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误诊率高达95%,就藏在你身边
2021/11/15 6:45:35 院长在线

    

     1

     以为是脑瘫,医生建议放弃

     女儿出生第三天,林爸发现孩子有点不对劲。

     林爸是浙江温州人,20岁离开家乡去黑龙江做生意,30岁才回来。一年后的1997年6月12日,妻子在当地医院诞下一个女儿。林爸给起了个小名,叫妞妞。

     妞妞从产房被推出来的时候,头发浓密,睫毛很长,就是脸色有些发紫。医生说,是在肚子里闷的时间久了,缺氧导致的。

     现在看来,这是妞妞被“误诊“的开始。

     妞妞轻轻哭了一声,就睡着了。但很快,林爸发现问题没这么简单。妞妞一睡就是三天,妻子想给女儿喂奶,但嘴巴连动都不动一下。妻子只好拿棉签蘸着奶水,涂抹在妞妞嘴唇上,让奶水一点点流进嘴里。

     儿科医生来查房。医生说:这个孩子不会吃不会哭,呼吸还这么急促,这样下去不行,要马上送去温州抢救。

     匆忙忙地,林爸带着妞妞赶到温州儿童医院。那里的医生对林爸说:这孩子是脑瘫。就算救回来,也要一辈子躺床上了,我建议你们放弃吧。

     但林爸不愿轻易放弃,和医生说,躺床上就躺床上吧,我们照顾她一辈子。

     就这样,妞妞在温州儿童医院被当作脑瘫患儿,在高压氧舱里治疗了28天,活了下来。

     林爸后来对人说,现在知道,这种治疗方式是错误的。活下来的代价是,出院时体重从六斤八两掉到四斤,瘦得像一根小豆芽。

     2

     三岁时会走了,我们以为病好了

     回家后,妞妞还是不会吃,吞咽都困难。不仅如此,林爸还发现妞妞身体软塌塌的,像没筋骨一样。有邻居建议,是不是应该看看神经科。

     温州有句俗话,温州是开药的,上海是治病的。于是妞妞3个月大的时候,林爸林妈又带妞妞去了上海治病。

     当年上海儿童医院的神经科主任,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医生,头发已经花白了。

     他看过后,跟林家说,你们别着急,这样的孩子见得多了,可以治疗的,只是长大以后,数学成绩会差一点。林爸和妻子一下子轻松了。数学差一点有什么关系?只要孩子能健康长大就够了。

    

     就这样林爸带着妞妞每个月去上海治疗一次,坚持了五年。妞妞3岁时,终于会走路了。

     5岁时,体重已经六十斤了。胖乎乎的,很可爱。林爸和妻子还以为,妞妞至此就完全好了。

     3

     老师告诉我,妞妞在办公室偷早餐

     妞妞5岁以后,食量惊人。

     家里桌上的菜没吃完,妞妞绝不会放下筷子。如果没吃够,她还会拍着桌子大喊:我还没吃饱,我还没吃饱。

     有一天,学校校长向林爸反映,妞妞在学校拿老师的早餐。早上,老师刚到办公室,妞妞就跟着进来,非常有礼貌和老师打招呼。老师转身拿个东西,发现桌上的肉包子不见了,妞妞也不见了。

     等妞妞回来,林爸林妈问她,有没有拿老师的早饭?她承认了,态度诚恳,还保证下次不会了。但保证完之后,同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异常不止这些,林爸还发现妞妞经常没走两步,就说自己脚疼,走不动了。当时以为是妞妞胖了爱偷懒,不想运动。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妞妞肌肉缺少,骨质疏松导致的。

     没有饱腹感、身体软塌塌,这些其实都是疾病的表现。

     4

     医生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英文

     2007年,林爸再次带妞妞去上海做检查。

     挂了上海新华医院儿科的专家号。医生了解完妞妞的情况后,建议给孩子做一个基因检测,免费的。

     两个月以后,医院给林爸打电话,说结果出来了,你需要来一趟上海。挂了电话,林爸风尘仆仆地赶去上海。他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检查结果显示:15号染色体异常。医生递给林爸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英文“Prader Willi”。林爸并不认识,但这是十年来,女儿的病情第一次被正确诊断。

