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烧出天价瓷器,失传700年,在他手中复烧成功了!
2022/11/27 秦朔朋友圈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2k+ ·

     1200多年前,一片桑叶飘进了江西吉州的一个窑炉之中,烈焰舔舐,高温煅烧,陶土固化。这本该灰飞烟灭的树叶,却意外地完整保存在了茶盏之中。躺在茶盏底部的树叶,筋络俱在,叶脉清晰,仿佛是刚刚从树上偶然飘落的秋叶,又好像一阵风就能将其卷走。

     这就是曾失传700年宋代江西吉州窑的名器——木叶盏。

    

    一片鲜活的木叶,意外经历火焰的洗礼,与泥土融合,成为永恒的印记,完成了生与死的融合与轮回。

     窑工与僧人,两种迥异的身份,却因当时对“禅茶一味”的共同精神追求,产生了思想的碰撞,因那只意外得到的烙有叶脉的盏,研创出了茶盏中的“通禅灵器”——木叶盏。

    

    盏中叶子非画非印,而是取天然桑叶、菩提叶放在盏的釉坯上,高温烧制而成。

     高温下,树叶在盏中化为灰烬,灰烬堆积成叶,茎叶脉分明。用手抚摸,没有任何凸起,叶子与茶盏融为一体。

    

    |吉州窑本觉寺古窑遗址木叶盏曾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吉州窑(今江西吉安)独步天下的名品。

     《景德镇陶录》中曾有记载:“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如今被认为是小众的吉州窑,是历史上比景德镇还古老的传奇之窑。

     茶汤入盏,一叶飘空天似水,令人遐思悠扬。木叶盏一诞生,就进入了上流阶层与皇室,乃至成为徽宗挚爱。随即盛耀南宋,在日本木叶盏更是被称其为“木叶天目”。

     然而,木叶盏的风华,却像烟花一场、极光一瞬。

     这项烧制技艺,随着元末的无情战火,连同整个吉州窑,被毁于一旦。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非遗传承人们用了数十年时间研究、试验,才让断烧700余年后的木叶天目盏复烧成功。2014年,以木叶盏为代表的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州窑断代了700多年,木叶盏因烧制技艺复杂、成品率低,留存至今的精品寥寥无几、珍贵非常。

     所以,木叶天目盏的珍藏价值一直不容小觑。品相佳者,价格万元起。稍次之者也在千元级别。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更是将一盏宋代木叶天目奉为珍宝,每年只在有限时间供人参观。

    

    |吉州窑非遗技艺传承人——文丘

     树叶是自然的造化,瓷器是手艺的表达。吉州窑非遗技艺传承人——文丘,希望把木叶盏中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翻阅了大量资料,经无数实验他和团队打造出了柿红木叶盏。

    现在,一条生活馆就为这份珍贵的木叶盏发起众筹。

     共有5种规格可选:

     柿红木叶茶碗柿红木叶美人盏柿红木叶斗笠盏柿红木叶对杯(斗笠+茶碗)

     限量冰蓝菩提美人盏

     注: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因此烧制出的木叶盏也均不相同,请以实物为准。

    

    柿红木叶茶碗(亲工款)

    

     敛口经典茶碗的器型,碗身线条圆润饱满,捏拿起来十分舒适。

     以宋代经典茶酒碗为基础,加高了底足,缩小了尺寸,更适宜现代人的品饮方式。

    

     手工修出的盏碗底部高足,线条棱角分明,与杯身的柔和相互呼应,形成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

    

     底部同有清晰款落:文丘,颇具珍藏价值。

     柿红木叶美人盏(亲工款)

     因其造型灵感来源于女性曼妙的身姿,故曰“美人盏”。

     上宽下窄,中间腰线过渡柔美,仿似身姿曼妙的女子,美不胜收。

     盏口处做有一内收口,使茶水在晃动时不易流出。

     盏碗底部高足手工修成,线条棱角分明,刚柔并济,典雅大方。

     底部清晰款落:文丘,颇具珍藏价值。

     柿红木叶斗笠盏(亲工款)

     匠人文丘参照了大量古代盏器型与木叶效果,以古为师,以“通禅之器”为准则进行器型设计、烧制。经千锤百炼的柿红木叶盏,以传统真桑叶入盏烧制成型,成品盏碗如真叶一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经典红黄配色,柿红木叶更具一种肃穆的灵动感。

