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餐后血糖更容易升高?控制餐后血糖要怎么办?
2023/4/8 10:01:00 内科王医生
大多数人想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水平,往往以测量空腹血糖为准,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了,自己就没有糖尿病,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有研究发现,大约1/3的老年人在确诊糖尿病时,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对心脏、神经、血管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就是在空腹血糖升高之前3~5年,餐后血糖就有可能已经升高了,
而往往餐后血糖又不容易被我们重视,从而导致了诊断糖尿病以后,有些人已经存在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老年人餐后血糖高的原因,
1、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下降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下降,胃肠功能减弱,饮食又喜欢以米、面食为主,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2、胰岛功能衰竭
老年人胰岛功能的衰竭,导致血糖难以控制,容易使餐后血糖升高。
3、运动量减少
老年人活动量下降,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控制餐后血糖要怎么办?
1、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要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但也要尽量保证食物多样性,以谷类为主,保持平衡膳食模式。
2、吃动平衡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尽量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保证30~60分钟,
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基础疾病情况,血糖控制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比如步行,骑车,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要循序渐进,以不产生疲劳为主,适当的增加心肺功能的锻炼。
3、多吃蔬菜,奶类,大豆
要保证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绿色蔬菜应占1/2,奶制品每天保证300克,对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选择豆浆,血脂高的老年人可以选择脱脂奶,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应季的水果。
4、适当的吃鱼,虾,鸡蛋,瘦肉等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胃肠消化功能、血脂水平来选择一定的鱼肉、鸡蛋、瘦肉来食用,少吃肥肉、烟熏、腌制的食品。
5、少油、少盐、少糖
在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少吃高盐,油炸食品,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用油不超过30克。每天保证充足的水量,有心功能、肾功能异常的老年人,要控制好饮水量。
老年糖尿病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要比青年人放宽,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餐后2小时≥11.1mmol/L,
这个诊断标准同样适合于老年人,如果适当的放宽标准势必会延误防治的及时时机,糖化血红蛋白≥6.5%,是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执行,监测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尽早的进行干预。
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的放宽治疗标准,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但并不是放宽了诊断标准,两者不能相互混淆。
误区二,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要做到少吃甚至不吃,
不科学的饮食,不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还会导致其他疾病,老年人同样需要均衡饮食,老年人往往运动量减少,肌肉量下降,如果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会合并肌少症,而且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对健康同样造成威胁。
所以,老年糖尿病朋友要科学的饮食,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适当的参加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出现,定期的检查各项指标,注意防控心血管危险因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内科王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