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没人嫁”,再也没有比“公号狗”更好的职业了 || 国庆福利周
2016/10/4 秦朔朋友圈

    

     苏清涛/文

     昨天,久未联系的大学室友跟我通了个电话。没有一句话的寒暄,谈话即刻步入正题。他刚从加拿大回国创业,做的是VR技术的商业应用,让我帮着检查一下他们做的网站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幸亏我在两个月前做一次采访时亲自体验了一下VR技术,也看了一些资料,否则,他说的什么,我根本就听不懂了。再进一步,可能就跟他没共同语言了。”挂下电话后,我暗自思忖。

     然而,如果不是在半年前离开一家目标读者为“领导干部”的体制内媒体加入秦朔朋友圈,我就不可能这么快接触到如此多前沿科技的知识。十月,是秦朔朋友圈上线一周年,也是我加入秦朔朋友圈半年,在这半年里,内心“憋”了很多想法,借此机会一吐为快。

    

     思想和锋芒,在这里是受到鼓励的

     我是在2013年才从制造业“跨界”进入媒体的,在此之前的几年,我是博客上的“自由写作者”。因文风过于犀利,经常得罪人,我也总是被冠以“愤青”的称号。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作者,在写完一篇可能得罪人的文章后,由于怕“惹事”,经常在文末加一句“切勿对号入座”。这句“给自己留后路”的话,看似精明,实际上却导致前面的文章完全“白写了”。

     所以,我从来不在自己的文末做这样的声明,相反,很多年里,我都是经常在文章结尾加一句“欢迎对号入座”。很多朋友骂我是个愣头青,却总是被我一句话就给噎回去:“为什么要跟那些明显有问题的人‘搞好关系’?”2010年底,我在第一本书稿的自序中就特意加了一句“我一直致力于得罪该得罪的人”。

     我曾经一直认为,这样“欠揍”的作者,全世界除了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直到去年12月份,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独。

     那段时间,秦朔老师的《反思中国富豪十大错》赢得了“病毒式传播”,作为订阅用户,我是在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开头就特别强调:“我写的中国富豪十大错,全部有事实为依据,排序不分大小,欢迎对号入座或者引以为戒。”其中,“欢迎对号入座”一句特别吸引我。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那种“写给领导干部看”的体制内媒体里,草根作者一般是既不被允许有思想,又不被允许有锋芒的。呆了两年半,专业技能上得到了不少提升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遇到天花板了。“再呆下去,可能就要荒废了。”

     正好,在我筹划着转型升级的时候,秦朔老师的“欢迎对号入座”让我眼前一亮。我坚信,秦朔朋友圈这个平台,是鼓励思想和锋芒的。唯有如此,我才能跟它共同成长。不唯如此,现在,当久未联络的故旧知道我居然是秦朔朋友圈的记者时,通常会“肃然起敬”,然后再补一句“你真牛X啊”,真是极大地满足我了的虚荣心。

     (还没关注过“秦朔朋友圈”的,欢迎关注,ID:qspyq2015)

    

     这里,只有读者,没有“粉丝”

     通过过去几年的自由写作,我积累了不少读者,现在,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也有近10万“粉丝”。很多朋友跟我说话时经常会说“你的粉丝如何如何”或“XXX是你的粉丝吗”,我总是纠正:“不是粉丝,只是读者而已。”

     我为什么不肯称他们是“粉丝”呢?因为,如果别人是“粉丝”,那我就成“偶像”了,可是,我这点半桶水的水平,又不配成为偶像。况且,“粉丝”跟“偶像”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平等的,我如果视别人为粉丝,就是在居高临下地看别人。

     读者需要向写作者学习,写作者更需要向读者学习,甚至,要对读者有感恩心。如果没有读者,我不可能一直坚持写作到现在。

     4月中旬,偶然听见秦朔老师在一场演讲中纠正一个说法:“我们的订阅用户,应该叫‘读者’,而不是‘粉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跟对人了。

     我们既坚持写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又坚持服务好读者。在传统媒体上,用户看什么,基本上是由编辑、编委决定的,而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这种带有社交属性的自媒体,将权力的中心下放给了读者自己。

