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链接 | 堪称史上最强商学院课程 听中国互联网男神畅谈企业家精神
2015/12/23 秦朔朋友圈

    

    


    

    


    

     16世纪,法文中出现了一个新词entreprendre(企业家),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1800年前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这样定义企业家的职能——“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以实现新组合为基本职能的人”称为企业家。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他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或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只是他的部分目的,他最突出的动机来自“自我实现”的心理,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以创新定义企业家,这也是截至目前最流行的企业家理论。

     创新并不容易,在熊彼特看来,“实现一个新计划,和根据一个习惯的计划去行动,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就像建造一条公路和沿着公里行走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样”,而只有建造公路的人才是企业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要创新,首先是观念更新,因为“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后,就会牢固地植根于我们之中,就像一条铁路的路堤植根于地面上一样”,它深深沉落在下意识的底层中,几乎是没有摩擦地传递下去。但是,企业家必须打破常规,以新的方式做新的事情。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说,从学术角度,最核心的也就是上面这些。

    

    

     12月17日上午,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我在现场聆听了一场以创新为主题的分论坛,我站在边侧的最前面,拿着iPhone录下了整个过程。这是我25年媒体生涯中,听到的最精彩的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对话。没有之一,是唯一。

     分论坛结束后,主持人张磊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脱口而出,“史上最强商学院课程”。

     在进入课程前,让我们先记住这些老师们的名字:张磊(高瓴资本董事长兼CEO,主持人),柳传志(联想控股董事长),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李彦宏(百度董事长兼CEO),雷军(小米董事长兼CEO),李思拓(Risto,诺基亚董事长兼CEO)。

    

     中国互联网有哪些自己的创新?

    

    

    

     张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新技术、新应用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尤其是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而世界互联网的创新正在由单极驱动向双极乃至多极驱动演变。那么,中国互联网有哪些自己的创新?

     【李彦宏:网购电影票,中国比美国方便】

     过去的互联网创新主要集中在美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呢?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竞争能力非常弱,运行效率非常低。但也正是效率低,他们比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公司更有开放心态,更愿意拥抱互联网,更愿意跟互联网公司合作。这就使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产业合作的时候,能做比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事情,比如线上和线下的整合,提升了用户体验,这在美国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例如订电影票,在糯米、美团这些地方,现在都可以很方便地订到电影票、选座位、付费,不用提前去卖票的地方买票。这也就是两三年的事。而网上买票选位,这在美国其实不容易实现。你在谷歌有一个帐户,要想买票的话,还得在另外一个网站上再注册一遍,非常麻烦,刷信用卡也麻烦。中国的网上支付比美国也要方便很多。所以,线上和线下产业的结合,是中国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创新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再举个例子,百度9月发布的“度秘”可以帮助你订酒店、餐馆,而美国的个人助理(PS)主要是跟你聊天,你说一句话它能听懂,人们就觉得满足了。

     【雷军:“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国有创新】

     我觉得发展中国家在很多领域有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怎么跟传统产业相结合,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中国公司还是体现了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比如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使用的频度和普及度都超乎想象,比发达国家更淋漓尽致。新东西过去是在美国出现,中国公司模仿和跟进。今天你会发现,中国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印度不是从美国学习,印度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做法可能是从中国学习。

     【马化腾:移动支付中国走在前面】

     最近有一个美国评选,评全球十大创新APP,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微信名列榜首。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互联网是美国发明的,很多创新确实是从美国开始,早期中国就是C2C(copy to China),但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深厚,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凸显。微信其实是亚洲国家最早使用且最丰富的。微信最近用公众帐号来连接服务,也是领先的。还有移动支付,微信支付跟阿里在移动支付这一两年的白热化竞争,大大推动了产业发展。相对来看,欧美这方面还是落后的。

    

    

     由于中国的产业没有像发达国家这么成熟,这么没有漏洞,所以中国反而诞生出很多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推动改善的巨大机会。比如欧美的金融非常成熟,没人提互联网金融这个东西,而中国却蓬勃发展,是因为金融行业还有很多待完善、待成熟的地方。

     【李思拓: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了全球野心】

     过去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希望把其他国家已经成熟的服务带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技术和服务本地化。这是过去的模式。现在在座各位企业家的公司,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有了全球野心,而且野心后面有非常缜密的计划和战略。比如说联想的服务器在全世界发展的非常好,小米已经进入了印度市场,20%的微信用户是中国以外的用户,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创新等等。这些创新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中国,也关乎整个全球的创新趋势。

    

    

    

     企业如何不断保持创新动力

    

     张磊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每个公司每天都会面临内外环境不断的变化和冲击,需要不断主动设立新的战略目标挑战自己,“各位是如何不断保持创新动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柳传志: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创新带来的颠覆】

     做企业的每年都要讨论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有好几个方面。比如政府的政策,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由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自己的行业产生了巨大颠覆。

