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蛋白尿怎么办?注意避免这4个饮食方式,肾功能更稳定
2023/2/14 11:28:13 内科王医生

     大家在尿常规检查中,有没有发现尿蛋白加号,出现尿蛋白多见于哪些情况?

     蛋白尿的病人应该怎么吃?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蛋白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的有发热、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这些蛋白尿的特点是暂时性的,在去除诱因后,蛋白尿就会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主要特点是蛋白尿持续存在,包括肾脏本身疾病引起的,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蛋白尿。

    

     出现蛋白尿怎么办?

     如果尿常规持续存在尿蛋白,一般还需要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测定、肾功能、肝功能、免疫指标等,来找到具体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出现蛋白尿,如何科学饮食,避免4个饮食方式:

     1、避免含盐量高的食物

     大多数蛋白尿,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

     比如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一旦肾脏出现损伤,又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所以这类人群中,饮食要注意低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如果同时有肾水肿,盐的控制量要在3克内。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身有蛋白尿的患者,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像葱姜、蒜、辣椒、芥末等,这些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引起炎症是蛋白尿加重。

     3、避免高嘌呤食物

     如果出现蛋白尿,并且肾功能已经受到了伤害,肾脏的代谢能力就会降低,体内的垃圾,过多的嘌呤就会排除减少,

     如果再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像动物内脏、海鲜、大骨头汤等,会使过多的嘌呤集中在体内,从而使尿酸增加,给肾脏造成更大的负担。

     4、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长期吃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

     所以,要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像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油炸烧烤类食物等。

     饮食要做到均衡,才能保证营养的供应,

     但是,如果有尿蛋白,并且出现肾功能的损伤,要限制一些植物蛋白的摄入。

     像黄豆、黑豆、豆奶、豆腐等,这些植物蛋白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吃多了容易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蛋白尿加重,

     患者可以吃一些鱼肉、鸡肉、低脂的牛奶等动物蛋白,但是鸡蛋最好不要吃蛋黄,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像橘子、橙子、猕猴桃等。

     蛋白尿患者,一般会有肾功能损伤,

     所以,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像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这类药物是禁用的,还有一些中药方面的,像木通、青木香类药物要慎用。

     蛋白尿是肾病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大量的蛋白尿流失,会造成营养不良,

     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多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如果只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不用过于担心,

     如果已经出现了肾脏的损伤,出现了蛋白尿,患者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好信心,积极的治疗,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内科王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