     在传统媒体,一篇稿子好不好,很多时候是由媒体的一些条条框框来评判,反而,在自媒体上的某些受到一些文化素质很高的读者高度好评的文章,如果发到我原先供职的体制内媒体上,能给个“B-”就不错了。这就是两种不同属性媒体的天然区别。

     现在,在自媒体上,读者用手指投票,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读者的权益。

     当然,我们并不盲目追求点击量,质量才是根本。秦朔老师多次强调:“先叫好,再叫座。”因此,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秦朔朋友圈发的文章,大多是一些“费脑子”的,需要用心思考的文章。

     既服务好读者,又不刻意迎合读者,不为了片面追求点击量而发一些盲目取悦读者的文章,这样,才能持续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在秦朔朋友圈做记者,压力有多大?

     多年来,面对任何一份新工作,我的不自信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刚被秦朔朋友圈录取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如果试用期不能通过,该咋办”。

     然而,越是害怕,就越不能逃避,所以,我一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选题,不管有没有能力拿下,“先抢到手再说”。我还始终坚持,列一个2000字的提纲,需要先阅读5-10万字的材料,很多朋友都说我采访的时候发问质量高,但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天赋,而是在背后下过苦功夫。

     当年,我转行进入媒体之前,曾找一些在业内的同学帮忙,结果,有人给我泼冷水说记者这个工作“钱少、压力大”,不值得干;我后来还多次在“职业压力排行榜”上看到了“记者、编辑”。

     然而,我当记者3年多以来,从未感到“压力大”。

     或许会有人断言“那你肯定是没有认真工作啊”。这可就大错特错了。连续在两家媒体单位,我的工作稿件在数量上都是最多的,在质量上,也属于中偏上水平。我常常晚上写稿到十二点多,周末,当然也基本是在工作了,我也一直乐在其中。

     根源何在?“在你看来,一天工作12个小时是正常的。”某位同学一语道出了本质。是的,在我的世界里,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正常的,一点儿都不过分。

     9月份,我特别忙,因为卖房子的事情,先后上海到昆山往返4趟,每次基本都得一天。但即便是这么忙,截止我写这篇文章的时间(9月27号),这个月,我一共写了工作稿件13篇,个人公众号上的鸡汤文11篇,几乎是每日一篇,并且,质量还都不错。

     前几年,一直有朋友说我是一个“高产的作者”,我从来不承认,不过,现在我开始承认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产,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其实“挺没人性的”。面对朋友发出的“有空出来聊聊”“有空一起吃个饭”这种邀约,我常常表现得很无奈,真的是抽不出时间啊;然而,自己给自己找活儿干、加大自己的工作量(听讲座、采访、写稿),在这种事情上,我永远都是有时间的。

     与很多从业三五年后就丧失激情的“老记者”不同的是,我到现在,还一直把自己当成“应届毕业生”或“实习生”。

     秦老师经常在微信群里发一些讲座和论坛的信息,我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工作任务”,相反,我一直认为这是福利。因此,我总是抢在第一时间报名。作为一个曾经的学渣,在学生时代,复旦的讲座资源都被我给浪费了。然而,那四年欠下的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基本都给补回来了。

     8月底去西安参加完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回来后,我一共出了7篇稿子,写到后面,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论坛都结束快1个月了,你还在写这个论坛上碰撞出的火花,别人会不会嘲笑你没效率?而且,别人都写一两篇,你写六七篇,会不会有人怀疑你收了主办方的“车马费”了呢?