    

    

     我在2000年前后,决心把做电脑的联想集团这块分出来。但我们也感到,考虑到当时的资金和各方面条件,真要在核心技术上领跑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我就想另外做一块风险性小的东西,让高技术这块放心地跑,我们作为股东不拉他们的后腿,不然是很难决策的。比如2005年并购IBM PC时,99%的人都认为风险很大。我作为股东代表其实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但真的不做的话,企业就像温水煮青蛙,就会死。幸亏当时我们进入了其他的领域,退一万步讲,真正做死的话,股东们还有别的活路。这样反而支持了杨元庆他们继续往前跑。

     【雷军:最重要的是你内心想要什么】

     我觉得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动力肯定还是来自于创业者和企业家个人。创业者为什么创业?一定是在内心有很强的激情和很强烈的使命感。我觉得是这种激情和使命感,使他们愿意承受各种各样的困难痛苦,包括在每个转折点上,能够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驱动力还是来自内心的答案。

    

    

     小米创办的时间比较短。对我来说,我要思考的问题是:是什么样的热情让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能够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去办公室上班?!所以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你内心想要什么。

     【李彦宏:白天想,晚上想,总在思考状态】

     雷军说的我非常同意,可能这是创业者的共性。持续创新也好,不断迎接挑战、度过各种各样的危机也好,对一个企业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创始人的心态。就是说你太在乎了,你特别想把这个事情做成,所以你白天也想,晚上也想,总在一个思考的状态总在看周边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我,总在看还有什么机会我失去了而没有抓住。有了这种心态,就很难miss掉一个不应该miss的东西。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它让你立刻感受到压力、挑战。所以我经常说,战略上最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一定要不停地问自己,从心里问自己,如果连续两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那你肯定出问题了。市场在迅速变化,如果两年你的答案不变,你这个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掉。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保持一种清醒,这样你就会有压力,你过得很难受,你老觉得这个东西不对,才能想新的办法,这样才有创新,这是一种企业家的本能。

     【马化腾:组织变革、鼓励创新、内部竞争非常有必要】

     中国很多企业现在还是第一代创业者在掌管公司,没有像欧美那样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包括企业管治、传承都已经比较成熟,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如果说一个企业只靠创始人的精神在支撑,那它的寿命和可持续性是蛮值得怀疑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机构、一个企业怎样从组织上、创新上保持它的活力。

    

    

     我们过去也走过很多弯路,差不多每隔七年要做一个大的调整,因为被形势逼得你“不做改变,就是温水煮青蛙”,会错失很大机会。你看着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过两年回头看肯定是做错了。我们最后总结的思路是,组织变革、鼓励创新、内部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你这个好像看似不合理”,“为什么浪费资源”,“两个在打架”,等等。但我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每个团队真的把事业当成和创始人一样来看待。他不是说每天起来就是为了上班而已,而是这个团队很早就起来,他们会想,别人比我早起我怎么办。当时微信有三个团队在做,微信这个名字早就定了,谁先做出来就给谁。结果广州先出来,其他的地方很遗憾,如果早一个月就是他们的了。我们给他们匹配了类似创始人的内部激励机制,比如说我们的游戏工作室的激励做了很多次改变,但我们不会像很多游戏公司给他们50%、80%的股权,激励太过反而会加速他们的崩溃。我们要适当激励,比如类似私募基金管理中的“二八原则”,20%的激励其实很适合内部团队。像我们的工作室,包括现在非创意产业的平台部门,我们也在思考怎么用“二八原则”来鼓励他们做出新的东西。有一个平台和激励机制,才能保持组织健康发展。

     【李彦宏】我看同一个领域里面,如果一个公司是职业经理人担任领导人,另外一个是创始人在负责,几乎总是创始人管理的那个公司更加成功。

    

    

     【马化腾】在IT领域确实是。目前看苹果或是微软,确实是创始人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总要思考可持续性,要想想你一个企业不能完全靠一个人,而且一个企业的发展方面会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人的脑子不是万能的,所以一定要用更多的脑子加入。

     【李思拓:变革的动力在于企业家精神】

     我不可能是诺基亚的创始人,不然我就150岁了,因为诺基亚有150年的历史,上市也100年了。但是我们也是一个刚刚3岁的新公司。我们同时是一个老公司,也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因为在过去三年间,这个公司完全被革新了。

     我自己也有一个公司,我在思考诺基亚问题的时候,和思考我自己公司的时候的思路是一样的。过去三年里我们收购朗讯公司。我们有十万名员工,而99%的员工三年前并不是诺基亚的员工,大多数的诺基亚收入和三年前的来源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是一个利润非常高、非常成功的公司,但是是一个全新的公司。我们变革的能力和灵活性以及创新性,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是整个团队的成就。现在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只有一个是老人,其他都是新进来的员工。我认为变革的动力在于企业家精神,我觉得这一点是很普遍的。

