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佳人的BB霜
2016/3/29 708090谈TCM

导言:
中国古代先人研制出丰富多彩的女性美容化妆用品,除基本护肤外,还有唇饰、粉妆、胭脂、眉饰等类型,并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容文化。继上一期推送的唇妆口红篇——从《太阳的后裔》开扒到中国古代的口红》之后(点击最左下方“阅读原文”可回顾浏览),获得了很多妹子的点赞,今天就来接着进入粉状修颜篇。

BB霜,BlemishBalm的简称,现代人将之定义为具有遮瑕、调整肤色等作用的修颜类化妆品,其实与中国古人用粉类装饰面部如出一辙,变的不过是说法和形式。我国女性施粉历史由来已久,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米粉,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人们也会在粉里添加香料,涂在脸上后,不仅白净光滑,而且暗香飘飘使女性更加妩媚撩人,这就是最初的“香粉”。从本质上来讲,香粉就是添加了植物香料或香草的妆粉。《齐民要术》记载,“唯多著丁香于粉合中,自然芬馥,亦有捣香末绢筛和粉者,亦有水浸香以香汁溲粉者,皆损色,又费香,不如全著合中也。”《千金翼方》香粉方:“白附子、茯苓?沉香、青木香、鸡舌香、零陵香、丁香、藿香(各贰两),粉英(陆升),右壹拾肆昧各细捣筛绢下,以取色青黑者,乃赢捣纱下,贮粉囊中,置大盒子内,以粉覆之,密闭七日后取之,粉香至盛而色白”。这个配方中的许多成分对皮肤有明显的护理作用,并且加入了大量的名贵香料,应该是非常难得之香粉中之上乘者。
人们还发现用紫茉莉的花籽也可以制作出功效良好的白粉。《清稗类钞》记载:“紫茉莉,多年生草,蔓衍易生,有红紫白黄等色,颇美艳,晚开午收,俗名夜繁花。实圆皮皱,中有白粉,可为化妆品”。《本草纲目拾遗》也说:“紫茉莉?取其粉,可去面上癍痣粉刺”,在下文的胭脂一节中有紫茉莉花可制作胭脂的记载,《草花谱》就提到:“此花不但可作胭脂,也可作妆粉,真乃女儿花也”故又有异名为“粉豆花”、“粉孩儿”、“胭脂水粉”、“粉团花”、“水粉子花”等。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提到平儿在宝玉处理妆的情景便有描述“平儿听了有理,便去找粉,只不见粉,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磁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说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象别的粉涩滞”。

还要说一说的就是现在大家也比较熟悉的珍珠粉,珍珠粉至少从唐代开始,珍珠粉就被作为重要的养颜护肤元素而被加入妆粉的制作过程中,唐代鲍溶的《旧康》诗:“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明秦征兰《天启宫词》:“玉簪香粉蒸初熟,藏却珍珠待暖风”.诗下自注:“宫眷饰面,?至立春仍用珍珠粉,盖珍珠遇西风易燥而玉簪过冬无香也”.用珍珠粉制作妆粉的方法,在《千金翼方》中有记载:“悦泽面方:雄黄(研),朱砂(研),白僵蚕(各一两),真珠(十枚研末),右四味并粉末之,以面脂和胡粉,内药和搅,涂面作妆,晓以醋浆水洗面讫,乃涂之,三十日后如凝脂,五十岁人涂之,面如弱冠,夜常涂之勿绝.”这种珍珠粉中因为加入了面脂和朱砂,不仅效果不错,粘附性增强,颜色也应该是透红的。

此外,古代佳人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桃花玉女粉”等等。这古时候的妹子用到的修颜产品种类还真是丰富,有些还是all in one的,简直完胜现在的什么BB、CC、DD霜啊!
题外话,事实上,除女子施粉外,男子也有敷粉施朱的象。《汉书·佞幸传》:“孝惠帝时,郎侍中皆冠黢鹱,贝带,傅脂粉。”《后汉书·李固传》:“搔头弄姿,路人掩涕,大行在殡,(李)固独胡粉饰貌。”《颜氏家训》有云:“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蹑高齿屐。”由此可见,在古代男子施粉者也非常多,但大多为仕宦阉党之流,为时人所不齿,不过放在今天,倒也说不定将来有哪家化妆品公司就会推出男士妆粉修容产品来引领潮流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708090谈TC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