     其实,没这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精彩的有价值的内容确实太多,另一方面,跑那么远去采访,路费和时间都花了不少,如果不多产出几篇稿子,怎么对得起这些付出呢?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召开之前,我并未收到主办方的邀请,是我自己申请要去的。早在7月份,无意间从网上看到这个论坛的召开信息之后,我就留意了一下,希望能参加一下——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土鳖,急需多参加几个高端会议,长点见识。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期间,在一个关于共享经济的分论坛上,我采访到了易到打车创始人周航。那场活动的主持人,是我2008年在《赢在中国》上看到的吴鹰,本来,我坐在吴鹰的后面,但担心举手提问的时候吴鹰看不见我,于是,在论坛快结束的时候,我把座位调整到了吴鹰的前面。在提问环节,我是第一个举手,马上就被吴鹰看见了,我暗自佩服自己的“心机”。

     我想起,几个月前,参加联想的活动,群访杨元庆的时候,我一开始抢了个第一排最中间距杨元庆只有2米的位置,然而,没什么卵用,我连续举手两次,他都不搭理——前两次获得提问机会的,都是杨元庆能叫得上名字的“老朋友”,他直接点名“请XX开始提问”。

     不过,到第三次,我再举手的时候,他就不好意思视而不见了。我想起一个朋友的一句话:特别积极主动的人,别人都不好意思拒绝你。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在从事文学写作之前曾经是个记者,他有一句名言:哪怕像狗一样忍辱负重,记者也是最好的职业。 这话,我感同身受,当然,我倒没有过多少“忍辱负重”的感觉,我只是感到快活。

     今年上半年,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上有这样一段情节:某个男嘉宾在自我介绍环节说自己的职业是“自媒体编辑”后,所有的女嘉宾全部灭灯。尽管不能排除节目“纯属恶搞”,但已进入“加班狗”行列的自媒体编辑在婚恋市场上不受欢迎,则是公开的秘密了。

     自媒体人,又被称为“公号狗”。仿照马尔克斯那句话,我可以说一句:哪怕“没人嫁”,再也没有比“公号狗”更好的职业了。

    

     每一个吹下的牛逼,都需要去实现

     2013年5月份,在从制造业转行进入媒体前,因为既不是应届毕业生,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并且此前还没有在媒体上发表过作品,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给我面试的机会。最后,通过在简历上做了一些夸大其词的自我吹捧,终于迎来了成都一家杂志社的面试机会。面试的时候,为了给面试官洗脑,我打足了“情怀牌”——

     “在今天来面试的人中,我应该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半路出家的。”然后,我又话锋一转:“但是,我最近通过马克·吐温、欧·亨利、王小波、黄仁宇等人的经历,总结出一个规律: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思想领域里,半路出家的人,要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人更加有可能取得出色的成就——不是绝对数字,而是比率,譬如,科班出身者十个里面只有三个能混出个模样,而半路出家的,十个里面则可能有五六个都‘混得不错’。”

     看着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我知道自己的谬论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便接着补充道:“这看似奇怪,实则在逻辑上很容易解释——一个人科班出身去干一份差事,大都是出于本能和习惯,是为了‘混口饭吃’,与爱好志趣关系不大,所以不会怎么投入;而当一个人选择半路出家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要么是兴趣浓厚、破釜沉舟自断后路,要么是其他路都走不通,因此会格外投入——既然已经不存在‘备胎项’ 了,当然能在这个新领域投入极大热情并取得成就了。”

     现在,跟很多科班出身的人做比较,我敢大言不惭地说:曾经吹过的那个牛逼,已经实现了。

     前段时间,王健林的“小目标”很火,我也给自己订了一个“小目标”。

     有一次,跟秦朔老师谈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秦老师问我:“这几个月,感觉自己最适合写哪块?”我没正面回答,而是说:“我觉得自己目前做的内容比较散,我更希望以后能聚集于一个领域,以研究的方式来写,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再出一本专著。现在,是我采访别人,我希望,以后,是别人来采访我。”本以为秦老师会鄙视一下我的自不量力。结果,他给我讲了一下“如何成为一名专家”。

     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为了不辜负自己,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就要努力成为一个小领域里的专家。但愿能够在40岁之前出一本商业财经类的书。如果能成,这也算是一个“转型升级”吧。

    

     我们将在留言中抽出10位幸运的读者,送出苏清涛签名《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低头》。小编我已拜读,这个鸡汤有点儿毒,有点儿毒,有点儿毒毒毒毒,请接招~~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