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靶向药辅助治疗有望取代传统化疗?
2017/11/22 23:59:32 91Miracle

     ADJUVANT研究(CTONG1104)是由中国肺癌界领军人物吴一龙教授牵头、联合全国27家中心共同参加、历时8年完成的大型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开创了EGFR-TKI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先河,首次证明完全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II-IIIA期(伴淋巴结转移N1/N2)肺癌患者术后EGFR-TKI辅助治疗2年的无瘤生存期DFS显著获益。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全球范围也是如此。而目前肺癌的研究也是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晚期肺癌治疗领域,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非常热门,而靶向治疗则从前几年至今仍热度不减。但是,目前新技术主要是针对晚期肺癌治疗的,而早期肺癌手术后的治疗仍旧停留在化疗阶段。由于化疗副反应大,且总疗效不太乐观,多数病人谈化疗色变。因此,大家非常期待能够把晚期肺癌的成功经验转化到术后辅助治疗,进一步降低肺癌手术病人的复发转移概率,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ADJUVANT 研究就是想把晚期肺癌靶向的治疗经验转化到早期肺癌术后治疗中,来改善病人疗效,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大家非常期待的。过去十几年,EGFR-TKIs在晚期NSCLC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期,在可手术切除的NSCLC中,研究者也在探索EGFR-TKIs辅助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获益人群,但是鉴于历史条件,对疗效预测指标EGFR突变认识有限,研究设计(纳入Ⅰ期患者、未排除EGFR突变阴性的患者等)存在历史局限,多数研究得出阴性结果。

     研究结果:

     1. 自2011年9月19日至2014年4月24日,共筛选483例肺癌术后病人,中心随机222例患者,吉非替尼组和化疗组的女性患者比例均为58.6%,吸烟比例为73.9%和76.6%,分析显示吉非替尼组和化疗组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到数据截止时,吉非替尼组中位治疗时间21.9个月,化疗组中位疗周期为4个周期。

     2.中位随访36.5个月(0.1~62.8个月)。吉非替尼组与化疗组的mDFS分别为28.7个月对比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降低40%(HR=0.60,P=0.005),吉非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DFS达10.7个月。吉非替尼组3年DFS率显著优于化疗组(34.0% 对比 27.0%,P=0.013)。亚组分析显示,吉非替尼组淋巴结状态(pN1/N2期)与DFS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3. 吉非替尼组的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12.3%对比48.3%,P<0.001)。吉非替尼组患者未发生间质性肺炎。吉非替尼组的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化疗组。研究过程中,使用吉非替尼的患者依从性良好,约70%的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超过1.5年。

     结论:

     Ⅱ期~Ⅲ期NSCLC中位复发时间9到21个月,N1期21个月左右复发,N2期9~10个月复发。因此为减少复发,用药时间设计为超过中位DFS的2年。用药到2年要主动停止

     ADJUVANT 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吉非替尼辅助治疗疗效显著优于辅助化疗,中位DFS分别为28.7个月对比18.0个月(HR 0.60, 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既往报道一致,未出现间质性肺病(ILD)。吉非替尼2年的辅助治疗时间是合理安全的。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将成为可切除Ⅱ-ⅢA期(N1/N2) 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重要可选方案。

     评论: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到的是术后用靶向药取代传统化疗在无病生存期(DFS)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还没有取代传统化疗的更重要依据总生存期,在总生存期(OS)上两者无明显统计差异这是比较遗憾的,同时根据之前MSKCC的探索性研究,经过靶向药空窗之后,再次服药可获得一线用药相近的ORR和PFS。希望后续有更详细的报道,但这个研究的前提是术后使用两年的靶向药后空窗,但空窗多久依然还有疑问,但使用靶向药治疗优势也很明确,第一可延长无复发时间10个月以上,第二安全系数好,第三点经济负担并不严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91Miracle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