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附上入组信息)
2017/11/6 23:05:07 91Miracle
疟疾和癌症,这两种疾病之间似乎没什么共通点。
在10月19日在广州举办的“2017疟疾与癌症跨界交流会”上,钟南山院士、李国桥教授等来自国内外的疟疾和肿瘤研究的专家们首次将疟疾和癌症这两类重大疾病放在一起讨论,进行了一场跨界交流。
本次会议的发起人和共同主席,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首创者陈小平教授公布的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两种疾病中的密切关系。其团队与钟南山团队合作进行的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获得初步成效——3例患者其中2例显效。
钟南山院士表示,疟疾是一个领域,癌症是另一个领域,而疟疾与癌症跨界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研究发现,疟原虫可以天然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肿瘤生成血管减少,疟原虫同时能够激发T细胞功能,杀死肿瘤细胞或使其生长减慢。现在根据发现进行了小规模的临床试验,目前病例数比较少,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显示了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神奇,疟原虫感染可抗癌
临床试验初现成效
陈小平介绍,在读书期,他就发现全球疟疾发病率与肿瘤总体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后来,经过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的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疟疾发病率与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单个实体肿瘤的死亡率也呈显著负相关。
经过多年研究,其领衔的中科院团队和中科蓝华技术团队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启动抗肿瘤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肺癌、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2016年,陈小平团队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开展了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示,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到2例显效。
据介绍,该临床试验将扩大到肺癌以外的其它实体肿瘤的治疗。


疟原虫免疫疗法
64岁晚期肺癌患者或被治愈
常先生,就是从中获益的一名患者。
常先生今年64岁,是一名画家。他介绍,他是体检时发现肺癌的,发现时已经 III B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常先生认为,只有手术才有可能治愈,不能手术的他已经时日无多。
常先生一面积极治疗一面寻求新的方法,当他看到疟原虫免疫疗法相关报道时,毫不犹豫飞到广州,想试试这个新疗法。“我小时候疟疾比较常见,因此对它有一定了解,我知道会很辛苦但是没有危险,想试一试。”
常先生被人为感染疟疾,两个月内,他不断反复发烧。“要说难受那是真难受”,常先生笑道,“但是想到结果,就非常值得”。
一次例行检查,他惊喜的发现他颈下淋巴结的转移病灶消失了!专家们还发现,肺部原发病灶的“伪足”消失,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治疗有效!相当于降期了,可以手术了!”常先生对此非常满意。
常先生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肉眼观察该肿块失去了恶性肿瘤的外表特征,经病理检查发现被切除的肿瘤组织内有异常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一般肺癌组织有很大的区别,说明疟原虫感染诱发的抗癌免疫反应发生在肿瘤组织内部,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
陈小平表示,目前常先生体内已经没有任何肿瘤病灶,据医生观点,常先生有60%或以上的概率已经被治愈,但需要观察5年才能最后证明是否已经被治愈。
人为感染疟疾会不会有风险?
疟疾在上个世纪包括如今在非洲,仍然是让人感到恐惧的疾病,消灭尚且来不及,人为感染会不会有危险?
陈小平表示,疟原虫感染治疗疾病此前就有先例。历史上,奥地利科学家JuliusWagner-Jauregg曾使用疟原虫感染疗法成功地应用于神经性梅毒(晚期梅毒的一种),他还因此发现该疗法荣获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
而用于治疗癌症的疟原虫叫间日疟原虫,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疟原虫。同时,还会使用青蒿素把疟原虫血症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因此,这种人为的感染是安全的。


先说说这个方法:
癌症晚期如果能减缓死亡,甚至减少癌细胞扩散,方法本身确实有潜在的实用价值。此外,免疫激活疗法并非钟院士项目组原创(见下文),但利用寄生虫而非微生物应该还是首次。上述值得肯定。不过,具体治疗效果需要更大样本量,并跟踪复发情况;免疫激活因子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纯化、检测(不能滥用青蒿素——养出耐药虫,大家一起完)。
再说说媒体曝光:
既然已经进行临床研究,为何不多积累些样本,发了论文再报道?早期的媒体炒作,虽然能为申请相关项目资金带来便利,但还会有随之而来的负面效果,毕竟公众很容易产生过度期待。如果研究发现治疗效果不确定,找不到合适的推广方法,或短时间内得不到定论,则会对钟院士项目组带来很大舆论压力,到时候岂不是骑虎难下。
关于癌症免疫激活疗法:
钟院士项目组这个方法的重点,不在于使用疟原虫,而在于激活免疫系统。这个思路,其实国外早有记载和研究。早在18世纪就有相关医疗记录,发现感染会减缓肿瘤发展。1891年,纽约的一个年轻医生WilliamsColey,在自己第一个癌症病人饱经折磨离世后,决定励精图治。在他不懈努力下,终于以往病历中发现了感染和癌症的潜在关系。于是他尝试使用Streptococcuspyogenes感染癌症病人来进行治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减少感染引起的并发症,Coley发明了一种含灭活菌的Coley'stoxins。他还研究发现,必须是引起发热的急性免疫反应,才对治疗癌症有效。这些结论,跟钟院士的发现简直不谋而合!

癌症免疫疗法先驱 WilliamsColey
免疫激活疗法的最大问题,在于极其依赖病人自身免疫系统,并且难以定量控制,故而治疗效果,病例个体差异很大。如果感染引起并发症,或者免疫系统经不住折腾,还会加快病人死亡。所以Coley的方法,在当时并没得到大范围的接纳。随着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抗生素的普及,和一些新的医疗制度,免疫激活疗法逐渐被取代了。当然,该方法在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为一个替代疗法。
现代免疫疗法,已经做的比直接刺激系统免疫反应要深入的多。目前比较主流的免疫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修正免疫细胞,增加识别癌细胞的效率,或者减少免疫系细胞受到癌症细胞抑制。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入组渠道
课题负责人:钟南山 陈小平欧阳铭
主要入选标准:
l 年龄18-65岁,男性或女性;
l 经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证实的晚期肺癌患者;
l 无脑转移;
l 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范围内;
l 生活能自理。
(其它具体条件请联系研究者)
如果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愿意参加本研究或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本院呼吸内科综合病区医生联系,医生将免费帮您评估以确定您是否能参加本研究。
我们承诺对所有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保密,并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等国家相关法规。
医生办公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楼呼吸科综合病区
联系人:欧阳铭 周承志 联系电话:020-83062830
联系人:赖思梅研究协调员 联系电话:13826014341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91Miracle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