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的人也会得!这些易患脂肪肝的习惯你知道吗?
2023/2/26 18:26:4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对于脂肪肝,很多人都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认为脂肪肝是吃出来的、脂肪肝是因为吃得太油腻,以及脂肪肝是胖子的专利……
其实有些人既不胖,又不喝酒;没有吃药,也没有肝炎;吃得少且清淡,也被查出了脂肪肝。这是什么原因呢?要想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得先从了解脂肪肝开始。
01脂肪肝是肝脏“太胖了”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肝脏病变。医学上把脂肪肝分类 2 大类,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顾名思义,与过度饮酒密不可分。研究数据显示,长期嗜酒者,75%~95%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则有以下几种类型。
肥胖性脂肪肝:体重超标者,30%~50% 的人有不同程度脂肪肝,重度肥胖者比例更高。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瘦子脂肪肝”):肝脏不仅负责合成脂肪、分解脂肪,还负责储存脂肪。负责把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是载脂蛋白。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多是瘦子)由于体内缺乏蛋白质,难以合成足够的“运输车队”,脂肪就无法向肝外转移,只能堆积在肝内形成脂肪肝了。
糖尿病脂肪肝:胰岛素不仅“指挥”血糖代谢,还与脂肪的储存密切相关。糖尿病与脂肪肝常相伴随,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成年患者比例超过50%。
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重的行为可引起脂肪在短时间内大量分解,从而导致大量过氧化物(属于一类自由基)产生,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其他:药物性脂肪肝、妊娠脂肪肝、感染等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02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非酒精性脂肪肝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我国1999年-2018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018年,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高达32.9%。
也就是接近3个人中,就有1个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而且,脂肪肝越来越盯紧年轻人。
分析显示,对于60岁以下的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从2007-2010年的17.8%上升到2015-2018年的28.7%[2]。
这其中,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是脂肪肝高危人群。
而且长得瘦也不是免死金牌。
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17%~46%,瘦人占7%,亚太地区BMI正常瘦人患病率为25%以上。我国瘦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亦达到10%以上。
03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癌
初期脂肪肝不痛不痒,很多人不在乎,但其实它的危险并不小。
1.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癌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四步——转化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
但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有可能跳跃式发展。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可能性,一项回顾性数据分析显示,16%的肝癌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变而来。
也就是说,单纯性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可能不需四步,而直接发展成肝癌!
2.糖尿病风险增加
脂肪肝和糖尿病,也是难兄难弟。
得了糖尿病的人,得脂肪肝几率更高,而且更容易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意味着更容易转化为肝癌。
而脂肪肝病人,得糖尿病几率也会增加,而且糖尿病治疗会更困难。
3.伴随多种内分泌疾病
脂肪肝还常伴发多种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4.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脂肪肝病人中,需要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估,而且心血管疾病也是脂肪肝病人的首要死亡原因。
所以如果体检发现脂肪肝,千万不要置之不理,一定要尽早去看医生。
04脂肪肝的常见症状
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仅仅是感觉乏力(仅出现乏力并不能说明脂肪肝的程度很轻,也可能已经是中度或重度)。
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胀痛等非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略掉。
中、重度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当然如果脂肪肝恶化成肝硬化,那就会出现肝大、腹水、出血等并发症。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已经有轻度脂肪肝了,还真别以为自己没有症状,就完全忽略它。如果肝细胞只是“长胖”了,还可以“减肥”,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导致肝细胞纤维化,那可就无法逆转了!
05如何预防脂肪肝
大多数人在确认脂肪肝后,第一句会问吃什么药?一般医生会这么回答你:“脂肪肝可不是感冒,吃一吃药就会好。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去除肝内脂肪的药物。因此,与其得了脂肪肝无药可治,不如认真做好预防,很多时候,求医不如求自己。
一招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一招是控制体重和腰围。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
低糖(少吃精米面,吃全谷类、粗粮、杂粮),低脂(油炸食品不吃了,色拉油少用,可以用橄榄油、亚麻籽油代替,用水煮、凉拌、清蒸的方式替代现在炒菜方式),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蔬菜、水果)。
有些人会说,我吃素,为什么还有脂肪肝,反思下,是不是糖分吃太多了,比如精米、面。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以这样吃:
多做运动:
每周最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推荐一些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
p.s.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2.控制体重和腰围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最初6个月以内,减轻目前体重的5%-10%,每周下降0.5~1.0千克为宜,减重速度不宜过快,如体重下降过快,反而加重脂肪肝。
来源:科普中国、腾讯医典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