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明星这样解释中国气功
2016/2/6 708090谈TCM

    

    

     《熊猫3》此次可谓在中国元素上做足了功夫,一堆萌萌哒熊猫也都玩上了中国“气功”。但它本质上讲述的依然是好莱坞最滥俗的故事——寻找自我,拯救世界。比如说,英文版的《熊猫3》中通篇使用了“Chi”(气)这个词。大反派“天煞”偷走了功夫勇的“气”,为了击败“天煞”,“阿宝 ”教熊猫们学习“气”,而途径竟是了解自我特质、发掘自我潜能、发挥自我擅长!

     这习“气”之道源自地地道道的西方哲学和心理学,和中国察觉“气”的方式没什么关系。显然,影片并没打算让观众真正理解什么是“气”,它贩卖的还是西方精神内核,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西方演员:“气”是性能量、个体独特性、信心

     达斯汀·霍夫曼 (“师傅”配音者)表示,“气”在过去被认为是“性能量”,而它在《熊猫3》中,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质、内在自我、和个体的独特性。学习“气”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过程。

     布莱恩·克兰斯顿(“李山”配音者)则认为,“气”像某种信心、镇定和内在的力量,可《熊猫3》中,“气”竟然能被偷走,他不太能接受。事实上,影片中学习“气”的过程,被主创们无缝转换成了“如何找到自我”的过程,而布莱恩又将“如何找到自我”的提问回答成了“如何获得事业成功”,就这样,习“气”被一点点转化等同于“寻找成功”。

     华裔女演员刘玉玲 (“灵蛇”配音者)却相信“气”能被偷走,她打了个比方说,和错误的朋友出去通宵达旦的玩耍,第二天早上就会明显感觉“气”没了。她说,作为亚洲人,我们相信有“气”这种事物,但它被解释成与“自适”或“寻找自我”相关的事物,也都没问题。刘玉玲承认,这是个深奥的话题,如果《熊猫3》能将“气”介绍到大众能理解的程度,是一种开始。

     无论西方人是否承认“气”,无论这些西方的大腕们怎么看 “气”,“气”就在那里,有自己特定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功夫熊猫3》并没有向全球观众准确地传播中国的“气”文化,它只是借了“气”的壳,炒了一盘极具中国视听风味的洋快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708090谈TC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