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四月份您务必要提防这6种疾病!
2023/4/6 15:32:1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四月是人们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但同时又春雨连绵、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新冠病毒感染、流感、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等疾病需要继续预防。

    

     特别关注

     新冠病毒感染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人群普遍易感,特别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是感染的高风险人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接接触传播,易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也进入了新阶段。目前我国疫情总体上已基本平息,但仍有局部、零星散发疫情,公众仍需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

     重点场所:

     家庭;农贸市场、商场、客运站等人群密集场所;工厂、学校等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

     全人群,尤其是年长、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接种新冠疫苗,不聚集,戴口罩、洗净手、勤开窗、常通风、保清洁、打喷嚏捂住嘴、有症状早就医。

     流感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传染性强,极易人多密集的场所传播。

     重点场所:

     工厂、学校、托幼机构和其他集体单位。

     重点人群:

     工人、学生、幼托儿童、集体单位工作人员;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者。

     预防措施:

     三勤

     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主动

     每年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食源性疾病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1. 进入四月,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清明”节日的到来,老百姓有祭拜扫墓的习俗,各类聚餐活动增加,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风险增加。

     2. 四月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盛期。部分市民喜欢采摘野生蘑菇食用,一旦误采误食毒蘑菇,轻者可致胃肠不适、精神症状,严重时可致死亡。近年,几乎每年均有因误食毒蘑菇而致人死亡的案例发生。

     3. 春季(2—5月)为河豚鱼中毒高发期,我市河鲀中毒主要以误食河豚鱼为主,需警惕食用河豚致病死亡的风险。

     重点场所:

     家庭及小型餐饮单位。

     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加工、餐饮供应等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加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防范意识,正确保存及加工食物,充分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毒蘑菇种类繁多,鉴别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专业设备,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毒蘑菇中毒症状复杂,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因此预防中毒最佳方法就是:不采不吃野生蘑菇。

     重点关注

     手足口病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4~7月高发,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重点场所:

     托幼机构。

     重点人群:

     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晒衣被。

     喝开水、吃熟食。

     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家长可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为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能回学校上课,防止传染给其他同学。

     需要关注

     流行性腮腺炎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生痄腮”),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多为1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该年龄段儿童多为学生,免疫空白人群的聚集有可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

     重点场所:

     家庭、学校、社区等人群密集场所。

     重点人群:

     既往未患该病或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

     预防措施:

     目前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为主要的预防措施。2020年6月1日起,国家实施2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即对2019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儿童在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既往只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者,建议在4岁以后再接种1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于2004年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出生、<18周岁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和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的人群,可免费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

     出现腮腺肿大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诊、隔离。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关注程度:

    

     关注原因:

     每年冬春换季时期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

     重点人群:

     有哮喘、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病人。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伤风感冒;避免烟尘刺激。

     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气温寒冷时应避免室外活动,可在室内锻炼。

     心态平和,适当练习腹式呼吸。

     合理饮食,饮食调养。

     避免过度疲劳。

     来源:东莞疾控,传防所,免规所,公卫所,慢非所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