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视角的近现代中国进口三部曲
2018/11/9 0:01:00蔡运磊 秦朔朋友圈

    

     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312篇原创首发文章

     1843年11月17日,在《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压力下,上海开埠。2018年11月5日,同样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 时光悠悠,展示了175年间中国从极被动到极主动的开放的变迁过程。新的节点正被浓墨重彩。

     本篇文章将从消费角度诠释进口发展的三部曲。

     第一阶段自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进口几乎为零,主要消费均来自国内生产。自给自足有三个“死穴”:一是在小块土地上使用落后的手工工具进行分散经营;二是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三是经济地位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易于走向贫富两极分化。这种经济模式到了近现代就走入了死穴。从1840年开始,我们自给自足的状态就被打破了,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条约式“开放”。

     从自给自足到被“开放”,中间也是经历了相当时期的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被“开放”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是一种以我方“被侮辱被损害”为前提条件下的交换。因此,这种不公正、不平等的模式断然也无法持久。经过多种试错之后,我们终于摸到了一块正确的石头开始过河。

     总体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949-1978年,中国进口政策基本上处于“试错”状态;1979-2001年,由于摸到了正确的石头,基本处于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状态;2002-2016年,从鼓励出口向“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转变。2016年之后,积极扩大进口之路就开启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对外贸易的长期逆差,百废俱兴。1950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对外贸易暂行管理条例》,后又颁布了《暂行海关法》,采取对外贸易企业和外商机构审批登记制度和进出口商品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了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制度和审核进出口价格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是经济上的防御型武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该阶段实行的进口控制和进口替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把外汇集中起来,打“歼灭战”。

     从1953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除了经济因素外,还与国际封锁、禁运等政治因素有关。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对外开放的方针在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保护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国家关税收入”。期间,中国通过摸索、积累、模仿、消化、创新等,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也就是说,从这个阶段开始,中国这个巨人开始为自己正式地“量体裁衣”,具备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装上引擎、制动装置甚至空调的基础和条件了。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事件,是因为中国开始真正地成为“世界工厂”。民间兴起的打工大潮从1992年就开始了,《中国青年报》当时曾报道,“每年都有1000万以上外省人来粤打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数字达到1500万。加上广东本省流向珠三角和城镇地区的人数,广东流动人口在2600万以上。”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自然催生了“世界工厂”。

     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王世渝对此评论,当经济不发达时,我们通常会通过大规模出口,来增强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赚取外汇,进而形成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巨大的贸易顺差及外汇积累。但这样也有弊端:大量出口之下,进口必然减少,关税自然高,于是中国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企业也缺乏足够的活力。对消费者来说,想要的买不到,于是很多人不得不跑到国外买买买,导致消费外溢严重。

    

     所以第二个阶段,笔者认为是作为世界工厂进行“全球卖”,出口导向,消费外溢的阶段。

     这个阶段性的消费问题,必须靠新的手段来解决。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消费的真理也是朴素的——都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跑到国外把钱送给别人,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自动跑来、自己消费享受呢?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提高生活品质,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得有制度、政策;二是得有钱。

     201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2年中国外贸的发展路径与目标: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对比前一年强调的“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此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制度、政策有了,那么我们的钱袋子如何呢?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报告,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已达105.7%。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涂圣伟、张义博撰文指出,这期间,我国农业生产力也实现了飞跃,城乡间产品交换、要素流动增强,工农关系从过度扭曲向适度平衡调整。1978-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41.3%,单产增长了49.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20倍。

     有人统计,中国市场每年要消耗6亿多头猪、150亿至200亿只鸡,国内年均牛肉的进口量增速超过50%……法国日用品企业Blue Skin参加进博会是第一次进入中国,该品牌中国区总代理葛恒浩告诉媒体,过去20年,Blue Skin的免洗洗手液在欧洲、北美市场卖出了20多亿瓶,“要知道,加拿大才3000多万人口,法国才6000多万人口,而中国有13亿人口!”

    

     中国市场不是一般的大!这么庞大的市场怎么满足,如何高质量地满足,绝对是个大工程。第三阶段全球买,进口消费时代开启。

     当前,中国消费有两大明显特征:一是消费市场的规模依然在快速扩张,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趋势也同样明显,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日益增加。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货物进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2400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9万亿美元,总计20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3.8%,是全球年均进口增长的两倍。当然,中国也是54个WTO成员的前三大货物出口市场之一。

     因此,商务部理直气壮地说,中国不仅全面履行了“入世”时的承诺,还在WTO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开放。在货物上,中方多次自主降税。2017年对包括服装、化妆品在内的187个税目的产品大幅自主降税。在服务上,中国加入时承诺开放100个部门,目前已在不同程度上开放了近120个部门。例如中国在自贸试验区中金融、分销、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开放程度均超过了加入WTO时承诺的水平。

     《人民日报》报道给出的数字,则更加形象:从货物贸易来看,1978年到2017年,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进口总额从187亿元提高到12.5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8.1%;服务贸易进口方面,1982年到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230倍,年均增长16.8%。

     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8410亿美元,是2002年即加入WTO后第一年的6.2倍;服务进口4676亿美元、逆差2395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10.1倍和798.3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的1/10左右。

     2017年,我国则成为增长最快的全球主要进口市场,进口增速比美国、德国、日本和全球分别高出8.9、5.5、5.4和5.3个百分点。

     而这一切,均建立在中国庞大、多样、高企的消费需求上。

     红星美凯龙在全国拥有260多家家居商场,但其进口品牌占比还不到6%。“一些好的外国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摸不着方向,中国的经销商找不到合适的进口品牌,中国消费者也不知道从哪里买合适的进口产品。”红星美凯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裁朱家桂介绍,公司是第一批参与进博局组织的洽谈会的国内企业之一,他迫切希望通过进博会找到“好产品”。

     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口总额是15.33万亿元,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2万亿元。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当然,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中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非一句毫无依据的“空头支票”。如李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扩大进口”,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20个部门起草形成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并提出,在稳定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进口对提升消费、调整结构、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重要作用,推动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

     注意:该文件正式强调了“积极扩大进口”在贸易政策中的重要性。何谓“积极”?我的理解就是“进口贸易及其结构的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必将抓住在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中转变自己被动地位的重要契机;采取科学合理的进口政策,必将促进本国进口竞争力的增强,势必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国务院出台措施护航外贸稳增长

     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武雅斌认为,进口贸易对于市场竞争、要素供给、消费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扩大生产型中间品及部分高科技最终品的进口有助于增加国内优质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促进生产要素从引进、培育到释放的战略提升,为国内产业转型注入更多竞争,并从技术溢出效应中获益;有助于激发国内产业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活力,逐步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跨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另一方面,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利于增强国内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可以成为各国妥善处理和解决与他国贸易摩擦乃至潜在冲突的手段之一。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中国消费和采购能力增强,通过降低关税来扩大进口采购,相当于给全球企业的产品开放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进博会的吉祥物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进宝”。笔者揣摩着,应该取自中国民间的“招财进宝”之意。如何在“新时代”“共享未来”,需要包容共通,才能合作多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