     不过医生随即给林爸浇了一头冷水,这个病,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治。林爸听完,就像一直在黑暗中行走,好不容易找到了洞口,却发现外面是万丈深渊。

     林爸不死心,在网上输入“PraderWilli综合征”,发现整个中文网络只有一条相关信息:北京协和医院的宋红梅医生,曾在国外参加过这个病的会议。

     林爸说,那也得去试试。

     第一次去北京,宋红梅医生不在,出差去了。林爸辗转找了另一位医生,那位医生看完说,你们是第6个来治疗的小胖威利了。

     一通检查下来,发现妞妞体内的生长激素几乎是“0”,一点都没有。主治医师说,这个病要马上打生长激素,否则不会再长高。而且以后不会生育。

     但无论如何,林爸终于在女儿被“误诊“十年后,确切知道了妞妞得的病叫”小胖威利“。

     5

     小胖威利误诊率,高达95%

     小胖威利,也就是Prader-Willi综合征,是因15号染色体长臂异常导致的罕见先天性疾病,此疾病会造成低肌张力、性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行为问题及长期的强烈饥饿感导致过度摄食造成威胁生命的肥胖,目前尚无办法根治,患者终生需在监管下生活。

     美国日本都曾做过统计,“小胖威利症”的发病率为1/16000,与类地行星被太阳系驱逐的概率相同,因而把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称为“星空漫游者”。

     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寇德罕见病中心资助,杭州自在空间摄制的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主题影像作品《星空漫游者》,获得由腾讯公益、腾讯广告及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联合举办的2020年"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最佳创意奖」和「年度用户最喜爱公益项目奖」。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我国至少还有十万名小胖威利症患者。

     但小胖威利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目前登记在册的确诊患者不足2000人。也就是说,误诊概率在95%以上,还有大量“小胖”没有被找到。

     小胖威利患者,婴幼儿期常常被诊断为脑瘫、重症肌无力,儿童期又极易被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进入成人期后肥胖及其并发症更为凸显,包括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胆结石,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病样症状和自残行为。

    

     目前已知的最晚确诊患者,是青岛的一对双胞胎姐妹,37岁才确诊。林爸曾在2017年与她们有过短暂联系,她们的妈妈眼睛都不敢看人,被她丈夫欺负了几十年,说是娶了这个老婆,才生出了这样的孩子。

     大部分患者从出生到最终确诊,家人们都走了很多弯路。但林爸始终觉得,这不能责怪医生,医学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6

     罕见病种类这么多,国家是顾不过来的

     医学发展可以循序渐进,可现实问题却劈头盖脸。

     2010年,妞妞13岁。刚上初中四个月,就被学校劝退了。理由是,影响他人上课。

     “小胖威利”患者,因为长期无法获得饱腹感,情绪会非常不稳定。认定的事情不易改变,同学有行为不规范的地方,只要被妞妞发现,她就会揪住不放,无论是不是在课堂上。

     正常初中不肯收,林爸只能带她去特殊学校。可特殊学校的校长见到妞妞后,认为这孩子太正常了,没有残疾证,他们没法收。

     没办法,妞妞最后只能在家自学。

     “小胖威利症”孩子的基础代谢低,摄入热量只需要同龄孩子的60%,但他们没有饱腹感,吃的比同龄孩子多,体重就会像吹气球一样,飞速上升。

     林爸就在家给妞妞准备低热量的食物,比如海鲜、牛肉、蔬菜。既不让她饿肚子,又能控制体重。林爸甚至干脆把冰箱搬到阳台上,锁两道门,减少妞妞对食物的期待。

     这在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既然是基因缺陷造成的问题,那么是否可以进行基因修补呢?林爸邀请自己的老邻居——中国科学院杨焕明院士,一起去拜访浙江大学遗传研究所。

