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却特别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在数学、统计等学科领域——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至今也只有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一个令人尴尬而又痛心的老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此类似的另一个现象,看起来也是悖论:

     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

     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教育的失败在于完全的功利化

     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

     然而,当下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就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吗?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

     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教育的实质不仅包含知识训练,还涉及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

     古代中国的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但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

    科举制废除之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

     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即认为教育只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存在的:读书是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等等。

     到了当代,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使他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

     如果教育不能让他们实现这些功利目标,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教育需要“不实用主义”

     反观美国,其教育也有功利性的一面,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而是附着于公民教育背后的产物。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

     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地“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实际上,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所以,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

     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此相反,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硬塞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死记硬背、繁重异常的基础教育,令中国学生普遍地厌学、不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差。

    认清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

     然而,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

     此外,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

     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关心孩子,往往是关心他们能不能成才,考名校,有一份好工作,但其实比成才更重要的是成长。

     从童年到长大成人,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大学——

     西南联大。

    

     在它存在短短8年时间里,诞生了:

     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

     以及上百位霸占历史、文学、外语的人文大师。

     惊人教学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它豪华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右一)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轻学子们还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读书,可见大师们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绝伦、妙语连珠。

     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亲身感受属于汪曾祺、许渊冲、杨振宁等泰斗级学霸的快乐。

     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套能够全面还原西南联大课堂风采的教科书合集。

     出版史上,首次整理编校了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15位西南联大著名教授的作品和讲义。

     一共7本书,包括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

    

     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红楼梦》的真实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

     楚汉之争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多出风流人物?

     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到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初闭关政策;

     从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高低,讲到自古以来的“君臣距离”。

     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朱自清、罗庸、闻一多等六位先生主讲文学课,道出了朝代更替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普通人理解古典名著简直不要太友好。

     既是绝版教科书,也是难得一见的文学瑰宝。阅读价值、文学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教科书中的瑰宝之作。

    

     豆瓣评分高达9.5,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程度。

     有人说,书中很多观点是从未想过的,见解新颖、醍醐灌顶。

     有人感慨,如获至宝!

    

     对成年人来说,它圆了我们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旖旎长梦。

     大师们对学问的问真、对研究的务实,教育风格和内容上的自由奔放,都能让你读到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喜欢历史、文学、诗词的读者,直接闭眼入。增添深厚的学识和文化涵养。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套再合适不过的“通识教育大餐”。

     读国史课,可以帮孩子系统地梳理从夏商大事、周朝兴起,一直到大明帝国、清朝盛世。

     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读哲学课,懂得什么是“知行合一”,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想想看,如果孩子在9~16岁的求学黄金期,就能读到当年2位诺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大学时才接触的教科书,哪怕每门课只读懂一两篇,都能终身受益。

    

     想要拥有深邃的思想、过人的心智、深厚的艺术品鉴力,这套书真的别错过。

    

     《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丛书(套装7册)

     教育史上的传奇

     诸子百家之后,

     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

     西南联大成立85周年定制版

     附赠精美藏书票1枚、

     “西南联大校徽”印章1枚、

     金属校徽1枚、西南联大优秀学生名录1份

    

     原价406元

     限时特价19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哲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