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获日本美术馆大奖的华人,唯美版画独家开售,寓意美好
2022/12/17 秦朔朋友圈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2k+ ·

     “蜡画法”(Encaustic)是古罗马时期独特的蜡加热绘画技法,公元二世纪的宫廷贵族肖像画就常使用到这种技法来绘制。在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还藏有使用这种古老蜡画法创作的绘画,历经千年之后画面色彩依旧鲜艳。艺术家张媛媛就是用这种几近失传的手法进行创作,并对技法加以改良,将蜡画法与岩彩画技法相结合,一边加热蜡一边在亚麻布上描绘图像,让蜡渗透进亚麻布,形成如同水墨般的浸润层次感。这种特殊的画法,是由张媛媛的导师——横滨国立大学教授赤木范陆,经数十年研究,将复原后的技法从欧洲带到日本,并将技法和配方传授给张媛媛。由此,她开始将当代蜡画法和岩彩结合创新,并成为获得上野之森美术馆绘画大奖的第一个华人女艺术家。

    |点击海报,立即收藏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12月8日,一条艺术将携手艺术家张媛媛,重磅发售限量版画《水映山游鲤图》。这件精美的作品仅限量300版,采用到丝网版印刷工艺制作,完美复刻“蜡画法”原作的神韵和色彩。作品分为3期发售,价格也将逐期递增,非常不容错过!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限量300版,丝网版画,50x50cm;首期前100版 价格RMB 3,380。点击图片选购。

     中式审美的圆形构图与古朴璀璨的色彩,在《水映山游鲤图》中组成了一幅雅致并充满传统诗意的画面,营造出了艺术家心中理想的自然与祥和气息。

     这件《水映山游鲤图》最引人注意的,是经过蜡加热渗透在麻布中幻化形成的锦鲤。

    

    锦鲤细节:它们掩映在漂浮闪烁的点点金光之下,给人以灵动可爱的观感。画面中央是中式绘画里用以表现水面的留白,及一枝枝描绘细腻、粉中透白的垂樱,与倒映在水中的蓝色山峦形成色彩上的对比。

    艺术家在金箔上用岩彩上色:在艺术家张媛媛的画中,我们能看到宋代文人花鸟画的恬静典雅、西方绘画中的立体空间感以及别具东瀛风情的图像元素,三者糅合中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美感,诗情画意的美好图景跃然纸上。

    |张媛媛工作室一景“鲤鱼跃龙门”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在中日两国之间流传,而五彩缤纷的锦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美好积极、如有神助的文化象征。

     宋代典籍《埤雅·释鱼》中记有“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的说法;在传入日本之后还形成了在男孩节悬挂“鲤鱼旗”的风俗。

     在中日间形成共鸣、寓意美好向上的锦鲤,在旅居日本的张媛媛笔下,是表达自我及抒发情感的图像入口。鲤鱼的形象多次在她的作品中出现,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其创作的元素之一。她的第一件蜡画法及岩彩作品,也是以鲤鱼作为画面主角。古典西方技法与同样古老的东方美好寓言交汇于张媛媛的画布,也展现出别样的艺术哲思和深刻的表达意义。

     《水映山游鲤图》的原作,运用热熔后的蜂蜡渗透在麻布里,再用温润的色调来描绘场景和事物,蜡既能勾勒出阴影的明暗变化,也能表现轮廓和线条,比一般的水墨岩彩媒介更具立体效果;最后,艺术家还会使用耀目的金箔和天然矿物岩彩填充颜色和画面。

     蜂蜡、岩彩、金箔与麻布融合所产生出的化学反应,让作品展现出浑然一体的丰富层次感与独具特色的东方气质,如同艺术家在平面中创造出了一个视觉平衡的三维诗意世界。

    

    |艺术家张媛媛创作中《水映山游鲤图》呈现出的也是一个春天万物复苏、繁花盛开、山青水秀的盛景。锦鲤戏于水中,垂樱迎风而落,浮于水面,与倒映在水中的山景互相映衬。画面生机勃勃、寓意美好,饱含着艺术家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本次版画采用的丝网印刷工艺及专用收藏级纯棉纸,将原作中的笔触设色、细腻金箔以及蜡融于布面上带来的朦胧美感都一一完美演绎,细节精美绝伦,很是值得藏家仔细赏玩。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限量300版,丝网版画,50x50cm;画面细节-垂樱。丝网版画是版画制作分类中,较为繁琐的一类手法,需要至少有绷网、刮胶、曝光、冲洗网版、对版、印刷这六道工序。

