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在湖畔大学上的课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趣思考
2017/3/1 秦朔朋友圈

    

     水姐/文

     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上中欧的创新媒体班,怀着孩子到“卸货”一直享受着知识和社交的日常里。上周末的课程安排在湖畔大学上。真喜欢这种混搭、流动的课堂,也并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老师给你上课,同学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高管或创始人,“定居”的我们因学习而开始“游牧”。有一天的课程是在七号楼的一间叫“无形”的教室里上的,这个教室里挂着一口中间写着“永远”,12个小时用永远的12个笔划组合成的钟。

    

     其中一堂课是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老师的课,的确如这讲义的名字——《认知重启——互联网时代的范式重塑》一样,有一种冥冥之中默认、心心念念间想要就此执行重启的愿力。以下的话,大部分是我学习到的段老师说的,也有我自己体会的,都是杂糅的。万物互联,思维首先相互影响,形成自己的话语表达,也许才是这门课的第一步修行。

     西方人对文明的定义有三个要件,即有文字、有墓葬、有祭祀。而游牧名族鲜少有墓葬。现在的“文明”的脸有浓厚的定居时代的长相,极大地忽略了狩猎时代(采摘时代)的神色。南方古猿起源已是数百万年前,经过了上百万年的迁徙,大量的痕迹不复存在。人类存在已经有数万年至数十万年了,大量的足迹无法考证,但他们在时间长河里存在了更久。在中国,从伏羲氏到有熊氏(黄帝的部落),就是从狩猎时代过渡到了定居时代。而我们的认知,或许大多都局限在短短几千年的以史官为主的记录上和近两百多年的科技革命上。所以我们所认为的文明是被降维的,是缩小版的、被强奸版的文明。文明需要被升维,很大程度上可能需要游牧时代的认知。我们依赖甚至仰仗“认识”,这种基于理性、立足度量、偏爱确定性、构建体系、相信因果论的东西。而去年开始甚嚣尘上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多伙伴,与理性对应的感知、与度量对应的交互、与体系对应的开放共生、与因果对应的因缘……从1978年诞生的《斯隆报告》为标志的认知科学会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来。

     段老师一直在用“唤醒、觉醒、改变、重启、人机共同体……”等概念性表达,他说“人有八条命”,互联网是命联网,互联网告诉人们的答案是“对,但不够用”。史前洪荒年代,曾经万物互联,身边的所有事物都被认知都有名字都被关切……

     先把这些概念都放下,聊点儿轻松的,其实上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并不是开小差,而是一种很简单的联想。真感慨,人的脑子中的一切真实越来越混搭,跨界,这么没有传统意义上“关系”的事物,也可以被我的思维情不自禁地扯在一起。

    

     今天晚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要大结局了。我写点旁的东西,记录一下:

     当段老师说,人类存在已经数十万年的时候,我会想到数十万岁的东华帝君,十四万岁的白浅上神……那种轻轻一笔带过的几万岁,让人体会出的随意感和灿烂感,跟我们体会许久的人类历史的无力感和厚重感又如出一辙。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在追求我们没有的东西,觉得够不到的东西新鲜有趣,社交圈的分享大抵基于此种动机。

     那个两个人之间度修为需要借助瀛洲神芝草防止走火入魔的设定,像极了转化器,这种互联网时代信号转换、格式转换等等介质,这也是万物互联的基础。

     那些仙气、法力和法器,神仙的标配,其实像极了人机共同体,也许将来,人们真的有了“法力”,不再用特效,就可以展现出神奇的情形。

     另外,那个结魄灯,可以织魂魄,夜华曾经想再造素素的骨血,像极了3D打印机,如今的3D打印机打出人的骨骼和心脏了。

     十里桃林充满了产品思维,桃花醉是一款爆品,而能帮夜华做假胳膊的万年莲藕,折颜说多年之后或许会可以动,有知觉。像极了段老师课堂上所举例的那个具有性智能的机器人,TED上展示的那个可以自己修正行动的机器,启示了万物生长必有因缘。

     三生三世,也许真的存在,据说七维空间都有可能,三维思维的我们确实太局限。人有多个账号人就有几条命,命命相连,可能后来是别人在帮你继续写自己的故事。网友们常调侃,诛仙台这个是低配版的素素下线,高配版的白浅上神上线。这是一部充满了互联网思维的玄幻剧,所以它如此火。玄幻和游戏如此深入年轻一代,大概是因为他们是互联网自产自销的原住民。

     只有情感的取舍才是真正推动剧情发展,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离才是人世间的缘起。如今的文娱产业,真的把什么都吸纳进来了,因为它最容易动用人的情感,并带出感情交织的产物。

    

     我们的认知不再是安静的乐园,认知的土壤已经松动,我们生长在上面,行走在上面,我们的行走继续塑造土壤的形状。中国人早年都是靠观天文地理,感知周围的世界,对外界是有充分的知觉和觉知的,是真的可能心有灵犀,心灵相通的,《黄帝内经》讲求跟着天地的共振和节奏来养生,四气调神。而西方的哲学实验又证明了人的感知是可以被训练的。我们的肉身在固定的地理空间里,并且在时代赋予的教育、财富的深井中,饱受宿命挫折和生命短暂的内心迟疑,但我们又面对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可以不屑一顾或者全情投入。这个世界越来越需要生命中介,就像神芝草一样的东西,作为资源的链接者,化学反应,最好还能炼成集中人的修为的丹药,每个人最好都能飞升起来,升到能看到卫星云图的那个高空,内心有一个全局版图,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早就不仅仅是地球大气层,还有全球的信息大气层。把长程记忆交给电脑,时间长河里那些不假思索的东西都可以交给它,非线性的东西重构的东西交给当时当地的自己。放下执念,才能解放认知。“执念”这个被玄幻小说吵得不要再火热的词,也是专业人士的痛点。人类历史是驯化命运的过程,安身立命,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命、各得其乐,命命相连才更有意义。

     后编转时代,信息过载、认知过载,碎片化信息分布在煎熬的环境之中,人们拼的一万个碎片而成的世界可能只是世界的一张。就像墨渊用了七万年拼凑了自己的魂魄碎片,因为封印东皇钟早就魂飞魄散了,这让魂飞魄散都能重生有了新的意义。这个世界依然美好,依然糟糕。随波逐流是一种灿烂的感觉。这也是表达方式重构的一种践行。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有个著名的游牧思想,指的是主体通过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实现身体和精神上的改变,通过块茎方式,去除脸面性,形成无器官身体,创造差异。然后再不断生成,不断去疆域化,实现重复。这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实践过程。四海八荒为家,欲望都变成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非中心性的、非整体化的东西,革命、解放、颠覆成为它的使命。这个哲学思想对于创业者而言,也是有意义的,对欲望的放逐,就先聚敛,再形成无所不在的动力,不断移动,不断变化,不断生产和创造,就像具有魔性的折颜,种了十里桃林,还继续再种,说是归隐,依然可以云游四方。逍遥道,大概就是这种游牧的欲望。愿大家都有美好的夙愿,又能超脱执念,给自己随时都有认知重启的能力。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