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逃离抖音吧!
2022/11/27 7:37:48 秋叶大叔
今天流量最大的渠道是谁呢?——是抖音平台。
所以全网都在为抖音狂,但真正理解和看懂抖音的人很少,我今天就给大家深入讲一讲我对抖音的一些看法和判断。
有没有渠道帮你持续推广带来新流量,是一个人能否持续赚钱的关键抓手。
产品好意味着你的产品有口碑,成本低,有利润, 交付能力充足,但是好产品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
很多人做了产品,依赖自己的影响力去推,推不了多久,就发现卖不动了,为啥?
第一个要检讨的是不是产品口碑不好,产品不行,肯定卖不动。
不要默认就理解为你的投放渠道有问题,也许产品就不行。
如果产品口碑OK,那么就要看是不是价格太高了,压制了需求。
最近特斯拉着急拉业绩,在国内想到的招就是紧急降价,逼大家在新能源政策退出前下单。
如果降价也拉不动销售,那说明你过去的流量池枯竭了,你需要找到新的流量池。
能够给你稳定带来新流量的方式,就是好渠道。
自媒体只是渠道的一种,线下门店也是渠道的一种,商业合作伙伴也是渠道的一种,甚至政府资源也是一种渠道。
问题是很多人以为自己缺流量是因为缺影响力,只要把个人品牌做起来,就能解决问题,这也不对。
有个人影响力,不等于你就有流量。
两院院士都有个人影响力,在专业范围内个人品牌也响当当的,但是他们真去网上直播,也没有流量。
还得发动学生来喊人,你看,能带来流量的学生,就是给院士直播拉流量的渠道。
要理解渠道,就得看懂有流量的渠道背后的规则,你看得懂规则,你才能知道如何用好渠道。
要搞定渠道的流量,就得懂这个渠道的规则。
我们团队在职场技能领域影响力还不错,很多人跟着我们学职场技能,像PPT,Excel,PS,写作等等。
目前我们新媒体矩阵秋叶PPT,秋叶Excel,秋叶Word,秋叶PS,在主流新媒体平台, 像微博,公号,头条,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都算是头部账户。
我们主要是靠做内容换流量的模式,不依赖广告投放。
而且我们在多平台分发,从不同平台获取流量,也是不想太过度依赖某一个平台,增加自己抗风险能力。
所以我们对不同的平台都相对熟悉规则,在大家眼里,就好像秋叶大叔的团队哪个平台都玩得转一样。
不是我玩得转,是我们团队相对熟悉规则。
今天所有的平台都要重视广告投放,用“内容+投放”的打法会更好,只做内容,不能起量,依赖广告,越来越贵,两者结合,才有回报。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很多人看不懂。
很多人对我有一个非常好奇的问题:秋叶大叔,为什么每一次互联网的风口你都抓住了?
其实搞定微博,我是蒙的。抓住公众号我是试着玩,没有想到玩出来了。
后来入局抖音我就不算是蒙的,我知道短视频时代来临了,虽然不懂,但必须投入。
2018年,我就开始带团队做抖音,一直做到今天,我们秋叶团队还是抖音每年都在推荐的典型,从2018年到2022年,抖音这五年,我们团队从未缺席。
在抖音上坚持五年容易吗?——真不容易。
我比的不是爆发,而是我一直都在。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抖音生态的认识,对抖音打法缺陷,对抖音未来流量运营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抖音生态流量真大,缺陷也大。
借用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劝他去做抖音,因为流量最大的爆款之地,就在这里;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劝他去做抖音,因为流量今天有明天没有,变化太大了。
今年时不时传出各种逃离抖音的评论,好多人转战其它平台。
