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爱好者眼中的《国家宝藏》
2017/12/14 秦朔朋友圈

    

     作者:于奇赫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698篇原创首发文章

     想必最近人们热议最多的一档关于古代文化的节目,就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了。

     央视《国家宝藏》是继《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注重文化的节目,在豆瓣上得到了9.3的高分。对于这档节目的观后感,微博文博观察员“螺旋真理”已经发现了社会评价两极化的现象。总体而言,赞美多于批评,反映出这档节目还是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节目播出前朋友圈中就晒出了九大博物馆馆长的照片,我还与其中一位馆长一起开过研讨会,所以对于这档节目是有满满期待的。但是由于最近自己事情太多,以至于在写稿子之前才熬夜看完节目。在评价这档节目时我必须要说一下我的专业背景:首先,我本科是做平面设计的,所以对舞台的布置比较关注;其次,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了近三年的志愿者讲解员,所以对于博物馆有着很深的感情;最后,我的硕士读的是美术考古,业余时间研究博物馆学,特别注重社会学理论。所以我对这档节目的关注点可能与一般人不大一样。

    

     《国家宝藏》第一集从故宫博物院186万余件馆藏里选取《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每件文物的叙事方式是让守护人来到博物院实地参观,然后在舞台现场用小短剧的形式演绎关于文物的历史故事,最后再由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演示文物的制作过程。从节目安排来说,这种对于文物的认知过程与观众参观博物馆时的认知过程一致,但更为生动与有趣。

     该如何用小短剧讲述文物故事?如何布置故事发生的现场?

     都怪我学的东西太多,所以看的时候觉得文物“前世今生”的环节漏洞百出。

    

     | 李晨饰宋徽宗、宋徽宗画像、明朝帝服

     在由李晨主演的《千里江山图》小短剧中,宋徽宗的衣服明显不符合宋代帝王的历史形象。看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的人,可以明显地发现宋朝皇帝都穿着红色系的衣服,且衣服上并没有刺绣团龙纹图案。节目中李晨的着装更接近清代的戏服,若是把这个小短剧视为清代人演绎宋代君臣品评《千里江山图》的场景就比较合适了。

     其次,蔡京为《千里江山图》提拔的时候,悬空写字不是很正式,应该放在案子上写看起来雅致一些。说到了毛笔,舞台画案上悬挂的笔也并不是北宋的。安徽北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曾出土很多文房用具,北宋的毛笔制作的还是较为简单的,皇帝用的毛笔一定是在材质上较为讲究,形式上肯定和文具店里几十块钱一只的毛笔还是有差别的。

    

     再有,整个舞台的布置也像是清代的宫廷,背景大屏幕上金灿灿的龙着实有点花哨,家居在这里就不谈了,但背景竟然还出现了明代的景泰蓝熏炉……。

     我的硕士论文做的是宋代艺术,宋代对于金银着实迷恋,但是从宋代的器物、石刻、绘画等艺术综合来看应该是比较雅致且讲究格调的。冯天瑜在其《中华文化史》中说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所以宋徽宗的书房布置应该符合宋代人的审美品位才是,简素并不一定意味着简朴,而是一种内敛的奢华。

     然后我想讲的是这个小短剧的故事叙事方式有些纠结,宋徽宗把天才少年王希孟的绝世佳作赏给了嫉妒他才华的蔡京,我到现在也没明白这是为什么,故事情节安排的有点虐。

     此外,海报中宋徽宗拿的折扇也明显不对。北宋《听琴图》中我们能看到文人都习惯用团扇,宋代墓葬中也出土过4把漆柄团扇。而折纸扇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手工制造产品,最初只有五根扇骨。南宋《梦粱录》记载都城杭州的炭桥河下有一家青篦扇铺子,也可能节目组是“基于史实合理虚构”宋徽宗得到日本的高端产品——折扇,自己在宫里偷偷用也说不定。

    

     最后,节目中宋徽宗拿的是奏折,还是书籍,或是经书,一点都不清楚。从唐末五代时起至宋元时期,古代图书装帧形制主要是蝴蝶装,经折装这种装帧形式历史上只在某一种特殊的书籍中得到局部的运用。

     各位读者,不好意思,挑了这么多刺,我真是个刺头啊!

    

     王凯守护的“各种釉色大瓶”故事情节用“穿越”的形式表现,台词与时俱进,十分有趣。但是首先这个“各种釉色大瓶”的名字听起来不大舒服,比较口语化,听起来感觉这个瓶子的釉色有点乱。这件无与伦比的瓷器在乾隆年间也是被皇帝唤为“各种釉色大瓶”吗?是不是叫做“多釉色乾隆粉彩大瓶”“乾隆御窑多色釉大瓶”更好一些?

    

     节目中又称这件瓷器为“瓷母”,以突显这件器物在陶瓷史上的地位。但是2014年美国波士顿SKINNER拍卖会也拍卖过一个十分相似的瓶子,如果这件瓶子是假的,那么说明后世的烧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乾隆时期的烧造水平;如果这件瓶子是真的,那么故宫博物院的“瓷母”还有一个姐姐或是妹妹了。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到演员太过紧张连台词也穿越了……

     乾隆:“我要做一个集历代大成的瓷器。”

     王羲之:“什么瓷瓶?”

