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 教育是一件需要陪伴的事业
2016/11/14 秋叶大叔

     主题:有温度的知识型IP,职场在线教育新物种

     关键词

     职场教育 | 职前教育 | 大学生

     图文约3000字,建议阅读时间20分钟

     北京GET教育科技大会主题发言

     牛人说:教育是一件需要陪伴的事情。

    

     英语啪啪啪创始人覃流星:要找到有颜值,有网络上大家不讨厌的个性标签老师,然后不断强化和打造老师的个人影响力。

     清华物理名师刘杰:每个网红老师都必须会鸡汤。网红教师你和他说一句晚安,他能激励一个月,你每个月说一次,他能激励一年。什么都陪学生聊,老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一种动力。教育行业单纯做网红,做爆款是没有意义的,教育毕竟是一个服务业,必须要解决学员的问题,能解决问题才能让教育做下去。

     新精英规划创始人古典:好的内容、一年几次影响力事件,加上陪伴社群,构成了IP三要素。社群很重要,粉丝需要持续听到你的声音,粉丝也需要持续听到你周围的人在讨论谁。教育是一种陪伴性产品。

     秋叶PPT创始人秋叶:教育需要陪伴,陪伴造就温度,温度演化成社群,社群需要激励,然后延长产品线,让学员因为热爱自发购买。IP是标签,爆款是结果,服务才是教育核心竞争力。

     职场教育需要有温度的知识型IP

    

     下面是我在GET2016教育科技大会上的PPT,本文依据秋叶现场发言核心观点改写。

    

     很高兴能来到今天的现场,聊聊现在最火的话题,在线教育、社群、网红、还有IP。

     我想和各位分享,作为专业的知识工作者,我们到底有没有套路,战胜各位颜值担当,各路网红,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能站在这个讲台,应该是因为是我在网易云课堂的在线教育工作,我选的方向是职前教育。

     其实我们规模真不大,一个武汉的小团队,三年努力,开发了十来门在线课程,累积销售量突破了千万,学员总数超过了8万而已(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大促破了9万学员总数量)。

     我之所以选这样一张办公室的图,是希望有一天我的团队也能拥有这样的会议室,不用像现在一样,天天挤在一个创业孵化器,一张长桌子,八个人,每个人每个月160元一个工位。

    

     很多人眼里的秋叶PPT团队,发展曲线像左图,看起来好像是一路向上,前途一片大好,虽然总额并不大。

     我们眼里的秋叶PPT团队,发展曲线近乎是一条平平的直线,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2014年,我们没有大促,《和秋叶一起学PPT》课程日均销售不过10人,到2015年,日均销售20人左右,今年日均销售总算艰难达到30人。

     这个发展速度无论如何不能说是赶上了风口,我们对2017年的期望也不过是希望能日增40人。

     我们的业绩增长更多来自新课程销售和老学员追加购买,而不是市场的爆发。

     当然整个教育市场热度在上升,所有做在线教育的朋友,应该感觉得到2015年开始在线教育市场的钱开始好赚了,所以不是我们业绩有提升,是整个市场在开始形成,每一家只要没有犯低级错误,日子都开始好过了。

    

     很多教育品类开始赚钱了,但有些依然还很艰难,我们做的职前教育就属于这个品类。

     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眼里,教育行业是一个用年龄段划分的市场。

     最好的市场在幼教、K12、考证考研(大学)、职业认证(公考律考),这些是刚需市场,而我做的是职业能力教育这是教育市场里面看上去很美,其实非常难做的一个市场。

     看上去职场技能课程品类几乎是无限的,而且大家也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从18岁你可以一直学习到88岁,覆盖的人群也最多。

     但恰恰是因为没有年龄段的限制,没有职业的限制,这就使得职场技能教育大部分内容一不和升学有关,二不是加薪求职强相关,也就使得职场技能教育,并不是刚需市场。

     刚需教育市场,如果你做出教育品牌,学员缺乏议价能力,他必须买教育产品,而且想买最好的教育产品,必须接受品牌溢价。

     而非刚需教育市场,即便你有了品牌,你还是缺乏足够的定价能力,因为学员可以不学,他可以用这笔钱买书,看电影,或者随便做点什么让他开心的事情。

     比方说我们刚刚在双十一推出的新课《轻松手绘:用简笔画提升你的竞争力》和《职场精英必会的18种思考模型》,学会这样的技能当然很好,但似乎不会也不影响我升学或者求职,还不如双十一买点东西让自己开心。

     反正我不一定要买课程。

    

     那怎样看待职场技能教育这个市场呢?

     我个人认为在职场技能领域,作为个体的内容创业者,存在很多小而美的创业机会

     这个领域不会出现大的巨头,职场技能在线教育平台会逐步收敛到有限几家,但会出现很多有温度的内容品牌,他们和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创造小而美,有温度的教育内容品牌。

     未来的职场技能领域,会是一个会是一个“优质平台+优质内容”共赢市场。

     优质平台负责流量导入,每个方向培养1~5个优质老师,优质老师负责课程口碑维护(运营体系),双方1+1>2。

     像目前这样,很多在线教育平台把自己搞成一个大电商平台模式的,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对于智力服务市场,永远只需要推荐最好的产品,而不是最全的产品。

     在这个市场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无限的选择,而是我们要最棒的。

     让你的平台给人留下这里的老师是最棒的印象,比开发一千门新课程更重要。

     最棒的老师反而更重视和珍惜的自己的学生,他们懂教育,知道教育需要陪伴,也愿意花时间做好服务,而不是只想着挣快钱。

     平台做好流量导入,教师做好教学服务,是最理想的模式。

    