首先我得表明态度,我说“逃离抖音”是一个标题党,一个噱头。
抖音现在依然是一个新品类,新品牌,做出影响力,最应该去博的阵地。
只需要回忆一下今年冒出来的成功的商业账户,基本上都是来自抖音,B站,小红书,其中抖音的比例最大,影响力也最大。
比如刘畊宏,董宇辉,趣店罗敏,T97咖啡的大嘴妹,最近的张兰,都是抖音上起来的。
如果你要把生意做大,不可能放弃抖音平台的。
当然做抖音,大家应该注意到我说的是“博”字。
其实我们团队是一直在做抖音,我们一直在博。
2018年起号做秋叶PPT,秋叶Excel,秋叶Word,现在还做了秋叶PS,秋叶剪辑等账户,我们一直坚持做原创内容,走“剧情+干货”的品牌号打法。
2018年抖音涨粉很容易,但缺少变现通道,只能接一点广告。
2019年抖音推出抖音小店,我们靠原价卖正版书能赚到一点小钱。
2020年抖音鼓励做直播,我们只要开播就能得到流量扶持,当时主播少,也能赚钱。
2021年抖音鼓励品牌自播,鼓励投放千川放量,我们差不多是第一波去做Office这个品类的,每个月都能把299元的书课包卖到百万流水。
2022年我们直播就不怎么做投放了,因为ROI跑不平,但是我们推出了适合抖音的爆款图书《秒懂Office》系列,通过短视频+投放带货,每个月可以走1~2万单图书。
从2018年到现在,我们总共在抖音上收入不到3000万。
是不是有点意外,盘子太小,对不起大家,不像在外面一说都是单月破亿什么的。
我们秋叶团队在抖音上不算顶流,也没有赚到什么大钱,我们可能是非常稳健的一个团队,从2个人的团队到今天20个人的团队,至少从18年入局到22年,5年时间,我们团队销售业绩稳中有升。
那么重点来了,收益呢?——这个我们承认我们在抖音赚钱越来越难了,业绩增加了,但没有啥利润。
这3000万里面,给抖音广告费就1000多万,图书+物流成本1000多万,我们算算5年来,总共开了80个人的工资吧,赚了不到1000万,都给员工发工资了,所以我感觉我还是很努力地在创造就业。
但我真的赚了很多宝贵的经验,3000万换来的经验,各位要好好听。
抖音赚钱难,不是难在出爆款,而是难在持续稳定性。
出爆款对我们秋叶团队,家常便饭,几万赞我们都不激动的,出多了就发现不太对头,抖音不像微信,爆了就爆了,似乎没有啥沉淀。
我在2019年5月份就做过一页PPT,我当时把抖音平台和电视台对了对比,我把图发大家看看。
3年半过去了,这一页PPT判断过时吗?
我认为没有。
抖音网红对标就是电视明星,造神快,滑落快,长红难。
短视频时代没有读者,只有观众。
短视频给大家信息冲击强,情绪认同特别强,但在思考层面反而不如阅读文字。
阅读文字,人会认认真真去和另一个人对话,会对另外一个人建立基于深度思考上的长期认同。
短视频可以通过策划,剧本,外形去包装一个人,有演技有外形特色的人更容易冒出来,但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内涵,有深度,这个不好说。
短视频时代人是想打造个人IP,但大部分人都是流量网红。
好比娱乐圈,这个圈子看重的是受众多不多,至于谁是明星,根本不重要,今天你是爱豆,明天你也可以塌楼,没关系,马上有新人填补空白。
在抖音做内容,其实平台也不在意你能不能长红,只要有人能填补你离开的空白,带来新的新鲜感,哪怕本质是旧瓶装新酒,就可以了。
为什么短视频时代人更容易成为流量网红?
对于做内容创作的人来说,长期保持新鲜感,是会把人逼疯的事情。
做内容的人,需要情绪充电,灵感充电,才能不定期爆发。
但是抖音算法需要你保持稳定的节奏输出,这种算法对内容创作者本质是一种压榨。
反正中国人口多,你不行了,马上有人顶上来。没有这个人口红利,抖音这套算法还真玩不转。
所以做抖音,要保持稳定性,第一个挑战就是内容创作者想稳定且有质量的产出,太难了。
抖音对创作者不是一个特别友好的生态,但抖音对商家也不是一个特别容易扎根的生态。
抖音生态是超级庙会模式,淘宝天猫京东是超级卖场模式。
就算你的内容产出稳定,质量合格,在抖音上赚钱还是很难,为什么?