    

    柿红,中国红。

     柿红釉,即颜色叶与成熟的柿子一样红的釉色。

     色彩华贵而不热烈、静谧而不绚艳、神秘而不沉重,具特殊美感,有“秋实”之味。

     这种没有斑纹仅以纯色示人的柿红釉盏,在日本被称为“灰被天目”,作为一个名贵品种,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

     柿红釉含蓄、典雅,给人以古韵之感。宋人以“韵者,美之极也”,这种具有历史积淀的颜色会带给人更多的追古情怀。

    

    柿红木叶对杯

    

    古人制器师法自然,斗笠器型就活像江南渔翁的斗笠,口部大,底足小。

     两款器型搭配使用,颇具极简线条美,轻便趁手。

     器型周正,贴合泡茶手感的设计,充分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限量冰蓝菩提美人盏(珍藏·亲工款)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菩提在禅文化中,有着无可代替的意义。

     然而,菩提叶的叶质比起桑叶,叶肉更厚实,脉络更纤细。

    

     显然想把菩提叶呈现在盏上,比之桑叶更加困难十倍有余。因此菩提叶盏较之桑叶盏更显珍贵。

    

     蓝色菩提叶灵动活泼,生气依旧,叶面脉络清晰可见,纹路自然舒张具有美感,呈现灵动、通透的意境,且叶与釉水融合度非常高。

    

    “佛青”入釉,以佛青原料青金石加入到底釉之中,底釉亦有黑青之色,釉厚处呈黑色,青不可见,底釉薄出可见青色。

     冰蓝木叶盏的器型为美人盏,盏身线条柔和,曲线从口沿至盏足处微微收拢,又似美人,故又称“美人盏”。

     薄壁厚底加高足,手工修坯将盏底保留至约1公分,厚厚的底和薄薄的壁,两者的反差,带来的是捏拿手工上的稳重,加上高足整个盏碗显得精气神十足。

     底部有清晰“文丘珍藏”落款,宜用宜珍藏。“佛青”是寺庙里常用的一种颜色,是古老、鲜艳的蓝色颜料,采用珍贵的天然青金石研磨而成,有着一旦落笔便不易褪色的特点。2018年,文丘的第一批冰蓝木叶盏成功烧制,而在这背后的是文丘十多年来扎实的陶艺功底,和近一年多的刻苦钻研。

     整个研发过程,文丘经反反复复釉水调配,每一次烧窑都对窑温做详细的纪录,一年下来竟写满了三个笔记本。第一只盏色幽黑、叶片蓝澈的木叶盏,可谓是十分不易。

     在2019年西泠印社的专场拍卖中,文丘亲制的冰蓝菩提叶天目盏、柿红柚菩提叶天目盏,屡以三千元左右的价格成交。作为一个现代单盏,能达此价格,足以说明大众对文丘的冰蓝菩提叶盏的认可。

     本次众筹,冰蓝菩提叶美人盏,限量发售。

    

    为得灵动天成,千里寻一叶

     在制作冰蓝盏时,菩提叶在用于烧制冰蓝盏的时候,成品往往会有叶脉模糊不清、泛白、不舒展,缺乏灵动等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丘尝试不同树龄、产地、大小、厚度的桑叶。

    

    在采集了数千片桑叶、菩提叶后,再将叶子进行加工、筛选、晾晒等道道工序,并总结规律。5年左右桑树叶,烧制柿红木叶盏的效果已经具备。而要实现摄人心魄的冰蓝之美,菩提叶的树龄至少要10年。

    叶盏的烧制,无法通过人为干涉。一旦入窑烧制,成品便只有上天才会知道。

    桑叶在窑内高温下,会不可控的自然卷曲,即使是经验老道的木叶制作师,也只能人为干涉提高约3%的成品率。如此每窑算下来,柿红木叶盏烧成率仅只有20%左右,而冰蓝菩提木叶盏的成品率仅有10%左右,这正是木叶盏珍贵之所在。注:精品级木叶盏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卷边现象,而非无卷边。

    

    

    

    


     「 本文为推广,全部内容转载自一条,任何售后问题,请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一条生活馆客服微信;或客服电话:4009206008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