     其次,唐英最后呈给乾隆“各种釉色大瓶”的画稿竟然是画在奏折上的?这有点不科学。清宫中现在还收藏着100多年前慈禧御用画师缪素筠为慈禧绘制的、以“大雅斋”命名的瓷器小样,这些小样可以告诉我们清代御用瓷器画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高86.4厘米、花纹如此复杂的大瓶画在了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上,这个画工也是有点跨界合作了吧。

    

     最后,“春梅狐狸”在传统服饰的公众号发文吐槽了乾隆带着夏朝冠却穿着吉服的“乱码现象”,也是不参照清代如此写实的画像导致的。另外,督窑官唐英应该是内务府员外郎正五品,他穿的官服也是清代五品文官官服白鹇补子, 但是貌似节目中使用的是二品锦鸡补子,罢了,舞台灯光太亮也无妨……

     影帝梁家辉饰演的司马光可谓是兢兢业业,但是他头上本应戴着深色的东坡巾,但是节目中还是把他打扮的像是一个明代的老员外。故宫推荐的石鼓确实是“中华第一古物”,在故宫拥有独立的展馆——宁寿宫。石鼓也叫“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是十座刻有文字的石墩,刻于先秦时期,627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荒野。由于鼓身上刻凿的文字珍贵,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历代都极受重视。王仁湘在微信推文《央视『国家宝藏』琐评|本体价值凭谁说》中说到“故宫这次推介石鼓,自然是信心满满,但节目中交待的时代不明晰,只是说它就是一个文字的载体,强调盛世得之,乱世失之,内容几乎没提及,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小短剧几乎是围绕石鼓真假展开的,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的道理。除了节目中提及的乍原石鼓外,其它九面石鼓也有自己的名字: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和霝雨。石鼓上的内容不介绍真是遗憾,我觉得围绕石鼓文,介绍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或许有一些实际的意义。让司马池给司马光讲述文字从石鼓文到篆书、再到隶书又变为宋代木活字,展示字形的变化与物质载体的更新或许能够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当然这又是难为节目组了。

    

     由于笔者自己患有严重的职业病与戴着吉林大学史吉祥老师冠以的“批评型观众”的帽子,使我不能够通过节目来放松自我。

     但是节目高大上的舞台效果、中央美院老师临摹讲解、颜料的现场制作绘画、故宫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梁金生一家三代守护故宫文物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环节都设置的特别好。

     不同于直接从国外引进版权的编剧方式,《国家宝藏》是央视自主研发版权的一档节目。爱奇艺上的介绍说,《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但是节目的定位究竟是文博节目还是综艺节目?我觉得还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知识型的综艺节目比较好,也是文物宣传方式的一种尝试。

    

     以前电视节目中关于文物的节目主要是各种卫视播出的鉴宝节目,虽然是讲述了一些文化与鉴定的知识,但是最终要对文物进行估价,导致鉴宝节目还是导向了金钱市场。而小说和电影就是盗墓类题材的天下:1989年电影《夜盗珍妃墓》在国内公映,电影中很多“恐怖镜头”又给古代墓葬蒙上了神秘的面纱。21世纪初的《刺陵》开始讲述两个目的不同群体的寻宝探险故事,一群人努力保护古迹不被破坏,另一群人企图探古寻宝谋得私利。近几年上映的《寻龙诀》中胡八一得到祖父胡国华家传《十六字风水阴阳秘术》和摸金符,下地道遇到彼岸花后开始大战日本鬼子。《盗墓笔记》中“老九门”世家的吴邪去西王母陵中把盗墓当做游戏,看到棺材就撬开找金银财宝。综艺节目“跑男”在杭州博物馆撕名牌着实有对历史文物有些不尊重,但我还是觉得这档综艺节目挺好的,应该继续做下去。

     专业观众可以不必拘于《国家宝藏》中的历史细节,可以关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国宝档案》节目。

     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已经不再是物的价值本身,消费的实质其实是“符号消费”。我原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主要讲解青铜器,后来发现我给观众讲的青铜器的名字复杂,观众记不住在生活中也用不到。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将美学、娱乐与历史结合,为观众讲解所有的基本陈列展览,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很多观众看《国家宝藏》也不排除为赶个时髦做个“文化人”,讲的太专业、太复杂、太全面反而不好,但是讲准确、讲事实还是应该作为一个基本准则的。

    

     其实这些节目中的文物与他们生活的关系已经变的很微弱了,节目本身的形式加强了观众与文物的联系。美国有一种3S理论,其中的一个S就是Star(明星)。所以说我不能想象没有这些明星的《国家宝藏》收视率能达到多少,但这也是以“娱乐至死”为目标的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

     《国家宝藏》的目的在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民族自信,让青少年关注博物馆历史文化,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已经做到了。相信接下来的节目一定会更加精彩,我也要嘱咐我爸妈按时收看。也希望这档节目还有第二季和第三季,故宫博物院与8家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组成的“九博联盟”只是中华文化的一角。

    

     希望下一季国家博物馆能够携手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组成新的“四博联盟”,河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院、福建省博物院与四川省博物院等省级博物馆也都有精品,也可以同黑博、内博和广博等组建一个联盟,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博物馆也和云博、贵博一起组个队参与进来。也希望明星演员能像故宫的志愿者那样加入到中国的文博事业中,让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文物再放光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