是抖音的流量模式决定的。
抖音竞争很残酷,为什么很残酷?
因为是全品类竞争。
抖音是庙会模式,庙会模式是随机逛,看到什么新鲜有趣的,只要在自己承受能力内,就随手买,不用记店家,反正下次也不一定会遇到,就看谁家会吆喝,是一种冲动消费模式。
天猫是卖场模式,卖场模式是主动找,提前想好自己要买的,货比三家强调三包售后,认牌子,认老店口碑,就看哪家真实惠,信誉好,就把店铺收藏起来,是相对理性消费模式。
在天猫平台,很多流量是主动搜索的,消费意愿强,别看流量不如抖音大,但是老客户多,成交金额反而高。
天猫平台就可以把不同的关键词流量按品类区分,不同的商家分赛道,在不同的流量池里竞争。
就好像我们去线下大卖场,不同的购物需求去不同的楼层,同一个楼层不同商家直接竞争,不同楼层之间,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购物需求,不但没有强竞争关系,反而是一种流量互补,人气越旺,大家生意越好。
对应在天猫电商平台,流量是只在同类商品搜索流量里面去竞价。
比如你是卖衣服的人,那么花钱买流量的商家,都是卖衣服的。在同一个品类下竞价,大家成本是比较透明的,会更快达到一个均衡点,大家都能赚点钱。
抖音是庙会模式,等于是全品类竞争,因为你逛街时,你也不知道你会买什么,就是看逛到哪里开心, 要么东西要么好玩,要么东西真实惠,要么根本不用担心售后,直接就买买买。
这就意味着在抖音做投放的时,你在跟谁竞争?
你在和所有的商家在竞争。
如果你在和所有人竞争,你即便赢了你们全部同行,也不一定能打败抖音上的王者。
以我们教育赛道为例,一个年轻人,一个月还多了三百块存款,有一些年轻人想投入到学习上。如果去一个学习平台,他无非是选哪门课跟哪个老师学而已。
但是在抖音,有各种诱惑,吃喝玩乐,来呀,快活呀,别浪费这大好青春啊。
我一个教别人PPT的,竞品不止是同行,还有教其它课程的,还有卖吃喝玩乐的,太难了。
产品要脱颖而出,全靠主播才(yan)艺(zhi)出众。
为了快速抓住大家注意力,引导冲动消费,话术必然要精心设计,如果要说很多抖音直播话术的关键,一句话就讲完了——如何在不违法广告法的情况下诱发人的购买冲动?
答案就是基本上都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现在抖音上的名师一个个都像学了脱口秀似的,甚至有人到处分享抖音卖课经验——让学员免费听最好最贵的老师直播卖免费体验课,让省钱的兼职助教带大家花正价学网课。
这个经验显然不符合学习者的预期,能够短期带来业绩增长,但很难持续经营,我们秋叶团队不选择这种模式。
我们选择是能做到多少,就承诺多少,直播是谁讲,后端课程也是谁讲,代价就是成本真的高,投放就跑不过同行的ROI。
但我不认为我就该简单骂抖音是劣币驱逐良币,你用对的方式做产品,不等于你的产品就做得对,产品好不好让用户去评判,我们自己不给自己打分,学员会打分。
做产品少谈情怀,还是看续费率,还是看能不能一年年生存下去,还能发展,把评价留给市场的用户去做。
即便是用过度承诺的方式赚到第一桶金,为了让产品持续生存下去,一样会有非常优秀的团队选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服务成本,打造教育品牌,最终大家是不同的路径,得到了差不多的结果。
时间才是验证一个人成色最好的尺度。
不过即便你有耐心,很努力,也用心,在抖音上也很难持续红下去。
抖音的算法不允许一个人长红不衰。
就算你的主播心态良好,产出稳定,而且也能跑赢大部分竞品,你在抖音上也很难长红。
抖音明显是吸取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的教训。
什么教训?
