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人,早上起床后,牢记3不做
2023/2/10 13:02:43 内科王医生

     在我国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而且长期血压高危害很多,最常见的是诱发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要好好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人,早上起床后要牢记3不做:

     1、起床不要过猛

     早上醒来后,要学会在床上懒一会儿,伸伸懒腰,动动手脚,活动活动筋骨,5分钟左右,在慢慢的起床,

     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再加上睡了一晚上觉,水分的丢失,会使人体缺水,血液浓度也会浓缩,大脑很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一下子起床,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摔倒。

     2、排便不要太用力

     早晨起床以后,肠道蠕动开始活跃,人就开始有便意,有规律的排便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没有便意,不要用劲拉大便,或者有便秘的老年朋友,排便时不要太心急,不要太用力,如果屏气用力,容易诱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如果实在排不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开塞露等,或者在晚上睡觉前,服用一点缓泻的药物,帮助自己排便,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3、运动不要过于剧烈

     很多朋友有晨练的习惯,但如果是高血压的朋友或者老年朋友,要尽量避开上午6:00~10:00这个时间段。

     因为早晨起床以后,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会偏高,

     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如果做剧烈运动,很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即使运动,也要把握好运动量,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相应强度的运动方式和时间,

     在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舒适的衣服,运动前要热身,适当的吃些东西,以免发生低血糖。

     稳住血压,做好以下5件事:

     1、关注天气变化

     季节变化,冷热交替,容易对血管产生刺激,使血管收缩,

     所以,高血压朋友,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做好血压监测

     在清晨和睡觉前2个时间点,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能够掌握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也有利于医生评估降压药的降压效果。

     3、注意补充水分

     在睡觉前半小时,清晨起床后,喝半杯温开水,能够预防血栓形成,

     高血压患者,饮水要少量多次,要选择白开水,不能用饮料、咖啡、浓茶代替,水温最好控制在35~40度之间,过冷或过热的水容易刺激血压。

     4、控制好盐、油的量

     每天食用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烹调用油控制在25~30克之间。

     少吃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每天吃一小把坚果,

     多吃富含维生素C、钾的食物,

     像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荞麦、玉米、海带、芹菜、紫菜等钾的含量比较高。

     5、坚持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平稳血压。

     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

     抗阻力运动,能够降低血糖、血脂。

     总结一下,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后,要特别注意以上3点,平时要注意保暖,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

     每天坚持给自己量2次血压,只有积极的应对,血压才会更加平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内科王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