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都练起了太极拳,你还在等啥?
2016/3/24 708090谈TCM



每次一听到我现在练太极拳,就有大学同学表示很不理解,胡总原话是“你怎么练那老年人的东西?”有的很好奇,“怎么,大学里还没有练够么”,当时的背景是本科5年每天早上都要出操,先广播体操后太极拳,6点半铁将军把门之后开始点名,ms当时的男神女神都是一脸邋遢蓬头垢面夺命狂奔而来啊~~
我想我或许该写点什么,以免让人误以为我得了什么绝症才膜拜于太极拳,实际上,当年的我更喜欢刚劲的套路,于是什么长拳啊,双剑啊,刀啊棍的,那个爽劲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形容的!反正武术是我校的特色,我也就乐意多练练,(很开心那时候能够拿到几个项目的业余第一),但矛盾的是,或许这是天意,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并不喜欢太极拳这种软绵绵的东西,另一面却又把24式太极拳,教给了人生第一个弟子——我爸。当然他又顺利收了一个弟子——我妈。伴随着爸妈购买的多张竞赛套路太极拳和老爸十多年的坚持,现在我的徒子徒孙在太极拳方面好像更加精进了。尤其我爸一派仙风道骨模样,银发长眉的,我要不说,别人肯定不认为我才是师傅呢。

老爸不止一次的说他的身体确实是练太极拳之后更好了,只是膝关节仍有酸痛,他说最喜欢练太极时候的那种天地浑然不知忘我的极致境界,也只有在这时我才能看到他那竟然连看电视、打游戏都不曾展开的眉头竟然舒展了。
我感觉有些类似于瑜伽或者禅修的那种状态,你知道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有很多人都是被鲁迅的文风影响后的一副横眉紧锁样,而且抱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无神论者的坚定的代表劳苦大众的(请原谅本人对此类政治术语的正确排列方式真的拎不清)悲悯情怀。
通俗点儿说,是我爸那忧国忧民无限发散的气息被太极拳给“安抚”、“收住”了,能量开始内收即使感受到痛苦,却不那么外露也不被痛苦所困扰,由情绪而引发身体上带来正向调整开始起作用。虽然对于老爸感受过的那些真实的痛苦,我永远不可能感受得真切,但这因连太极拳而在精神与意境上的重大收获,让我多少有些意外和感恩。
我这懒散的习练者,突然变勤快了,还去考了个教练证,也因为自己的收获的确是与身体有关:
怀宝宝的时候头三个月孕吐体重轻了10斤,再加上有些先兆,在家休息时我真是小心翼翼不敢乱动。但在老爸的鼓励下,我试着练了太极拳,居然能够感觉得到练拳后体内意欲翻涌的状态能够明显好转,于是,我在整个孕中后期都开始坚持联系太极拳,差不多每天一两遍吧,直到最后,过了预产期10天,8斤2两的宝宝顺利诞生。
但我内心不是没有疑惑,因为那些现代套路动作繁多,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我们的考试内容已经是自编自创套路(好像我得分不低,呵呵,感谢学校的H老师和W老师)。然而竞赛要求之一就是架势低,打的越低越好,当然也有那种力撑八方,随腰带转,意到气到形到的内容;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美则美矣,却好像少了点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而且,我看到的绝大多数武术运动员身材矮粗,我推测属于肌肉训练过度,既然属于肌肉训练,那和外家拳,和拳击本质不一样么?

机缘巧合下拜了这位民间Z老师,才知道,这些都属于现代套路,和传统套路有着根本区别。统套路的益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护膝之外,(膝部不过脚尖,膝关节、脚尖、跨跟三点一线,架势不能过低,跨跟对脚跟)。关键是,传统套路因其遵循特殊的发力方式,(不是“随腰带转”,以腰为轴,而是“整身用劲”,以丹田为圆心的无数个法线方向),的确可以改善多系统的功能问题。
举个例子,就是人们练现代套路(比如竞赛套路),姿势标准的话,能感受到到神经系统的放松(如我爸)、能感受到消化系统的改善(我本人,甚至还能用有助于提升盆底肌帮助顺产),但是,颈腰椎、膝关节的相关疾病应该不会得到改善,而且万一姿势不正确,或者过于追求位置低,或者极可能造成膝关节损伤。话说太极拳世界冠军高佳敏的姿势不可能不正确,但是她不得不去接受人工膝盖置换,背后的缘由,恐怕不仅仅归咎于竞技运动员的运动量过大损伤。
但传统套路,我相信与竞赛套路相比,至少,对关节,会有更精妙的保护作用。我之所以认为与Z老师相识是巧合,是因为他仅仅点拨了一个细节,就像闪电一样把我无意之中了解的众多养生事实全都集中起来。

养生事实之一是在上海某中医学堂,一位民间中医介绍的养生秘籍,针对膏肓穴位的肩背特定角度的手臂拉伸运动,当时体验的快速拉伸既有气达手指的感应。
养生事实之二是因为偶尔练习瑜伽时,感受着的放松状态下的拉伸运动,对于肌肉塑形和减压养生的益处。
养生事实之三是在学校学习、在医院目睹的大量肩关节粘连、颈腰椎疾病,对症康复方法就是,爬墙、牵引。大家想想,仪器牵引本质不就是拉伸么?不过,前两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而且后者收效并不明显。
那么,Z提到的细节是什么呢?
他说的是,动作需遵守的是法则而不是路径,举个例子,手法中的环节法要求身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一节一节的牵引过去。牵引过程中,要求像有失去意识控制板的被拉伸,甚至有类似主动脱臼般的松弛感,等等。而不是眼睛所见的手从哪里到哪里。
换了方法来练习太极拳时,哪怕一个起势,肩部手臂做好这一点,基本上,不仅膏肓穴(位置极深),整个手三阳经经络与重点穴位都是能被运动到的。这与与现代套路中全身放松,百会上领,对身体的控制是完全不一样的。把每一个动作的细微之处分解精细后重新演练,我突然发现原来熟练的太极拳我居然不会打了,即使练起来刚开始也非常慢。但是我可以开始把瑜伽把牵引把拉伸等一系列要点融进起势,当然,之后才真正体会出什么是虚灵顶劲,什么是一动分阴阳(以下省略太极心法文言文若干。。。)。

管中窥豹,经由这一整套的方式,在整体的运动中,所有的肌肉和关节是由这么一节节被牵引、拉伸、类脱臼、类复位,再配合经络、气血、精神等等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以及身体意识的其他法则配合,那么,像肩关节的粘连、膝髋关节的炎症,颈腰椎的疾病,很多由于平时不正确的用力姿势和因重力引发的自然衰老特征,在极其放松状态下,类似于局部小微组织的自我恢复训练中,怎么会不逐渐改善甚至愈合呢?
所以我练习太极拳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永葆年轻,呵呵,就是要肌肉不那么松弛,皱纹不那么明显,体态不那么衰老~~而且我一个青年朋友在Z老师这里一年的时间居然颈椎病再也没有犯过,这应该不是巧合吧~~另外说句实话,这一阶段的太极拳唯一不适合老年人练习的理由,可能是太极拳太难了。对老年人来说,思维理念上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固化的动作、身形、发力方式想要改变更是一个难点了,好吧,咱们就不欺负老年人了,希望若干年后的我,能告别面部肌肉松弛、告别疲倦与过早衰老,或许还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编出来一套更适合年轻人练习的养生美容操,呵呵,拭目以待~~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708090谈TC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