粉丝在大号手里,粉丝直接和大号接触,大号影响力起来了,赚的钱都是自己的,有钱了,人膨胀了出了问题,平台反而有连带责任。
平台要承担生态建设成本,还有巨大的监管成本,却分不到钱,显然这个收入回报比和责任不匹配。
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微博。
所以微博是最早转向信息流算法的图文自媒体平台。
今天很多自媒体平台,像知乎、头条、百家号、公众号,这些统统都叫自媒体平台。这些自媒体平台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改变:他们统统变成了信息流。
什么是信息流呢?
就是我觉得你喜欢什么,我就推荐你看什么。
信息流时代深刻改变了粉丝的价值——让读者关注你的账户难度大大增加了,而且让关注你的粉丝价值大大贬值了。
比方你有1000万粉丝,今天意味着你拥有流量吗?
答案是NO!
比方说我有1000万粉,这些粉丝能看到我的内容吗?
很可能看不到。
你在微博有1000万粉丝,当然厉害。
但你不投广告,一样直播没人来。
粉丝不是当年的粉丝了,铁粉在哪里?铁粉是你的朋友圈
微博发明了一个广告工具,叫粉丝头条,你花钱投头条,就能让你的粉丝看到你的微博。
这个玩法就是抖音“抖+”的前辈。
微博这么一改,粉丝的价值就变了,粉丝从真正关注你内容的人,变成了读者的一个标签。
粉丝的本质是意味着给你的读者加了一个标签,这个人曾经对你有兴趣。
你有1000万粉丝,不代表你的文章有1000万人看见,因为算法不一定会推送给他们。
所以你要想方设法地在一段时间内“花钱”提高他多次刷到你的概率。
如果他多次刷到你还给你点赞,还给你评论,那算法会认定他是真的喜欢你,那以后真的推荐你的内容给他看,他们会依据读者行为决定是否推荐你的内容给到大家。
在微信公号里,这类老读者就定义成“常读用户”。
所以今天你有粉丝的真实含义是算法给这些人打了一个标签,它使得你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可以比没有标签的人更精准。
我有1000万粉,意味着我投放广告的时候,我可以优先在过去认可我某条内容而关注我的粉丝里面投,我相当于已经做了一轮筛选。
这个筛选使我的广告投放效率比没有筛选的人高10倍。
看懂这个残酷的真相了吗?加粉快,你才有资格花钱。
从这个意义上讲,抖音算法让粉丝贬值了,让关注这个行为也贬值了,大家甚至都不怎么去关注新账户了,反正算法会推荐我喜欢的内容过来。
平台推荐素人作品,要么你的某条内容真的爆了,能帮平台留住人,要么你愿意为你的粉丝看你的内容付费,平台可以收你的广告推广费。
只有能导流到私域的人,加入微信和朋友圈的人,价值才相当于原来自媒体所谓的铁粉。
抖音今天的算法其实是不鼓励一个人长期靠粉丝影响力就能赚到足够多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热度很高,又没有给平台创造价值,那么算法可以让你的热度慢慢流失,直到你愿意为你的作品推广花钱。
等你养成内容推广付费习惯后,算法也会避免你长期占据头部,避免像淘宝一样,过度依赖的李佳琦和薇娅,一人敌一国。
抖音就是要让这个生态里面,让最拼的人,最狠的人在上面持续冒出来,打造新的造富神话。
如果你不够拼不够狠,中国有14亿人,总有人愿意站出来取代你。
这个逻辑很多人看得明白,所以抖音上很多人就是短期打法,能薅到流量就All in ,一旦缺乏回报就转向,反正可以做的产品多得很,一个主播不行了就换下一个主播,不是非要在一个阵地上死战。
抖音也不怕大家这样,反正源源不断有新人冒出来,大家反而觉得抖音有新鲜感,有机会出头,这恰恰是娱乐圈的游戏规则。
一大群人在玩一个“鱿鱼游戏”,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机会成为那个幸存者,但真相就是在走向顶流成功的路上,到处都是炮灰,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我认为抖音这种打法,最多一年后也会遇到瓶颈。
为什么呢?
