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热衷“抢婚”,中国企业则当“接盘侠”上瘾了 || 商业观察
2016/5/26 秦朔朋友圈

    

     被国际企业青睐的中国企业,通常都是正“青云直上”的优质资产;而中国企业所收购的国际企业(品牌),通常都是正在“走下坡路”的“劣质资产”、是别人努力地想卸掉的包袱。

     并且,在收购国际企业欲甩掉的“包袱”时,常常会出现几家中国企业“哄抢”的现象——而在此之前,当国际企业向其他国际巨头兜售这个“包袱”,他们则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苏清涛/文

    

     “2016年年初至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已经达到785亿美元。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时代正在来临。”近日,《中国证券报》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受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及宏观环境驱动,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每次,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尤其是对国际著名品牌的收购,都能够让中国人有“扬眉吐气”的感觉——我们很容易把国内企业对他国企业的收购看成是“逆袭”。然而,对比一下国际企业收购中国企业时的表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真很难让人自豪起来。

     如果是国际企业收购中国企业,那么,被收购者几乎是其所在行业的龙头、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潜力股,市场占有率极高;如果是中国企业收购国际企业(或其子公司、一个事业部),那么,被收购者要么是江河日下、连年亏损,已成为其所有者欲尽快脱手的“烫手山芋”,要么是虽然仍有盈利,但对该公司来说,那点微薄的利润已经“不值得拥有”——机会成本太高了。

     并且,国际企业在收购中国企业时,因为是超优良资产,他们经常会不顾企业所有者的意愿,动用资本的力量进行“强买”;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收购国际企业时的姿态则要低得多。简言之,在并购方面,国际企业热衷于“抢婚”,而中国企业则更擅长当“接盘侠”。

     不信?看看下面这几组最具代表性的并购案例好了。

    

     那些被国际巨头们“看上”的中国企业

    

     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

     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南孚电池被吉列收购

     自1999年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福建南孚电池72%的股权落入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美国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

    

     而南孚在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中国人了。

    

     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2003年,在中国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而到现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小护士的踪影了。

     当初,欧莱雅之所以买下小护士,其实是为了给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品牌进入中国铺路——小护士和卡尼尔定价、消费人群定位都相仿,小护士当时在全国有28万个销售网点,其销售渠道、生产基地和市场信息都对卡尼尔有莫大的好处。

    

     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

     1997年,为了“以市场换技术”,娃哈哈与法国的食品企业巨头达能合资了,双方各占50%的股份。但其后,宗庆后和哇哈哈团队又成立了一系列子公司(非合资)。2007年4月,娃哈哈称,法国食品企业达能“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娃哈哈集团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最终,因宗庆后一方无法接受收购条件,双方不欢而散。

     (实际上,在此之前,达能还收购了娃哈哈最大的竞争对手乐百氏92%的股权,以及光明乳业20.01%的股权。)

    

     SEB收购苏泊尔

     2006年8月,法国著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2008年9月,可口可乐提出以近24亿美元现金全面收购汇源果汁,但于2009年3月中,因未能通过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法审查而告吹。

     其他比较有名的案例还有:哈尔滨啤酒和青岛啤酒被美国百威收购、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被美国约翰迪尔收购、无锡威孚柴油机被德国博世收购、大宝被强生收购等。

    

     这些中国企业,都是“最佳接盘侠”

    

     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2004年1月,TCL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当年8月,TCL继续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在收购前,李东生曾经发出过“18个月盈利”的豪言壮语。然而,紧随而来的是TCL在两个项目上众所周知的整合苦旅,直至将公司一度拖入巨亏的泥潭。

    

     上汽收购双龙

     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双龙汽车被大宇收购。但大宇在收购之后并未能使双龙扭亏为盈,相反,双龙的负债越来越多。2004年,上汽集团斥资5亿美元收购双龙汽车(彼时已资不抵债)48.9%的股份,随后又注资将占股比例提高到51.3%。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并购国外同行。

     然而,这次收购并没有给双方带来预期的发展。2009年初,双龙汽车申请破产,上汽与双龙的整合最终以失败告终。

    

     南汽集团收购罗孚汽车

     由于经营不善,英国罗孚汽车集团1994年被宝马汽车以8亿英镑接手,但接下来的几年中,该公司又成了宝马最大的累赘。截至1998年年底,罗孚带给宝马的亏损超过30亿美元。后来,宝马又将罗孚分拆——将路虎卖给福特,迷你小轿车留给自己,将其余部分卖给英国私人投资商凤凰集团。但是,凤凰集团很快就将罗孚带入了破产的境地。在罗孚汽车资不抵债后,凤凰集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买家。

     有宝马公司的前车之鉴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福特、丰田和大众等公司均未表示购买的意愿,此时,凤凰集团把目光转向了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汽车企业。沈阳华晨、上汽和南汽都参与了谈判,最终,2005年,破产后的罗孚汽车被南京汽车以5300万英镑收购。

     由于南汽接手前MG-罗孚汽车的众多重要资产已经被变卖一空,南汽拿到的MG-罗孚汽车其实是一个零散的空架子。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福特公司陷入了高成本、高亏损、产品竞争力下滑的困境。为了减轻负担,福特决定出售沃尔沃。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其实,在这次收购前,吉利并不是唯一有收购意向的中国企业,北汽集团也曾向福特表达了收购意愿。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

