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和原研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仿制药的成本会低很多?
2018/1/9 23:45:37 91Miracle


什么是仿制药?

现代社会,新药刚上市的时候,都伴随着专利保护和品牌,因此新药又叫“专利药”或者“原研药”,而“仿制药”,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专利药”而制造出来的药。通俗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寨”。
和其他山寨产品相似,仿制药比起专利药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仿制药的平均价格只有专利药价格的10%~15%,对于动辄每月花费上万的抗癌药来说,仿制药这个选择非常有吸引力。
但仿制药会不会有其他山寨产品一样的质量问题呢?不会的。真正要成为仿制药上市,标准是非常高的。美国FDA规定,仿制药必须和它仿的专利药在“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针对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
对获得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重点对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反映药物总体的吸收程度)和Cmax(峰浓度,反映服药后血液中能达到的最高药物浓度) 进行比较, 如果仿制药和原研药A U C比值的90%置信区间在80% ~ 125%之间,且C m a x比值的90%置信区间在75%~133%之间,可判定仿制药和原研药生物等效。
事实上,印度的仿制“格列卫”和瑞士诺华的品牌“格列卫”有效成分100% 一样,仿制药本身的效果也经过了无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测试,和品牌药没有区别。单从药效上来说,它肯定不是假药,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药和好药。但由于印度的仿制格列卫在中国并未登记或被批准上市,属于黑市产品,这才被冠上了“假药”的头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定义,仿制药是一种医药产品,通常用来与原研药互换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理论上,任何已被证明生物等效的仿制药都是可以与原研药互换使用的。
专利药为什么这么贵?
仿制药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专利药太贵了。
那药厂把药卖的那么贵,是不顾患者的死活了吗?实际上这个锅并不能由药厂来背。抗癌药物,主要成本都不在于原料和生产,开发成本巨高,每个专利药现在的开发成本据统计在3.5亿美金左右,开发周期是8年-10年,上市后剩余的专利有效期是10-12年。背后还巨额的专利保护维护诉讼等费用,还有上市后的市场推广费。现在一个新药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已经超过10亿美金,而且多数都会失败。这么高风险的事情,药厂为什么要干?就是因为新药出来以后有专利保护,能够垄断市场多年,在这些年里,给药品定以高价,这样才能收回开发药物的成本。药物是个特殊的商品,但药厂毕竟是个商业公司,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要盈利。
仿制药之所以便宜,就是因为它几乎完全没有研发成本,省了几亿美金和10 年时间。因此仿制药虽然便宜但可以很赚钱。如果不给专利药市场垄断的机会,让药厂看到新药可能的暴利机会,药厂是不会有任何动力做科研开发新药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卖仿制药,或者拿钱来投资房地产、大数据或者移动医疗,制药行业不会有创新和进步,患者也就没有机会用上新药好药了。
总之,为了整个社会新药研发系统的持续运转,专利药必然贵, 甚至必须贵,才能维持对创新药厂的吸引力。期待专利药降到和仿制药一个价是不可能的。与其期待着不可能的事,不如想想如何更好的系统的帮助低收入患者降低治疗费用。
原研药上市一般要经过以下阶段:
立项(4个月)——临床前研究(9-24个月)——临床研究申请(大于1年)——临床试验批件——临床研究(3-5年)——生产申请(1年-n年)——受理通知书后审核和现场考察——获批生产上市(约6个月)——监测期
下面将分别具体介绍这几个阶段
一.立项(特指原研药发现以后)
所需时间:4个月
主要进行一系列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对市场、流行病学、技术、疗效和安全、知识产权、成品成本、国家政策、企业自身条件等方面的考察,来确定研发品种或治疗某类疾病药物上市后的市场潜力,从而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品种。
二. 临床前研究
所需时间:9-24个月
有新药品进入人体临床研究之前,必须提供其安全性评估资料,主要包括研制情况、非临床动物试验数据,从而可以推衍出此药品实际产生的作用。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
对于新药,其过程包括:小试产品→药效筛选→制备工艺优化数据→质量标准→中试放大→药理毒理→药剂工艺→稳定性实验→资料整理报批。
对于药物化学领域,大致工作范围为:
1. 药物靶点的确认:这个是所有工作的开始。只有确定了靶点,后续所有的工作才有展开的依据。
2.化合物的合成: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负责新化合物的合成,现有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优化。