因为共同富裕时代来了,舆论上就不会鼓励让一个人赚很多钱。平台也不得不适应大环境的要求。
如果一个人在抖音上一年也挣不到一百万,大家还会那么卷吗?还会那么拼吗?还会那么为了钱就不要命吗?
互联网公司期权不值钱了,马上员工就不愿意 996 了。
普通人只有能看到高增长,才愿意不要命的奋斗。
等整个政策不允许你暴富的时候,抖音平台的转折点就会来临。
下面我说说,我理解的抖音智能投放下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做抖音投放多的人,会发现用抖音智能投放,比人工建立计划有时候更管用。
是啊,谁能比得过大数据系统来分析到底怎样的用户匹配你的产品呢?
投手的价值越来越多不是在做投放计划,而是在做投放内容策略,用精准的短视频内容,直播间策划来吸引精准的目标客户。
这其实要求我们去找“数据分析+内容策划”型投手,这样的人很难找,也很难培养。
如果按市面上主流的抖音分享,大家要做的模式也不复杂。
1、先选一个适合抖音投放的品,有卖点好设计话术,有投放佣金空间,消费者决策成本低。
2、拍能带货的短视频,如果效果不够好,那一定是短视频创意还没有做够,继续拍,直到产出一条转化比合格的短视频。
3、用千川广告加速这条创意,尽量让更多人看到,放大销售额,做大现金流流水,摊薄供应链成本。
4、创意效果下滑,换新的合格短视频,建新的投放计划,继续这个循环,直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这就是抖音投放的基本逻辑,也就是明规则。
那么潜规则是什么呢?
算法效率越高,产品生命周期越短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就是如果你成功通过抖音推广,让算法理解了你的产品适合怎样的人,那么算法会非常高效的在几亿用户里面帮你找到有可能感兴趣的人,你的产品真的有可能一下子卖爆。但是问题就在于算法效率越高,越容易把可能购买的用户全部筛选出来,也就意味着后续购买的空间就没有了。除非你的产品品质极好,又是复购型的,服务又跟得上,你才会越做越稳。否则你会短期爆发,但这个爆发等于是把过去三年的业绩,集中在一年消化,透支了未来的潜力。为什么在培训行业,很多老师都是高开低走,被迫转型,或者被新人替代,就是一下子透支了消费潜力。抖音老司机,也不会听别人每天卖多少的宣传。别人一场直播播了几个小时,卖了多少单?客单价是多少?总成交金额是多少?数据都是公开的。你先看看人家到底卖多少,多看几个月嘛。有的账户卖课好厉害的。去年全盛时期一个月卖1000万,今年再看,一个月100万都难。有人说他就不能想办法稳住吗?抖音的逻辑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你把你一辈子的好运三个月吃光,得把钱存下来,慢慢花。
问题是人赚钱的时候,那会想到钱还可以赚不到?还是突然就赚不到。
所以做抖音的人,都特别没有安全感。
2.抖音后期投放成本会越来越高
抖音广告主打冲动型消费,如果有效,往往是第一波人群转化最容易,转化率最高。然后就需要重复轰炸,才有可能带来持续转化,这个时候转化率会下降,带来转化成本增加,转化量减少。这就对运营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产品成本是逐步增加,而不是随着规模扩大,成本逐步降低。传统生意往往是开局很难,等走到一定规模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盘子,然后持续优化成本,提高利润率。抖音这个盘子规模大了,投放成本很容易增加,把利润吃光。做小而美模式吧,因为是全平台全流量竞争,你不积极进取保持狼性,你会被新来的人取代,你守不住。
3.抖音随机性中奖模式培养了人的赌徒心理
