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厨房中的“坏胆固醇”,做好5点,帮你预防心血管疾病
2023/2/10 13:02:43 内科王医生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高发,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坏胆固醇”。

     而这种坏的胆固醇,往往在我们饮食中存在,容易被我们忽视。

    

     隐藏在厨房中的“坏胆固醇”,

     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暗藏着“坏胆固醇”。

     西红柿炒鸡蛋我们再熟悉不过,但这道菜中却包含了高脂、高糖,

     比如在炒鸡蛋时,为了使鸡蛋蓬松,要多放油,在炒西红柿时还要再放一次油,无形之中摄入的油脂就过多了,而在炒的过程中,还要放至少20克的糖,这样口感才会好,在高糖和高盐的作用下,是不是坏的胆固醇就增加了。

     还有像“爆炒三样”,用肝、腰花、肥肠,烹调的一道美食,光看食材是不是胆固醇就超标了。

     还有像冬季我们爱喝的浓汤、高汤等,这些都是隐藏在厨房中的“坏胆固醇”。

     做好以下5点,帮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钠盐摄入不超标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小于5克,可以用啤酒瓶盖称量,大约是1平盖,为了更好测量,也可以用控盐勺。

     饮食中少不了各种调味料和零食,这些隐形的盐,也要计算在内。

     比如,调味料、酱油、蚝油、黄豆酱、辣酱等,

     还有常吃的咸菜、榨菜、午餐肉、香肠、火腿、挂面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盐。

     还有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大家都爱吃的方便面,面包中含有盐包,其中一包含盐量约6克。所以要控制盐,在吃方便面的时候最好使用一半的盐包。

     有些零食是我们消遣时不离口的,吃起来虽然不咸,但是含盐量也不少,

     比如,一包100克的非油炸薯片,含盐量约1.7克,一包80克的辣条,含盐量约4.3克,同时这些食物中还添加了不少的糖,

     所以,购买零食时要注意看配料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量,不要使盐分过量超标。

     2、厨房用油不超标

     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在25~30克,如果体重超标的人群建议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但是在我们烹调食物的过程中,无形之中用油就严重超标了,所以要掌握好油的量,还要掌握食物的烹调方法。

     另外,就是不要一直吃一种油,可以多种油轮换着吃,

     建议到超市购买不同类型的小包装的食用油,可以包括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油、亚麻籽油、胡麻油、富含亚油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等,或者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橄榄油等。

     3、糖的摄入不超标

     除了油和盐以外,就是糖分很容易超标,在烹调食物的时候难免会放些白砂糖,像各种红烧、拔丝、糖醋或者一些凉拌菜中,都都少不了糖的加入。

     另外,各种含糖饮料中,糖的含量也很高,像冰糖雪梨,一瓶全部喝下的话,相当于食用了60克左右的糖,

     而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而一瓶饮料糖分就远远超标了。

     4、戒烟戒酒

     烟酒对血管的损伤,毋庸置疑,可以肯定的是吸烟对血管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且有研究显示,喝酒没有安全剂量,0饮酒量是最健康的,所以为了血管健康要戒烟戒酒。

     5、体重达标

     体重超标或者是腹型肥胖的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所以要血管健康,就要使体重达标,使BMI控制在18.5~23.9,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来控制体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内科王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