     采用了丝网印刷工艺的《水映山游鲤图》,每一件都为匠人手工印刷制作,将原作中张媛媛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技法不懈地钻研带给每一位藏家。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限量300版,丝网版画,50x50cm;画面细节-游鲤。《水映山游鲤图》丝网版画也是张媛媛艺术生涯中监制的首件版画作品。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她全程参与并监督制作。

     经过不断修改和精进后,才有了最终呈现出的这版制作最为精良、最能还原蜡加热技法精髓和岩彩画色彩特性的版画。

    |张媛媛,水映山游鲤图,2022;限量300版,丝网版画,50x50cm;装裱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版画作品发售还配有精美的木框装裱,让作品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同时,更是拥有居家装饰的实用性。

    

    |艺术家张媛媛在个展现场,2021艺术家张媛媛(1984)生于湖北,2007年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教育专业,2015年硕士毕业于横浜国立大学教育研究科(赤木古典絵画技法研究室)美术教育专业,2019年硕士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油画技法材料研究室)。张媛媛的绘画作品追求趣味、欢快;意在传达和营造积极乐观的观感和氛围,她的绘画不能简单归属于油画或者是岩彩,而是采用了赤木范陆教授将古罗马和古埃及时期绘画技法改良后,将蜂蜡加热融化辅以岩彩等颜料画在亚麻布上的表现方法。

     目前在中日两国,张媛媛与其老师赤木范陆教授是极少数在研究这项技法的艺术家。

    

    |张媛媛,鱼曼陀罗,2019;蜡画法、麻布、岩彩;上野之森美术馆绘画大奖作品。现藏于上野之森美术馆

     蜂蜡作为一种绘画材质,有很强的稳定性,相比较其他传统材质,更加不容易变色和氧化。

     当加热后融化的蜂蜡在亚麻布上做画,物质会渗透到亚麻布纤维中,能出现犹如中国水墨画特有的那种薄而透的视觉效果。再辅以岩彩、金箔为点睛之笔,带来的是层次丰富的效果,画面颜色鲜艳,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观感。

     张媛媛对这种古老蜡画法的研究,却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底蕴滋养,融合当代艺术的探索视角,展现出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

    |张媛媛,水映寺游鲤图,2022;蜡画法、岩彩、金箔,53x53cm

     宋代花鸟画对张媛媛的影响很深,后来也受到来自岩彩画和欧洲中世纪黄金装饰的坦培拉画的影响。

     在画面主体上,张媛媛常以鲤鱼作为叙事主角,同时也将其作为个体精神图案化的语言符号,寓意着湖北出生的乡情以及超越自我的精神情结。

     正是有了东西方结合的技法和理念,艺术家才得以在平面中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充满美好寓意的艺术世界。

    

    |张媛媛,兔年如意来迎图,2022;蜡画法、岩彩、金箔,20x20cm

     从2019年张媛媛荣获了“上野之森美术馆”绘画大奖以来,她在日本东京举办了多次个展,其中就包括了2021年在上野之森美术馆举办的大奖展;而且连续2年登上日本人气美术杂志“全卖艺术家榜”,让她的作品引来中日美术业界的诸多关注。

    |国际罗大力财团收藏张媛媛作品交付现场,2022张媛媛的群展经历更是丰富,包括了在东京艺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上野之森美术馆、京都文化博物馆等知名大型机构;她的收藏机构及私人藏家更是遍及全世界。

    

    

    

    


     「 本文为推广,全部内容转载自一条,任何售后问题,请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一条生活馆客服微信;或客服电话:4009206008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