张一鸣说过一句话:算法是没有价值观的。其实算法是有价值观的,抖音文化叫“大力出奇迹”,背后的价值观其实很简单——社会达尔文主义,谁赢帮谁。必须得承认,一个好的算法设计目标一定是希望留住客户,而不是让客户觉得赚不到钱离开。算法一定会想办法让客户赚到钱,而且尽量接近他赚钱能力的极限。但一个聪明的算法会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算法设计好不好?1、让你先尝一点甜头,逐步沉湎进来;2、然后让你慢慢输,等你突然发现连本钱都快输光时,又借钱给你体验到一把翻本的快乐。3、如是几次,人就形成了一种信念,只要我抓住一次机会All in ,我就有机会赢回全部。我说的不是抖音喔,也不是股票喔,我说的是赌球喔。对于一个掌握全部信息的庄家,赌徒是很难有机会赢的。庄家最合理的策略是让赌徒总是愿意把赚的钱尽可能多花在赌场,然后留一点点钱给自己花,毕竟还得赚钱才能再来赌。算法是没有感情的,但是没有感情的算法一定会发现如果在恰当的时候给人甜头,一定能促使人花更多的广告费,而且不愿意走。这就是算法会发现利用人性会更快达到边际平衡点,在经济学上意味着边际平衡点就是你的成本和收入是差不多的。换到生意上讲,你作为老板,也许规模越做越大,不过是一次次在更高水平迭代,然后再一次达到你的利润边际平衡点。很可能你就没有赚什么钱,你就赚了一个流水,还不如你的主播赚得多。所以这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来教你做抖音赚钱,而不是发现抖音这么好赚钱,自己拼命加油干,把时间花在更有产出的地方啊。其实很多人也隐隐约约感觉到抖音上不好赚钱, 所以发明了一些做法,比如:用数量对抗不确定性,就是多拍短视频,拍的多了,总有捕捉到算法BUG的机会;或者培养主播矩阵,也是差不多意思。但这个事情大家往往忽略了量变会带来质变。人多了,管理成本会增加很快,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这个模式很多人玩不转。我就是属于管理能力比较弱的,就玩不转这些模式。像我这种想打造长期品牌的人,在抖音上顶多就只能做到一个盈亏平衡,那我怎么才能赚到钱,让团队活下去呢?所以我们团队的做法,不只是拥抱抖音,而是做相对优质的内容,去多平台分发换多元化流量。形象一点就是:我们宁可做海王,每天陪不同妹子,也不做专一的直男,被渣女PUA。你们说抖音像不像渣女,很多全情爱过抖音的人,像不像被PUA的直男?哈哈哈。
我们陪不同的妹子就是拓展新的渠道,不让自己吊死是一棵树上。
抖音这么难做,那么破解之道是什么呢?
抖音做得越好,就越必须做全域流量打法。抖音这么难做,那么破解之道是什么呢?当然我们要继续做好垂直内容,吸引精准人群,做好选品,匹配高转化话术,培养有人设,有个性,能拼能打的主播。但要做大,目前新的思路就是全平台开店,就是把内容分发渠道和电商带货渠道全平台铺开。观察一下东方甄选就会发现,他们在抖音上火了,马上同步开通了视频号直播,现在视频号直播间也有一定稳定流量了,马上要入驻淘宝,等于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借助自己的IP影响力去辐射,最终在每个平台都把“东方甄选”的牌子打响,让大家记住品牌,而不仅仅是主播。主播会过气,但品牌店铺的口碑,好评会一直留下来,让信任的老用户还回来买。包括最近交个朋友,也开始入驻淘宝,这不是个案,是一个趋势。这个事情说明两点:
1.平台现在因为反垄断法,不能对大主播强制要求“二选一”了,平台对头部主播的控制力在下降;
2.大主播也担心平台流量红利会过去,导致业绩大起大落,更愿意选择多平台布局摊平流量的波动。
如果今天做电商,你最好是所有的平台覆盖,这样保证每个平台搜到你的独家产品的时候,你都想办法显示在最前面。当一个消费者在京东上看到你的品没有买,在拼多多上看到你的品也没有买,但是在天猫上看到还是你家牌子排在前面。你觉得他买谁的?他会买刷到最多次的那个品牌。
东方甄选现在开发自己的APP了,他们觉得把流量留在自己手里更有安全感。
这个叫自建渠道。