     很多人认为教育是一个万亿产业,这可能没有错,但是认为职场教育是一个大产业,我个人觉得有点问题。

     我觉得职场技能教育产业像一个大饼,但你一头扎进去,发现这个饼上你只能吃一个小芝麻,想拿下整块大饼,几乎不可能。而且这个小芝麻,你进去后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想和你一起抢。

     像新东方,语言类培训为主,2015年的总产值,也不过是80多亿,今年应该有机会破100亿人民币,就产值而言,并不比很多传统行业企业大。

     职场技能市场上缺乏领导品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欲望,需要大量的刺激和诱导,最麻烦的问题是,很难收高价。

     为什么,我们前面讲过,这不是一个刚需市场。但英语是喔,但英语培训行业老大也就是100多亿,所以对职场技能培训不要有妄念。

    

     职场技能这个市场的人群,要么缺乏支付能力,要么习惯单位买单,这是做职场能力在线教育市场的大挑战。

     这么多年这个市场叫好不叫座,市场规模偏小。

     我们注意到这三年来职场技能课程平台也很努力,走过了刷脸、刷流量两个阶段,慢慢开始出现刷口碑的课程,比如我们秋叶PPT团队的系列课程,很大程度上是靠学员口碑推荐而生存下来。

     2014年,在线教育平台在抢夺瓜分名师资源,借助名师的微博微信或线下影响力自带流量,好比明星作者出书靠的就是个人名气。

     2015年,在线教育平台纷纷出台各种大促活动模式,比如结合双十一搞优惠促销推广,希望扩大付费学习人群,培养用户的学习习惯。

     2016年,有的微课发现借助微信导流模式能快速发展。

     上半年有人开免费微课,通过各种在线分享导流购买付费课程,效果不错。

     下半年有的平台推出精品课程,选择和微信大号合作,请大号推荐,提供专属导购统计,然后依据来自专属导购的购买人数进行广告分成,效果也不错。

     这种微课模式最大优点是完全捆绑微信,支付非常便利,只要你被文案打动,两步就可以完成购买,但是真要持续进行学习,也需要登录微信菜单找到课程后一课课开始,微信端学习体验并不便利。

     我们认为这种微课模式,虽然能够短期爆款,但是作为学习产品,付费过于便捷,基本属于冲动消费。对于缺乏购买门槛的学习产品,缺少一种我要认真学习的仪式感,所以很多人购买以后,会忘记了学习。

     几次冲动消费后,这些消费者反而不会再去买课程了。从长远看,我认为这样推广课程对教育市场培育是一种伤害,因为它是基于流量的变现,而不是基于教学口碑的传播带来的。

     另外这种流量没有针对性,购买人群背景太分散反而很难形成学员社群,教育里面同伴社群互相学习激励又特别重要,如果大家发现身边的人都没有人在学习这门课程,坚持的动力也会大大弱化。

     如果后续服务不跟上,经过几轮推广后,消费者会变得谨慎,不再轻易进行冲动消费,结果就是这两种微课产品的转化率都会下滑。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判断。

    

     刷脸不够了,流量又刷不起,我们的选择是主动在这个市场争取一个年龄段的人群持续运营——我们的目标受众是大三大四到职场1~3年的人。

     这个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支付能力低,做好运营还有三个大挑战!

     如何设计成本结构?

     如何吸引精准流量?

     如何累积学员口碑?

     因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支付能力低,我们不得不把产品设计定义为一个基本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最高不超过199元也能提供完整教学服务体系?

    

     对策一:开发教学体系,而不是一门在线课程。

     体系化的教学设计才能结构化降低成本,明白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我们认为教学体系必须包括“”纸质教材+同伴环境+在线教学+学员答疑+作业批改+动手实践+考核发证“七个环节,我们在线上每一门课至少要包括“”同伴环境+在线教学+学员答疑+作业批改““四个环节,像《和秋叶一起学PPT》课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七个环节的构建,比如百度“”群殴PPT“”就可以看到我们设计的PPT课程动手实践环节。

     建立学员社群答疑分享会增加运营成本,带也带来二次购买和学员口碑转介绍,节约了营销成本。

     给学员改作业也会极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很多学员会看到深夜1点我还在微博上一一批改作业,但积累在微博上的作业又成为我们在线课程最好的口碑,又节约了我们营销成本。

     比如你们可以去微博搜索话题“”和秋叶一起学PPT“、“”轻松手绘“看看我们累积的作业数量和质量,还有新课程交作业的积极程度。

     ”建议想详细了解我们教学体系设计的人,看我写的《互联网+:秋叶课堂:我的网课创业》,我就不展开了。

    

     对策二:“:打造个人IP,运营学习社群

     现在的学员有三个特点:1、愿意为原创付费;2、喜欢小额赞赏自己喜欢的人;3、喜欢有温度的老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造IP型教师,提升教师的个人品牌,加强教师和学员的互动,围绕教师建设他的粉丝社群,逐步培养圈子里的学习文化,互相激励,互相成长。

     我们要找到在专业上有积累,在网感上有天赋的老师,我们提供运营团队支持,快速打造出知识型IP。

     然后才能围绕知识型IP建设“有温度的IP+有输出的社群”的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

     一旦围绕IP建立好社群运营+个人品牌运营,将极大节约营销推广成本。

    

     知识内容产品,如何突破报名困境?最终还是要看口碑。

     口碑靠什么做到?——一个指标,也是需要我们挑战最难的指标:作业完成率

     有作业完成率,才有教学质量。

     不提作业完成率的在线教育,都是伪教育。

    

     在线教育行业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我们期待风口,但我们已经做好教育是一个慢成长市场的准备。

     不要紧,慢慢来,比较快。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看看秋叶PPT团队是如何培养有温度的老师的,请看90后有乐老师的故事《去年我还在山西挖煤,今年他们叫我动画小王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秋叶大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