3.活性化合物的筛选:不是所有合成出来的化合物都能有理想的活性,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生物实验手段筛选出初步有活性的化合物用作备选。这些化合物叫先导化合物(lead)。得到的活性数据可以结合化合物结构得到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构效关系可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这一步工作主要在细胞实验层面展开。同时也存在一个化合物对目标A靶点没有作用,却有可能对其他的B靶点C靶点有非常好的活性的情况,暂且不表。
4.返回到2进行下一步的化合物结构修饰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2到4这是一个循环,直到我们得到了活性足够理想的化合物)
5.评估药物的药理作用,安全性与毒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ADME)。这部分的实验需要在动物层面展开。细胞实验的结果和活体动物实验的结果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6. 制剂的开发:制剂开发是药物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有的药胃肠吸收很差,就需要开发为注射剂。有的药对在胃酸里面会失去活性,就需要开发为肠溶制剂。有的化合物溶解性不好,这也可以通过制剂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三. 临床申请+临床试验批件:
所需时间:1年以上
这期间可能需要重复递交补充资料,若申请通过,则会颁发临床试验批件,如申请不通过,则发不予受理通知书。
以下介绍临床申请的步骤:
1. 临床前研究完成后,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实报送有关资料
2. 审查,符合要求的会出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3. 5日内组织对药物研制情况及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并初步审查申报资料。(生物制品,还需抽取3个生产批号的检验用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标准复核通知)
4.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审查意见、核查报告以及申报资料送交SFDA的药品审评中心并通知申请人;药品检验所进行样品检测和复核,并把复核人结果递交给药品审评中心
5. 药品审评中心组织药学、医学及其他技术人员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审评(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资料),最后提出技术审评意见并把有关资料一起报送给SFDA
6. SFDA依据技术审评意见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发给《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不符合规定的,发给《审批意见通知件》,并说明理由
四. 临床研究
所需时间:3-5年
临床研究分为I, II, III, IV 期
I期:初步临床药理学评价及人体安全性评价,确定剂量,一般20-30例。
II期:治疗作用,初步评价,确定临床给药方案,大于100例。
III期:治疗作用确证,确定有效性安全性,大于300例。
IV期:新药上市后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确定副作用,大于2000例。
五.新药监测期
新药生产申请获批后,就可以进行试生产,申报物价上市并进行销售, 但在上市后(有些药品FDA会要求进行临床IV期试验)会进入新药监测期。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考察处于监测期内的新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每年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监测期自新药批准生产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
对于疫苗或者仿制药而言,临床前研究之前的相关步骤,会有一定差别,对于疫苗,尤其是新疫苗而言,研发阶段也是相当漫长的。
为什么印度有便宜仿制抗癌药而中国没有?
在很长一段时间,“格列卫”、“易瑞沙”、“多吉美”等抗癌药物,除了昂贵的品牌药,只有印度才有便宜仿制药,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有两个原因,第一,印度仿制药水平很高;第二,印度政府不作为。
正常情况下,仿制药必须在品牌药的专利过期以后才能上市,不然专利岂不是成了摆设?但印度政府不吃这一套,它搬出了专利法中最狠的一招:强制许可。
“强制许可”这个条例最初的意义是为了防止落后国家因为买不起专利药而无法保证国民基本医疗和国家安全,通常是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时候使用,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等。不少国家对抗艾滋病药物都是“强制许可”,卖得非常便宜,保证大家都能使用,其中不仅有非洲国家,还有泰国和巴西这类不是特别穷的国家。
事实上随着印度加入WTO时也承诺了对药物强仿的时间限制,在近几年也可以看到最新型的药物如9291之类的仿制药都慢慢转移到孟加拉处,印度也开始了对新强仿药物的限制。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91Miracle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