所以今天做电商很累,所有的平台都要开店。所以我的团队现在开了 30 家电商店,抖音快手微博小红薯全开,每年光押金都交 100 多万,好多店还得养,不能马上赚钱,但你不开也不行的。铺渠道对一个人的实力是有要求的。跟大家讲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叫爆品的溢出效应。当一个产品在某个平台卖爆的时候,每个平台上都会有人搜这一款商品买。如果你不想把这个爆款溢出效应给浪费了,你就应该在每个平台上面都开店。这个在传统营销里面叫铺货、铺渠道。以前,我们如果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一定会提前把线下覆盖的渠道全部铺到,这样才能把流量带来的影响力都变成销量。今天在抖音上做爆款相对是最容易的,产品爆了以后,有人会去拼多多买,有人会去天猫买。所以你要在天猫跟拼多多上面把店开起来,让别人搜索的时候还是能搜到你的产品。这些流量没有花广告费,赚这种溢出流量的钱,反而比花广告在抖音推广赚钱。去年底我建议卢战卡老师做了一套《社交资产》的书,他在头条、抖音上卖得很火,我就不声不响地开拼多多店,开天猫上架他的书,然后每天都可以卖好多单,还不需要花广告费。因为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第一时间把他的书上架了,所以这个书只有在我的店有,所以愿意到拼多多,愿意到天猫买书的用户都到我的店来买书了。现在这个逻辑已经被抖音知道了。抖音前段时间在全国喊了 50 个图书中盘在武汉开了个会。抖音非常诚实,他说你们在抖音上卖书不容易赚到钱的,所以你们应该拿到这个品的经销权,然后全平台铺货。这个品在抖音上爆了,会在其他的平台溢出。有人买了以后,你在其他平台上挣的钱,可以把在抖音上亏的钱补回来。今天做电商,只做一个平台,开一家店,那绝对是没理解短视频爆款的溢出效应。不过这个溢出效应在我们知识付费赛道,适合卖书,不适合卖课。书是标品,哪里便宜去哪里买,课程是认老师的,老师在哪个平台播就在哪个平台学。这个产品不一样,用户购买逻辑不一样,方法不一定容易复制。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用出版物在抖音上跑投放拿名单,曲线救国。全域流量打法,第一要做优质短视频带货内容,好的短视频可以在不同平台分发,如果都能产出,反而内容生产成本低。流量第二要在多平台做电商。很多人就说电商太累了。原因很简单,主流电商平台现在把店做起来都要熬。你开店平台会让你马上赚钱吗?不会。在线下开店,有个词叫守店。现在的电商平台开店也要你守,你守半年,你还不走,你的团队就养成了一个固定的工作流程和产出,能帮平台稳定创造业绩,平台才愿意让你有机会投更多的广告。所以电商平台要求你在 30 天内销售额保持相对稳定,而且要稳中有升,然后你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投放空间。其实抖音也差不多,抖音它要你的直播间先逐步升级,逐步达到一定的指标。你是某个级别的直播间,你就可以获得这个级别的流量扶持。如果你不熬,你不守,能爆发吗?几乎不可能。我个人认为今天做电商的逻辑就是三条。
第一,选对品,把它卖爆;
第二,提前铺好渠道,为拿全平台溢出的流量做好准备;
第三老老实实选适合自己的渠道守店,把每一个店的等级守到一个有可能放量的起点,再抓住机会投放广告拿到一波红利放大,然后吃溢出效应。
埋解抖音这个渠道的规则,也就能判断在抖音上选择怎样的打法才适合你的产品。
盲目去模仿别人的动作是无效的。
最后,不用担心秋叶团队在抖音上会不会被淘汰,很多人是爆红一时,我们的目标是笑到最后,其实我们既然告诉大家这些道理,自然是我们已经知道自己 转型模式。
想知道我们明年怎么玩流量,欢迎来2023年个人品牌IP营。
想要详细了解秋叶个人品牌IP营,也可以点击链接看这篇推文→《8年帮助了5000人打造个人品牌,2023年秋叶IP营又又又又又升级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秋叶大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