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2022/2/28 7:00:00 儿童心理学学堂

     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年凄惨。溺爱他,等于害了他。

    

     前段时间,女子当街扇母亲耳光遭路人踹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据悉,原因是该女子经常在外不归家,事发当天刚好在楼下被附近熟人看到,便打电话给起母亲。

     母亲下楼后与其交谈,交谈没几句,该女子便动手打她母亲,扇了好几耳光。

    

     事实上在当下,像这种孩子打父母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是谁,助长了孩子们无知的嚣张?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是学校教育的错位,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舆论引导的失误?值得每个人深思!

     其实,这种问题往往都是惯出来的!下面国学君罗列了九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吃;家里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过,但孩子生日必须得过,而且都要给孩子买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阳”。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2、当面袒护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妈的往往会护着孩子:“不要管的太严了,孩子还小。”

     有时候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的好呢!”这样袒护着孩子。之所以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放纵溺爱。

     3、轻易满足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满足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坛,一分收获的道理。

     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浪费金钱的不良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替代

     古人云:“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是,许多父母却由于溺爱孩子等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叫孩子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了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7、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

     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以上9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做父母的都或多或少这样做过。

    

     教子“七不责”

     《太平经?为父母不易诀》中言:“人从生至老,自致有子孙,为人父母,亦不容易。”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好自己的子孙,平时的教育就要注重方法,使其各有所成。

     由此,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讲究“七不责”:

     一、对众不责

     古人云“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经常在别人面前训斥孩子,或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让孩子出丑,不仅会伤害其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二、愧悔不责

     当孩子心理有所愧疚和后悔的时候,父母就不应该再批评和责备孩子,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要睡觉了,如果家长在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很有可能事情没解决好,孩子的身体还被弄坏了。

    

     四、饮食不责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成了一家人碰面的难得的机会。看到或突然想起孩子有什么问题,便“抓紧时间”教育。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脾胃虚弱,而且边吃边哭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里,引起呛咳。此外,还会破坏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压抑,加深隔阂。

     五、高兴不责

     子女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们。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状态,如果子女突然受到责骂,经脉就会立即憋住,对身体伤害很大。但适当的提醒是应当的,乐极生悲的道理必须要让子女经常感受到。

    

     六、悲忧不责

     不少父母在孩子哭泣时会无奈、不安甚至厌倦、愤怒,其实,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如果父母加以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只需搂着他,听他哭。等他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对他说,“你刚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够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会小心一点。放心吧!”

     七、疾病不责

     子女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子女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推荐几个最近超火的微信给大家,不看绝对是你的损失!!

     2022热门公众号←不仅好看,更有才华!伴你成长与进步!

     抑郁症测试

     ID:yyzcs520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情绪总是消沉,心情总是低落?是否患抑郁症了?一个可以测试抑郁症的公众号,关注回复关键词“抑郁症”即可测试!

     销售心理学顾问

     ID:xsxlx520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 中国最好的销售心理学教育.销售心理学培训.销售心理学交流平台·每天分享最新销售心理学文章资讯。

     儿童心理学学堂

     ID:pxye2014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专注儿童心理学教育、儿童心理学健康、儿童心理学成长!同时我们为你提供儿童心理学成长干预和咨询!

     心理咨询师

     ID:pxinli520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 专注于心理咨询师报考·心理咨询师培训·婚姻家庭咨询师报考·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疾病·婚姻咨询·感情咨询等。

     犯罪心理学

     ID:neijingjk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每天学点心理学,FBI读心术,教你慧眼识人,洞察穿人的心理。

     情感咨询

     ID:qgzx199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专注于情感咨询·情感危机处理·婚姻咨询·婚姻危机处理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婚姻家庭咨询师考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儿童心理学学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