     普茨迈斯特是全球混凝土机械的领先企业,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这家德国公司出现了成立50年来的第一次亏损;再后来,受欧债危机拖累,普茨迈斯特急寻买家。

     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大佬”卡特彼勒、小松、福田雷沃,都收到了普茨迈斯特“征婚帖”,但它们均没有兴趣。最终,有两家中国公司闻讯后“喜出望外”,均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参与并购竞标的愿望——他们就是位于长沙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在经过一番角逐后,2012年1月31日,三一重工战胜了中联重科,宣布了对普茨迈斯特的收购。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在被谷歌收购之后,境况并未得到好转,于是,谷歌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烫手山芋”卖出去。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但在收购之后,联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地位不升反降,因此,业界也有人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是“一招臭棋”。

    

     在收购后,联想竟然试图将摩托罗拉重新引入中国市场——它仍沉溺于过去摩托罗拉品牌的号召力,至少在与自己品牌相比,联想显得妄自菲薄。更为致命的是,联想还将摩托罗拉定位在高端品牌,其结果就是联想非但没有达到利用摩托罗拉品牌高端突破的目的,反而将联想品牌全线下压,即没有高端,中段变低端,低端变得更低端。

    

     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

     2015年12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下称GE)近十年来第三次出售其家电部门,来自欧洲、韩国、土耳其和中国的厂商闻讯而至。1个月后,青岛海尔宣布,斥资54亿美元收购美国GE的家电业务。

     GE为何会甘心放弃家电业务?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表示,出售家电业务部门是GE目前执行的发展战略决定的。GE今年陆续将零售等业务剥离出去,核心业务转向能源、医疗、家庭、交通运输、金融等增长性和收益性更高的领域。

    

     传广汽欲收购菲亚特克莱斯勒

     5月18日,《意大利日报》发布了一篇爆料报道,指出广汽集团有意入主合作伙伴菲亚特克莱斯勒。虽然这则消息尚未得到广汽方面的证实,但业内人士和观察者则多半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分析。

     近年来,菲亚特集团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和竞争力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由于业绩持续疲软,公司董事会早就放出“求合并”的消息。此前,菲亚特曾多次寻觅盟友,从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福特、PSA集团到马自达、铃木等都有交涉,但几乎全部遭到拒绝。几经周折后,广汽成了菲亚特眼中的最佳“接盘者”。

    

     “接盘”的是与非

     诚然,中国企业在并购国际企业时大多扮演着“接盘侠”,但我们也并不能因此而将这些并购都一棍子打死。毕竟,那些资产,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等具体情况不同,在国际巨头看来是“包袱”,对作为买家的中国企业,未必就没有价值。

     如TCL对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并购,过程很痛苦,但李东生并不承认这是两个失败的并购案。在十年后的2014年,李东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并购。”李东生表示,当时拿到的阿尔卡特手机专利,后来被证明对TCL手机业务价值巨大。TCL通讯从2009年开始发力,其后,经过五年时间,销售收入和市值增长了差不多10倍,净资产从当初的七八亿元增长到30多亿元。

     联想在2004年对已被IBM“不看好”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并购,虽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然而,现实比一切猜测都具有说服力——在IBM手上年亏损2亿美元的PC业务,在联想十年运营下,年盈利超过10亿美元,彻底走出了PC市场衰退的全行业阴影,从买来的行业老大,运营成了真正的头牌。况且,也正是这次并购,让联想更懂得了国际化的游戏规则。

     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在现在看来,其1+1>2的联合效应正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一致认可。

    

     2015财年,沃尔沃全球销量首次达到50万辆,营业利润扩大至上财年的3倍以上。在“输血”盘活沃尔沃的同时,吉利也在不断从沃尔沃的品牌身上汲取“养料”,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比如,本来15万元以上的B级车市场一直是自主品牌难以立足的“价格高地”,但去年4月9日上市的吉利博瑞(11.98万~22.98万元),全年累计销量达到32570辆,已经超过日系和法系部分B级车销量。

     与6年前吉利刚刚宣布收购沃尔沃时更多地遭到业内的观望和质疑不同,眼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这件事上具有的眼光和魄力。

     不过,总体上来看,与国际企业的“强势收购”相比,中国企业在“接盘”前后的表现均不佳:

     1.国际企业在收购中国企业时,因为是超优良资产,他们经常会不顾企业所有者的意愿,动用资本的力量进行“强买”;中国企业在收购国际企业欲甩掉的“包袱”时,常常会出现几家中国企业“哄抢”的现象——而在此之前,该国际企业曾屡次向其他国际巨头兜售这个“包袱”,但均遭拒绝。

     2.外资收购中国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渠道,在收购完成后,中国企业的品牌会逐渐淡化,乃至消失;而中国企业收购国际企业,不仅利用其渠道和技术,而且,还试图将其“日薄西山”的品牌发扬光大,甚至会逐渐淡化自己原有的品牌。

     既然中国企业中的“先烈”们已经为自己的不理智并购交了不少学费,那么,后来者们在并购国际品牌时,就应该谨慎一些,以免重蹈覆辙。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