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是全身疾病“放大镜”!快留意你的脚,有这9个症状暗示疾病上身!
2023/4/2 13:20:2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双脚不仅是“第二心脏”
还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镜”
双脚上的细微变化
可能折射出多种潜在疾病
是时候关心下自己的双脚了!
双脚出现哪些变化
可能是身体敲响的警钟呢?
我们平时又应该如何给双脚保健?
双脚出现这9个症状可能是疾病信号

1. 脚干
脚干当心血液循环障碍。脚部皮肤干燥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脚癣或过敏,很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所致,使脚部无法接收足够的供血。

2. 脚总是感觉冰凉
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主力干将,其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出现异常,身体产生热量的能力大受影响,致使手脚冰凉。还有可能是血液循环不好,动脉闭塞、糖尿病都可能引起脚部冰凉。

3. 麻木
麻木多与神经病变有关,如果你的脚时常出现麻木感,这可能是由于足部、脚踝或腰椎的神经受压或神经炎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短暂发麻可能是鞋子太紧造成的,不必担心。

4. 跟痛症
警惕足底筋膜炎、跟骨高压症。起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脚后跟的底部出现剧烈疼痛。行走数步稍缓解,随后疼痛又加重。运动增加、穿太紧或太旧的鞋、穿人字拖等都会加重症状。

5. 大脚趾增大
关节上突然发作的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痛风、关节炎、感染和外伤所致。

6. 脚部有黑痣
黑色素瘤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脚趾,所以检查皮肤时不要漏过双脚,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黑痣出现,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7. 脚趾甲发黄发白
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脚趾甲变黄增厚。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淋巴水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脚趾甲发黄。

8. 脚踝肿胀
脚踝肿胀当心肾病。肾脏有筛选营养素的作用,一旦工作失常,体液就难以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浮肿,脚部肿胀最为明显。还有可能是踝关节炎,曾经崴脚留下的后遗症,引起滑膜炎、软骨损伤和韧带损伤所致。

9. 脚趾又圆又扁
小心肺癌或心脏病。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病会导致血液流向脚趾甲小血管,引起组织膨胀,从而导致脚趾更圆更扁(临床上叫杵状趾)。心脏病、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会导致脚趾变形。
专家提示:脚部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足部保健牢记这3点
01
热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四肢寒冷,还能刺激经络,缓解疲乏,有助于睡眠。尤其晚上7~9点泡脚更好,因为此时肾经气血较衰弱,泡脚能更好地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器官的目的。
而适当地加些“料”,则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神泡脚方

【组方】艾叶10g、生姜20g、夜交藤20g。
艾叶可以通行十二经络、祛湿,生姜药食同源,能辛散暖胃,夜交藤促进血液循环、祛水湿、安神、解郁。
【方法】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没过脚面就可以了。泡脚水温以30~40℃为宜,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痛风发作期患者、静脉曲张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等都不宜泡脚。

02
揉一揉,按一按,防病又治病
足部有很多穴位,而刺激这些穴位经络,不仅能改善足部健康,同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调节的作用:
①涌泉穴,长寿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精的第一穴,阳气升发之处,也是人体长寿大穴之一。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因此,经常按揉此穴能让肾水增加,上输到阴液,振奋阳气,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对于老年性哮喘、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上火、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取穴方法:涌泉穴在脚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②然谷穴,辅助治疗糖尿病
然谷穴是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因此也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第一穴”。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取穴方法:在内踝斜前45度角,摸到一个骨性的凸起,往下一滑一下坡,就是然谷穴。点揉3-5分钟,一天可做5-8次。

③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对抗妇科疾病
夏季气温高,很多人都内火旺盛,常有上火的症状,不妨试试照海穴,可补肾、养阴、清热,能缓解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不适;另外,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现象以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有一定好处。
取穴方法: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或是按压5~10分钟即可,每天3次。

④太溪穴,补肾精
此穴有益肾填精、益髓壮骨的作用,对于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关节炎、风湿病、腰膝痛、手脚冰凉等也有缓解效果。
取穴方法: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至有酸痛的感觉,一次按30下。

03
腿足保健操,舒经活络腿不老
①足背屈
坐下,双腿抬起与身体呈90度,膝盖绷直,有种酸胀的感觉,坚持10秒以上后放下。

②足内旋
坐下,双腿抬起与身体呈90度,膝盖绷直,两个脚尖并在一起,行内八字,两侧韧带会有种牵拉感,至少坚持5秒以上。

③足外旋
坐下,双腿抬起与身体呈90度,膝盖绷直,两个脚跟并在一起,做外八字,后边会有一种很勒的感觉,感到酸胀为宜。

④足背伸
收回脚,脚尖顶地,足踝要背伸,尽量伸展开,坚持10秒。

⑤对足跟
脚跟对脚跟成为“一”字,尽量让大腿往外撇,做的时候身体不能往前“哈”,要挺起胸膛,坚持5到10秒。

来源:cctv生活圈、我是大医生官微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