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血糖控制的好不好?从身体表现判断
2023/2/12 13:25:09 内科王医生

     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加,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长期以来,血糖监测都是用来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指标。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空腹血糖,

     一般指晚饭后空腹8~10个小时测得的血糖,一般要求控制在7.0mmol/L以内。

     餐后2小时血糖,

     指从吃第1口饭开始算起,到餐后2小时,所监测的血糖值,一般控制在10mmol/L以内。

     餐后血糖,主要用来反映患者单餐的进食量,和用药量是否合适,以及自身的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正常人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会升高到最高点,2小时以后血糖会逐渐回落到餐前空腹的水平。

     对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测三餐前后、睡前,以及午夜的血糖,因为这些时间点,血糖控制的好与坏,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息息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

     反应的是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要求控制在<6.5%,这个指标达标,也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下降21%。

     对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血糖控制的好与坏?

     除了血糖监测以外,当血糖出现波动的时候,身体会发出不同的信号。

     1、口渴

     血糖控制的不好,口渴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比较高,超过肾脏的肾糖阈,从而从尿中排出,糖分排出,同时带走体内大量水分,体内水分减少,就会刺激大脑口渴中枢,从而表现出口渴的症状,一般这种口渴,即使喝水也不解渴。

     2、尿多

     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通过尿液排出,导致体内脱水,喝水越多,尿液越多,而且尿液中还含有很多泡沫,所以,糖尿病朋友就会出现口渴、尿多,同时身体比较乏力。

     3、恶心干呕

     血糖持续增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从而表现出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吃东西以后,肚子又不舒服,出现恶心、干呕等表现。

     4、体重减轻,身体乏力

     由于血糖过高,身体又不能将糖分充分的利用,导致身体没有能量吸收,从而消耗脂肪来提供能量,就会使体重急剧下降,由于缺乏营养,人体就会感觉没有力气,经常无精打采。

     5、双脚出现麻木、针刺感

     当血糖过高,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像双脚会出现麻木感、针刺感,或者蚁走感等。

     所以,血糖控制不平稳,忽高忽低,除了按医生的医嘱控制血糖以外,还要了解血糖高,身体发出的一些信号,定期的监测血糖,使血糖达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内科王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