    

    

     比如说责任感。我成为诺基亚CEO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我有这个责任,其他人也是一样,不管是前台还是CEO还是清洁工,都需要有这种责任感。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坏消息就是好消息(bad news is good news),好消息就等于没消息(good news is no news),没有消息是坏消息(no news is bad news)。坏消息是好消息,因为你会知道将要做什么;没有消息是坏消息,因为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好消息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新的办法来革新公司,你必须要坚持下去。直面风险,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热衷于学习。假如每天在公司学到一个新东西,那么这一天就是成功的。你还需要把眼光放远,CEO或者是董事长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但是你也需要抬起头望向远处,要想一想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十五年的愿景是什么。其他人考虑的可能是下一周和明天的问题,但是你要把眼光放远。

     最后一点,一个企业家一定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同时你也是偏执的,我们最终一定会成功的。所以企业家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创始者,你在很老的公司,历史悠久的公司也可以有创业者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怎么看待互联网领域的融合和未来

    

     张磊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互联网领域过去一段时间出现了并购和融合,行业集中度也有所提高,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马化腾:竞合会成为常态】

     我们最近看到快的和滴滴,美团和大众点评,去哪儿和携程,都有整合。这个行业有竞有合,因为一开始的竞争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大家的动作会有一点凶猛,但是让子弹飞一会,飞飞就可以看清楚规律,大家可以看到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那么几家公司在生态系统当中也会出现竞合。我认为竞合的业态会成为常态。

    

    

     【李彦宏:大规模烧钱不可持续】

     长期的大规模的烧钱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行业整合是很自然的现象。与此同时,整个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大家不要认为是游戏结束了,其实还是在早期阶段,还会有新的公司出来,新的创业者、新的模式、新的产品出来,大家不要觉得大整合的模式会扼杀掉互联网的创新。

     【张磊】未来三到五年,哪些领域会出现让每一个人都会尖叫的产品?

     【马化腾】大的创新和终端发展有关,要十年二十年才会有一些变化,所以三五年有一点短。但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三年也很长,我们内部做规划根本没有做三年以上的,做一年都挺长的,发现过了三个月和半年跟一年前做的规划都很不一样了,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你没有办法循规蹈矩按着这个走。如果两年都不变,那肯定是哪里出错了。现在想像让人尖叫的东西可能想不出来,可能是分分钟偶遇一件事中产生的,所以要保持警醒的心态。

    

    

     【李彦宏】作为一个企业家多多少少有一些理想主义,总是想着有一天我的理想能够实现,有一天我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过去这么多年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更多的是整合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很期待未来五到十年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

     【李思拓】我认为机遇是无限的。我提两点,首先我们对数字化健康产业非常感兴趣,我认为在这一领域机遇我们必须要做更多的努力,有所突破。另外一个可能会让人尖叫的地方是虚拟设备,比如说你可以放一个恐怖片,然后你会感觉这个杀手就在你后面,所以虚拟技术我觉得在未来会非常激动人心。

    

    

     【雷军】我觉得现在还是有很多技术在酝酿之中,还没有足够成熟,所以我们现在看上去好像还不够兴奋。但是未来三五年里,还是蛮有机会成熟的。比如说VR(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我觉得还需要三五年的时间。第二机器人,机器人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可能离我们的期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过去讨论的比较多的3D打印,我觉得三到五年之内变成让人尖叫的技术还有难度。这三个让人尖叫的技术,我觉得第一个和第二个在三到五年内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柳传志】五年后像人工智能、生物健康这样的东西,跟互联网连起来以后产生的效果,现在是无法限量的。

    

    

     听完张磊主持的这一个小时的分论坛,“我信中国赢”的念头又一次从脑海中闪现。我想,这些商业领袖身上的企业家精神气质以及对未来的大局观,肯定会造就世界级的企业家群体。

     在熊彼特对企业家的经典描述中,企业家经常“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他求得成功不仅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利润和金钱是次要的考虑,作为成功的指标和胜利的象征才受到重视”。

     熊彼特也说过,企业家主动寻找困难,为改革而改革,以冒险为乐事,是“反享乐主义者”。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在自己熟悉的循环流转中顺着潮流游泳,如果他想要改变这种循环流转的渠道,他就是逆潮流游泳。从前的助力现在变成了阻力,过去熟悉的数据现在变成了未知数”,这时,“需要有新的和另一种意志上的努力,……为设想和拟订出新的组合而搏斗,并设法使自己把它看作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而不只是一场白日梦。”

    

    

     抗击路径依赖,这就是精神上的创新。敢于设想新的创新组合,那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而不只是一场白日梦”。即使是白日梦,用马云的话,万一实现了呢?

    

    

    

    

     商务合作:

     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