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领导力:要韧性,不要任性
2022/11/8 秦朔朋友圈


· 朱岩梅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2k+ ·

这是一个女性领导者绽放光芒的时代,无论上台还是下台,喝彩还是揶揄,都将是时代进步的注脚。英国首相特拉斯闪电般的就职辞职,让人不禁联想到“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动物性反应。三年前,特雷莎·梅,也选择在上任仅三年后宣布辞职。很可惜,两位都没能成为众目期待的“撒切尔第二”。撒切尔夫人在当时男权社会中成为“第一位女首相”,且连任11年,可见其难。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除了女王,几乎没有民选上来的女政治家。她在任11年,政绩突出。无论是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推动企业私有化,还是1982年决定向阿根廷发动战争夺回马岛,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令后人崇敬。
有研究表明,两性在“战斗或逃跑反应”中表现有差异:较之女性,男性更倾向于“战斗”反应;较之男性,女性更倾向于“逃跑”反应,或寻求他人帮助,或化解当前危险——“结盟与友好”。而撒切尔夫人不仅敢于面对困难、选择战斗,还善于结盟和友好。德国总理默克尔赞誉其为:“非凡的领导人,她为众多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事实上,默克尔自己也配得上“非凡的女性领导者”。最近另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女性是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e R. Bertozzi),从摇滚乐手到2022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位官宣“出柜”的足球运动员,像一个女版“超人”,如此勇猛坚定有趣地选择做自己,她的魅力和光芒已远胜“诺贝尔奖得主”这一头衔。
近日还有多位女性大学校长上任。麻省理工MIT、剑桥、港科大都纷纷由女校长接棒。特别是杜克大学现任教务长萨利·科恩布鲁斯(Sally Kornbluth),历时8个月之久的考核,从2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将成为麻省理工第18任校长,MIT历史上的第二任女校长。消息一出,震撼世界教育和学术界。MIT校友评价道:专业温暖,如邻家大妈。作为生物学家的科恩布鲁斯,生于音乐家庭,本科修的是政治学,和生物学离得十万八千里。当她惊讶地发现了细胞的神奇,转身投入癌症和各种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成果卓著。
毋庸置疑,政治学和艺术修养,让这位科学家更能兼容并蓄,为她成为优秀的大学校长准备了难得的条件。
这种跨学科的大胆转变,培育了科恩布鲁斯的胆识和勇气,让她成为一位极具变革精神的领导者。作为第一位担任杜克大学教务长的女性,科恩布鲁斯以“变革型领导”著称。她领导制定了一项名为“Together Duke”的战略计划,加强跨学科学术和教育,提升师生的多元化,她的成绩让MIT看中。有趣的是,目前MIT的校长、教务长、科学学院院长和MIT管理机构的主席,将都是女性(all-woman team)。美国顶尖大学如此,英国也不甘落后。几乎同时,剑桥大学宣布下一任校长为女性。黛博拉·普伦蒂斯(Deborah Prentice)将成为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三位女性校长,也是第一位美国人校长。普伦蒂斯曾是普林斯顿大学教务长,这个职位在普林斯顿大学既是首席学术官,也是首席预算官。我相信,心理学背景为她走上领导者岗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能力。普伦蒂斯的专业是心理学,曾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2年之久,学术专长是研究支配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心理学的重要性还未被社会所认知,未来应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和健康一样。未来社会,每个人要从“知识工作者”转变为“心智工作者”,学习心理学是不可或缺的(延伸阅读:《从“知识工作者”到“心智工作者”》)。巧合的是,牛津大学也将在明年更换一位女性新校长——艾琳·特雷西(Irene Tracey),神经科学家,本科和博士均在牛津大学就读。牛津、剑桥两校掌门人都是女性,绝对是史无前例!不仅美洲和欧洲,亚洲也有女性的重磅消息。叶玉如将接任港科大校长,这是自1991年建校以来的首任女校长。

像MIT新校长萨利·科恩布鲁斯这样大跨度的学术经历,特别是本科学文科,之后才转理科,还能取得极高学术成就的女性,在中国似乎从未听说过,但在美国却并不稀奇。2022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美国前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天体物理学家科尔多瓦(France A. Córdova),作为墨西哥裔后代,她讲述自己的职业道路是如何从文学(她本科是英语学士学位)转向物理学,然后又转到了外太空。在那个年代,老师们认为女孩是不会想要当科学家的,但她读了很多南希·德鲁(Nancy Drew)的书,非常喜欢探索,感觉“科学充满了谜团。每一次新的理解都揭示了一个真理,但从来都不是完全真实的。那种探索的美真是令人惊讶。” 2007年,她成为普渡大学第十一任校长,在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和政策改革。2021年1月拜登公布总统科学顾问团队任命时,联席主席之一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曾在2018年因“酶进行定向进化”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奖第5位女性得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进入科学领域之前,曾当过出租车司机和爵士酒吧服务生。我不禁想,这难道是调制鸡尾酒时,对化学反应发生了浓厚兴趣?她异常坚韧,还是乳腺癌幸存者,经历万分折磨的手术、放疗和化疗。总统任命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也是一位女性——阿隆德拉·纳尔逊(Alondra Nelson),是作家和学者,长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不平等的交汇问题,最近出版了新著《DNA的社会生活:基因组之后的种族、赔偿与和解》。
拜登在演讲中也强调,其总统顾问联合主席团队的四位成员均为女性,是首个 “全女性团队”(all-woman team),且在各自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不畏强权,坚持异见而被冠以“声名狼藉”的女权主义先驱金斯伯格;带领AMD逆风翻盘、创造上亿财富的苏姿丰;燃尽自己、开办女校的张桂梅;美国最成功的印度裔女性、前百事可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英德拉·诺伊(Indra Nooyi)等等……卓越女性越来越多!
她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个女性,无论怎样的种族、出身、背景,都有着无尽的可能!世界赋予女性更多的责任、力量和可能性,正如萨利·科恩布鲁斯所倡导的:“事业有成的女性,有责任帮助下一代。”留意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对那些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保持开放的头脑、心灵,放下执念(open mind, open heart, open will),也许会踏上一段出乎意料的、不可思议的旅程。
作者:华大基因副总裁。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