     浙江大学遗传研究所的管敏鑫教授坦言,理论上可以,具体的还需进一步研究。但罕见病种类这么多,国家是顾不过来的。

     他建议林爸学习美国的方式,成立基金会,自己筹集资金,请科学家来进行研究。

     7

     一个疯狂的目标:人人知道小胖威利

     受到启发的林爸,说干就干。2017年3月,林爸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了“浙江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

    

     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小胖威利”公众号、普拉德威利信息网找到他们,获取更多信息。

     小胖威利综合征虽然无法根治,但早期干预加上注射生长激素会好很多,所以如果有疑似小胖威利的孩子,可以做甲基化PCR或MLPA检测,确诊后尽早治疗。

     如果有更多的医生、家长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 就能更大程度降低漏诊和误诊率,真正做到早确诊、早干预、早治疗,能够大幅提高患儿预后水平。

     从此哪里有医学论坛、讲座,林爸和家长们就去会场,发小胖威利的宣传手册。四年时间,250多场会议,浙江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总共发掉150000多份小胖威利疾病介绍手册。

     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小胖威利”公众号、小胖威利官方网站、普拉德威利信息网找到他们,获取更多信息。

     林爸的目标只有一个,人人知道小胖威利,虽然听起来有些疯狂。

     欣喜的是,有更多的公益机构正在加入。由腾讯公益、腾讯广告及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联合举办的2020年“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关注到了小胖威利患儿群体。大赛旨在以公益广告评选的方式,让看不见的公益(小众议题)被大众看见。

    

     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寇德罕见病中心资助,杭州自在空间摄制的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主题影像作品《星空漫游者》,就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和「年度用户最喜爱公益项目奖」。

     08

     希望小胖之家可以继续做下去

     林爸还萌生了建立小胖之家的想法。

     国外经验表明,“小胖威利”的孩子们生活在没有食物诱惑的环境下,严格控制饮食,以及定时运动,可以让他们生活地更开心、更健康,甚至自食其力。

     2018年,第一个小胖之家在杭州萧山的一栋三层农居房成立。前面有院子,有充足的空间让小胖们锻炼。关键是厨房不在房子里,这减少了食物对小胖们的诱惑。

     同时,小胖之家还制订了科学的生活时间表,定时定点定量。小胖家园的宗旨是:没有悬念(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吃饭)、没有失望(到点就会送食物到餐厅)、没有期望(没有食物诱惑)。这三点,解决了小胖们对食物的焦虑,情绪变得更加稳定,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起来。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小胖之家”暂停了4个月,后来又因为政策原因,如今只能暂停运营。林爸说,建立小胖之家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恳切盼望来自政府乃至全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

     两年多时间里,“小胖家园”一共帮助了40多个小胖,最多的时候,同时有8个小胖。“小胖之家”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帮助小胖们控制体重,拯救他们的生命,也是让家长们学会如何去照顾小胖。

     林爸说,如果条件允许,他还想把“小胖之家”继续做下去。他说,我先做出一个示范,然后争取更多人加入,更多小胖之家建立。让中国十万名小胖,能在“小胖之家”里学习,生活,甚至就业,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

     父母不可能一辈子照顾孩子。这是所有小胖父母担心的问题。如果能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杭州“小胖之家”继续存活下去,甚至出现更多的小胖之家;林爸说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会安详一点。

     2019年10月,林爸以一己之力联络了浙大儿童医院、河北二院、解放军总医院等100多家单位,联合倡导发起每年的11月15日为小胖威利关爱日。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助力小胖威利

     林爸希望自己像春日里的暖阳一样,用信念的光芒,找到那十万在黑暗里痛苦煎熬的孩子们,汇聚大家的力量,给所有小胖家庭带去光和热,走出寒冬,拥抱春天。

     这一天,林爸给自己改了个微信名,叫“春天里的sunshine”。■

     点击下方图片,支持小胖威利公益行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院长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